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度量衡与现代单位的换算。
【度】指长度。
1尺≈31厘米
1寸=1/10尺≈3.1厘米
1丈=10寸≈3.1米
1引=10丈≈31米
1里=15引≈465米
注:古代章回体里,人的身高通常用“尺”来表示。但是大家会发现,按照以上标准来换算,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都是身长八尺,那岂不是高达2.4米?这个高度比姚明的身高还要高,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这里“尺”的用法,究竟是哪个朝代的尺呢?本书作者认为,用在人身高上的“尺”,应当是沿用了西周至汉代的习惯。理由:“七尺男儿”这个说法,正始于西周时期,多见于汉代。而西周时,一尺的长度约为今天的23厘米,汉代时约为今天的21.35至23.75厘米。我们不妨就以23厘米来计算,七尺则是1.61米。由于古人身高较今普遍偏矮,因此认为一米六以上即为正常的男儿身高。而八尺则是1.84米,这样的身高,对于以上所说的几位英雄豪杰而言,也就十分合情合理了!
【量】指容积。
1石=1斛=10斗(南宋以后,1石=2斛,1斛=5斗)
1斗=10升
1升=10合
宋时一升的容量约为今670毫升。一升米,约为0.925宋斤,约为今1.1市斤。
疑问点:水浒里常有好汉喝酒的情节,在店里打酒,通常用“角”。那么一角酒,究竟是多少量呢?古时有“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的说法,也就是说,一角即为古时的四升。四升按照宋朝的量度,约为今天的2680毫升。而酒的比重比水小,比纯酒精大。水的比重为1,纯酒精为0.78,故酒的比重姑且折中算作0.9。如此算来,一角酒约为2.4千克,即4斤8两。而水浒第三回里,写鲁智深与史进、李忠三人吃酒,前后共吃了六角,平均一人两角,也就是说每人吃了将近10斤酒!这种情节合理吗?
解答一:说合理也合理,鲁智深的酒量地球人都知道,史进估计也不含糊。况且这里所说的酒未必就是高度白酒,也可能是低度米酒。但是说不合理也不合理,如果一角酒真是4斤8两的话,那得用多大的酒提子来打酒呢?
解答二:古人最早盛酒用的容器就是兽角,因此“角”的叫法一直到了宋代还在沿用,但是性质应该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至于一角是多少容量,有人说“大角一斤,小角半斤”,也有人说就是二两。个人以为,一角酒,应该在一斤之上——水浒里有宋江等三人一次才吃了一角酒的描写,可见一角不可能太少。却又不至于达到4斤8两之多,那样的话卖酒实在不便拿捏,毕竟不是人人都如鲁智深、武松一般海量。总之宋代所说的“角”,估计就是一种类似于酒提子的汲酒器具,少不过几两,多不过一两斤而已。
【衡】指重量。
1石=4钧(千钧一发,即此钧)
1钧=30斤
1斤=16两
1两=10钱
1钱=10分
以上几乎是古代计算重量的统一公式,历朝历代大同小异(唐代之前,一两为24铢)。
不过到了北宋时,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记载,“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
也就是说,北宋时期的一石,实际上只有92.5宋斤,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10市斤。而当时的一斤,则约等于今天的1.2市斤,一两则为今7钱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