但是,如果转向哲州投降,那可完全不一样了。哲州刺史江扬是上官无妄的学生,上官无妄权倾朝野,如果你向他投诚,他自然会帮你开脱罪名。将反叛一事轻轻推给莫罗和乔移便是了,到时不但没过,反而有功,上官无妄大可称,都辙是帮助朝廷平了莫罗和乔移的叛乱,这岂不是皆大欢喜?以上官无妄如今的朝廷地位和影响力,把黑的说成白的,又或把白的倒成黑的,那都不是件多大的难事。
另外,与西州相比,哲州本来就和水蛮领地接壤,哲州也有受降的实际可能。而且由于是向哲州投诚,以后哲州还可以成为都辙的友好邻居和强大助力,帮他彻底统一并发展水蛮,这比西州更有优势,西州是不太合适跨州对他们进行管制的。
再就是,胡奎林是深为了解都辙的,知道他不甘于统一水蛮这么简单,他还有心让自己的势力超越周边的狄狨等族;靠他自己的能耐,多半难以实现,但是如果得到了晋安朝廷的默许甚至帮助,此事完全可能成真。狄狨不比水蛮,狄狨要强大得多,一直都对晋安虎视眈眈。虽然如今因受到西州的震慑,暂时不敢造次,但始终是晋安朝廷的一个隐忧。所以晋安朝廷,倒有意力捧都辙,让他替晋安对付狄狨。
听了胡奎林让人转来的这一通话,都辙自然大是心动,他如今是败军之将,说不定没多久就要彻底沦为阶下之囚,兵败身死也是大有可能;如今有人却给了他一个如此大的翻身希望,要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都辙能成一邦之首,自然也不会是蠢人,听了这番话,他也有自己的疑惑,就对来人说,我有许多疑问,需要你的主人胡奎林当面解说,否则我还是不敢相信,至少也是无法安心。
那人笑道:“都辙统领的疑虑和担心,我主人早已猜到,您大可放心,他早已备好酒宴等着您呢,放心这不是有去难回的鸿门宴,我把自己押在这里,等您回来;如果您回不来的话,大可提前吩咐下人砍了我便是。小人以性命担保,您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都辙听了此人这话,不由得大是惊讶:“你也是一个人才啊,难怪胡奎林如此信得过你,派你来做说客,请问阁下尊姓大名?”他之前因为没把这人当一回事,只以为是个寻常的邮差,所以连名字都懒得问了。
那人笑道:“回禀统领大人,在下姓胡名祝,是胡奎林的同族之人,胡奎林大人可以算小人的堂叔。”
“怪不得,怪不得。”都辙赞道:“我信得过你,但我的一向做人原则就是先小人后君子,所以从感情上我已经能相信你还有奎林兄不会害我,但在理性上,还是先委屈你暂留此处吧;否则其他属下也未必能放心让我去见你家堂叔。不过你留在这里,我怎么去见他呢?”
胡祝笑道:“大人早已安排妥当,连地图都给您准备好了。”说完,从贴身内袄中取出一封密信来,再道:“大人还吩咐过,都统领可以带些亲信从属跟随过去,但因为西州军马在附近密切监视,所以人不能多,带一两人护卫就可以了。”
都辙点头道:“奎林所虑甚是。”拆开密信看了,点了点头,吩咐下人好好招待胡祝,然后点了两名侍卫,匆匆出营去了。
一路打马奔行,竟在一些山野小道中行走,这也是胡祝之前来都辙营地时走的一条路,西州军马虽然悍勇,罗建也远比水蛮人精通战略,但这里毕竟是水蛮族的领地,论地形他们可比西州人所熟悉多了。所以胡祝才能成功避开西州探子,直奔都辙;都辙也就依样葫芦,赶赴胡奎林安排好的会面地点。
奔马大半日,来到一处小山村,那村落早因为之前的连续征战,人跑光了,成为了完全的废村一座,却是胡奎林给与密信中所绘地图里的指定地点。都辙暗暗点头,胡奎林果然好心思,选了这么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地方,倒也安全。
马蹄声划破山村的宁静,自然早被在屋中等候多时的人听到了,出来探视,都辙连忙命两侍卫打出先前胡奎林密信中约定好的会面暗号。
那人见了,点了点头,将三人迎入房内。
已有一人等在屋中,双方见面,互相介绍。那人面相十分儒雅,儒雅之中又带几分勃勃英气,让人一看就能留下深刻印象,绝非凡俗之人。
都辙也不是一般人,虽然如今只是个败军之将,但亦是见多识广之辈,一见此人,已知遇到了厉害角色。果然一介绍之后,才知此人竟然是当朝刑部尚书叶道源的亲兄弟,也是官居三品的鸿胪寺卿叶道权。
都辙对晋安官制倒也有所了解,知道这鸿胪寺卿是专管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等事宜,所以晋安朝廷派他来处理自己的事,倒也正合适。不过鸿胪寺卿可也是高官显贵了,不远千里从晋安都城来到这个僻壤山乡,所图非小啊。
那人倒也毫不见外,口才也甚是了得,三言两语就让都辙原本有些忐忑的心安定了下来,毕竟他是败军之将,说难听点就跟丧家之犬似的,惶惑不可终日,面对晋安这等高官,甚至可以说主宰他生死存亡的人物,他想不慌也难啊。
但是这个叶道权,不愧是晋安重臣,有的是手腕,不光三言两语让都辙平静下来,更很快相信了他此番前来招降的诚意。
本来之前都辙有好几个疑问,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晋安朝廷会不会过河拆桥,换句话就是说,他都辙凭什么相信,一旦他水蛮强大后,能够对付狄狨了,朝廷不会反过来又对付他们水蛮?
第二,如今西州大军压境,你们凭什么让西州停止进军,反让哲州招降?这未必符合晋安朝廷的法律规章啊。如果不合法,又该如何堵住悠悠众口?
其三,水蛮现在被打得七零八落,如何在短时间内回复元气,重新兴盛?他都辙可是没什么好办法,晋安朝廷有什么高见,可不是空口白话忽悠他吧。
叶道权显然是有备而来,也猜到了他要说什么,于是很轻松地就解答了他这三大疑惑。
首先,叶道权身为晋安朝廷重臣,不参加朝会,远赴如此边远的地方来见都辙,足见诚意。水蛮不比狄狨,狄狨是正宗蛮夷之邦,其民族文化与晋安颇有不同;而水蛮,只是前任没能好好对待他们罢了。其实当朝圣上和摄政大臣上官无妄,都对水蛮非常重视,愿意把他们做为直系臣属重新纳入晋安,叶道权之所以能来此地,是得到了朝廷默许的。
其次,朝廷有意在水蛮归降后,将之重新规划,形成晋安的一个新州府,就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水州,去掉他们头上的这个蛮字,把他们正式纳入晋安华夏文明体系之中。如此一来,水州将和哲州、西州平起平坐,再不分彼此,可以说极有诚意了。另外,叶道权身为晋安重臣,又主管外事工作,到时将由他亲自坐镇哲州,与哲州刺史江扬、统兵大将洛云阳一道,正式接受水蛮的受降,由朝廷出面,再加上水蛮领地也确实与哲州直接接壤,在此受降,于情于理也能说得过去。
其三,如果他们归入晋安体系后,朝廷自然会派能人以及各种工匠等进入水州,帮他们重新恢复耕作生产,只要有了和平环境,又有了朝廷的鼎力支持,回复元气应该用不了多久。而且,朝廷还会为他们拨发巨款,帮助他们休养生息;并且帮他们训练士卒,这也减少他们目前的军费耗用,更有助于加快地方的经济恢复。
这三个回答,非常巧妙,而且很有力度,让都辙疑惑消散,也怦然心动。这对如今的水蛮,对他自己来说,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
但是,他还有一个疑问,也提了出来:“如此一来,不是摆明了要跟西州罗建过不去吗?这是为什么?”
叶道权哈哈一笑:“摆明过不去吗,也许吧,又也许未必,这事就用不着你们水州操心了,只要你们诚心归入晋安,日后自然会让你们知道原委。”
都辙疑惑又起,但这事也确实与他没多大关系,说实在的,他虽然倒也挺佩服罗建兵马的神勇战斗力,但毕竟西州军马打得他如今这般狼狈,有人整整他的威风,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爽的好事。所以再与叶道权商量一些细节之后,他终于同意,归降晋安,归降哲州!
过了十余日,晋安钦差同时抵达西州云阳城,以及前沿罗建大营,宣读圣旨:水蛮统领都辙,摄于晋安天子之威,弃暗投明,投诚晋安朝廷;念其帮助朝廷平息另两名水蛮统领莫罗和乔移有功,免去其一切反叛之责,即日在哲州参与受降。此外,西州镇西将军罗建,平息水蛮叛乱有功,朝廷甚为欣慰,下旨犒赏三军,大小官员各升一级,并赏与物资若干。
此旨一出,顿时一片哗然!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