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神战再起> 第十九章 谋取军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谋取军职(1 / 1)

既然事情已经临到头上了,吕望也不可能推脱,当即把那帮师侄一一召集,开始商定初步的“作战计划”。

经过商议后,吕望决定自己先行前往周都丰镐,去谋一个可以指挥兵马的军中职务,杨戬立刻动身,前往朝歌军营,暗中查探对方情报。如有可能,可以将对方厉害的法宝偷取。至于雷震子、韦护以及李氏父子,改换行装,只要不以道人的身份出现便可,六人先行前往界牌关等候,等待吕望带领的兵马到来,再悄然会合。

不过,就在吕望等众准备动身之际,朝歌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发兵,以管叔为讨贼大元帅,刘奎为行军军师,蔡叔负责筹措粮草等军需物资并坐镇朝歌大本营,打着“周公旦欺主,三叔奉召讨贼”的旗号,纠结奄国、蒲姑、徐国以及淮水之地的兵马和奇人,向天下诸侯宣布出兵勤王。为了杜绝被诸侯围魏救赵,刘奎让自己的结义师兄弟马伟长、苟慧法以及龙理分别镇守朝歌东、南、北三处紧要关隘,自己领着大军直逼渑池县,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就把这座曾经让五岳归天的城池攻陷了。渑池守将吴颂为了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牺牲,率部退入临潼关,与左卫大将军武吉率领的朝廷援军汇合。

渑池失陷的消息迅速被加急快马传到丰镐。公旦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杀三牲祭告太庙,具素果贡品往丰镐城外那座供奉着鸿钧老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以及曾经帮助周家夺取天下的那些仙人的道庙祈祷。又出王榜,广招天下异能之士出山相助。

朝堂上,公旦正与文武大臣商议如何应对朝歌三监的叛乱。公旦道:“三监起兵的旗号是说我姬旦欺主,所以孤有意亲自领兵征讨。众卿以为如何?”

一个问题下来,文武大臣们就议论开了。一个严肃的朝堂顿时变得像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的。但没人奏说自己的看法。

朝堂上有一个人,乃是周公旦第三子,年方十七岁,生得是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名伯龄。姬伯龄并没有在朝任职,但此事事关重大,周公旦把姬氏直系中稍有名望的人都召集起来,与文武大臣一起讨论。伯龄没有参与到这闹哄哄的讨论中。看着文武大臣们你议我论,都拿不定主意。大叫一声:“各位请肃静,请听我一言!”

众人立刻哑静下来,恢复原来的姿势,听这个黄毛小子想说些什么。

“我儿有话快讲。”公旦早就希望有人能提个头,以带动群臣讨论。要不然,这么闹腾下去,什么时候才能闹出个所以然来。

“父王受先王重托,代行王事,便身系国家安危。正因为朝歌叛军打的是向父王问罪的旗号,父王必须坐镇京城,稳定大局。父王若亲自领兵征讨,胜败本来就是兵家常事,但如果父王稍有失利,必定会有居心叵测的人出来断父王后路。到时腹背受敌,必败无疑。孩儿不才,愿代父领兵征讨叛逆,以正国法。请父王恩准!”

伯龄一番陈述之后,便有大臣有了主意:“公子说得有理。大王不得轻动。公子文武双全,智谋过人,代替大王领兵征讨,尽忠于国,尽孝于家。请大王恩准!”

于是乎整个朝堂都有了主意,文武百官一齐跪下恳求:“请大王恩准!”

正这时候,有黄门前来奏报:“有人揭了招贤的王榜。”

“快传!”公旦虽然在心里已经同意让儿子代替自己领兵出征,但他此刻更关心有能人异士来朝辅国。因为从前线传来的战报说叛军之中有左道之人相助,如果单是姬伯龄领兵前往,即便智谋过人,兵强马壮,也难以取胜。

从午门到朝堂,要走好一阵子。百官也等了这么一阵子,才看到看榜官领着一个年轻人走进朝堂来:他身穿阐教特有的道袍,头戴一字巾,一副道人打扮。

哦!这里得特别讲一下,此刻的吕望,因为有太上老君那粒仙丹的帮助,已经长大成人,至少他的身形已经是大人了。二十来岁的样子,用少女的话说,还有那么一点儿小帅小帅的。

"贫道吕望见过大王!”来人按道家的礼节向公旦打了个稽首。

“道长不必多礼。听说是道长揭了招贤王榜。请教道长仙乡何处?”公旦当年随武王和姜子牙进兵朝歌,对道门也有所了解,而不管是玉虚宫二代还是三代弟子之中,都没有一个叫做吕望的道人。

“贫道吕望,乃是昆仑山玉虚门下。家师元始天尊。奉师命下山相助朝廷,以保周家八百年基业不倒。”在这个地方,吕望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所以,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表情,都显得很出尘脱俗。

“孤早年追随武王和姜丞相时,听说过不少玉虚宫高人的大号,却从来没听说过道长的名号。还请证明一二。”公旦这是实话,吕望这个名号他的确没听说过。在这紧要关头,谨慎是必须的。要不然,被自己的敌人混进来,还搞了一个能够指挥军队的职务,那自己的下场,可就是惨到家了。

吕望想:既然不能说出自己的情况,倒不如拿出一两件玉虚宫宝物来证明。不过,他之前带的飞刀和番天印都被抢走了,现在豹皮囊中只有前世用过的打神鞭和杏黄旗,还有惧留孙送的捆仙绳。不知道把打神鞭拿出来会不会勾出他们对打神鞭来历的疑问,毕竟这是前世的姜丞相使用的。但如果把杏黄旗和捆仙绳拿出来,要是这里面有对方的奸细,就无法取到出其不备的效果了。考虑了一阵,还是从豹皮囊中拿出了打神鞭,高举过头,道:“此乃是武王伐纣时,姜丞相所用的打神鞭,如今,师父将他赐给了贫道。”吕望想着,这些人应该不会把他和姜子牙联系起来吧,毕竟姜子牙刚死没多久。

周公旦信了,仿佛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孤意已决,封我儿伯龄为讨贼大元帅,封吕道长为军师,即日领兵出发!”

“不可!”吕望立即阻止,还没等周公旦的疑问下来,解释道:“大王须知兵行诡道,暂时不必给贫道安排军中职务,也希望现在在朝堂上的各位不要把今天的事情传扬出去。”

“好!”公旦听了吕望的建议,立时有一种姜丞相在世的感觉:“就依吕道长之言,众卿务要保守秘密。”

百官允诺:“遵旨!”

紧接着公旦又嘱咐:“伯龄要好生照料吕道长。”

“孩儿谨遵父王教诲!”

“大王!事不宜迟。大量兵马行动迟缓。贫道建议:主帅与贫道两人明日领轻骑五百飞速赶往前方指挥作战。由南宫将军领大军随后赶来。另外,因为对方的法宝异常厉害,我们又有险可守。不宜一次性集结过多兵马。可将兵马分为若干支,每支五万即可。沿途每个关隘驻扎一支以作为后备兵马,每支兵马使用一段时间,进行轮换。对方地窄人少,加之刚受纣王暴虐,百姓尚未恢复,必求速战。而我们则反其道而行,先以车轮战的方式消耗对方。”

吕望的一番陈述又让周公旦的信心暴涨,兴奋得从王座上站起来,道:“一切军中事务,你与伯龄计议行事即可。孤非常放心!”

其实吕望是担心会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

事态紧急,也就顾不上选什么吉利的日子了。第二天一大早,姬伯龄和吕望领着五百轻骑出了城。这么少的军队,即便朝歌叛军有探子在丰镐,也不会在意。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