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鹿心门> 第一章 相约九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相约九八(1 / 2)

从前是一首歌,哪怕不堪想起,无法唱响,但只要活着,总归要回忆往昔。现在就让我们迈出这艰难一步,去回忆,去寻找,去重温,——我如今已经为此憋得太久,确确实实。

我现在就像一个在沙漠烈日下跋涉得太久的得道高僧,已经好久没有念经了,光想喝水,倘若再不喊一句“阿弥陀佛”,那简直是犯了渎职罪,应该依法刑拘;我又像一个沉湎毒品不顾死活不知悔改怙恶不悛的瘾君子,瘾到了,那就吸吧,假如不吸那就得死!

让我们开始吧,以我的体会,我的功力,在这里婆婆妈妈是要吓着各位的,让我把思绪回到一九九八,那个懵懂无知的年月。

一九九八年已经是改革开放二十年周年,相对现在建国六十周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一年,如果每个人的人生都能够折算出一些岁月是在监狱中度过的话,那以往的十一年我差不多坐了八年牢房,零星还得受点酷刑,开点额外的“小灶”喝点辣椒水啥的。

人生总有许多苦,没有苦,那就不是人生。所谓苦难即人生,——没有苦和难,快乐也就不那么珍贵,熬着吧,你和我!

回忆一九九八,阿辉最快想到的是一首歌,歌名《相约九八》。因为1998年1月27日的晚上,也就是1997年的除夕夜,阿辉听到了这首歌,他由此还注意到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都有很好听的名字,很好看的脸,她们的名字是那英和王菲,她们的脸恐怕你也见过,因为这歌曲就是她们两个一起合唱的。虽说她俩当时已经有了很大名气,已经是明星大腕,但是在那时,阿辉尚不知她们是何许人也。

这些明星对于阿辉,真的不知道,真的很陌生,阿辉知道四大天王,也看过刘德华的古装武侠剧《魔域桃园》,但真不认识那英和王菲,主要原因在于阿辉那时候只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乡下的普通孩子,说的苛刻一点就是乡下一土包子,音乐课虽说上了也有十来年,但是大都学唱什么《凤阳花鼓》《勇敢的鄂伦春》《浏阳河》之类,流行歌曲对于阿辉实在有些遥远,稍微跟的上潮流的歌曲也不是没有,像郭兰英唱的那首红透大江南北的《我的祖国》就是其中之一。

也许阿辉其后的人生巨变就是从这首《相约九八》开始的。

199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这时国内形势有了积极变动,大型国有企业开始有大量的下岗职工,同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岗”一词开始在大江南北火了起来,很多人不得不辛辛苦苦又开始为上岗打拼。

那时的阿辉正忙得焦头烂额。他不得不忙,还忙得很凶,原来他高一进校名次是第九名,现在已经直线退居三十好几,可以说状态一落千丈,成绩单差不多都不敢往家送,尤其中考和末考那段时间,人更是彷徨忧郁得几近崩溃。

有时候阿辉抬头看天,感觉天不是蔚蓝的,是苍白的,灰白的,而且一万年是苍白的灰白的,要不就是苍白加阴晦黑暗的,那段时光简直就是地狱的前奏,整日他的心头都笼上一层苍灰色的烟云。

还好当时阿辉所在的高二(2)班有“军长”、忠权、洪春他们几个保驾护航,让阿辉的名次不致很落后很难看(虽然已经很难看了)。

“军长”、忠权他们几个的特点非常明显,就是有强烈的落后意识,思想状态基本到了儒家先贤的“无欲无求”之境界,一直不肯好好学习。这从他们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就可以一目了然,他们对待任何考试,无论是大考、小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校抽考、模拟考、县联考、市联考都一样,那就是在考试期间,他们几个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坚持顽抗到底不好好复习,在考试时候坚持不交头接耳,坚持不偷看,坚持不抄袭(闭卷考试不抄袭,有的抄也不抄,开卷考试找不到抄),坚持不作弊,最后坚持把成绩垫底到底。他们的成绩稳定性是有目共睹的,一直没有大规模上浮的迹象,属于X轴的平行线,一点没有抛物线的变化特性(上浮或者下潜都没有),一直很稳定,当时这情况让很多人很多次都松了很多口气。

老实讲,在这方面,班上大部分人包括“冬瓜”和张烨几个尖子都是要由衷感谢“军长”忠权他们几个的。他们愿意做名次排行榜的牢固基石,表现着实让大家很放心;他们拥有奉献精神,厥功甚伟。如果他们都像朱士桃那样,每次考试都慎重对待如临大敌,在明暗两方面都做足了作弊准备,做到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时不时地考个全班前十,那阿辉估计要没脸见爹娘了。好在朱士桃只有一个,有且只有一个。

朱士桃的脑筋之滑头(智商有爱因斯坦的99%,就是158.40),人脉之纵深(能够与大部分成绩好的同学称兄道弟),作弊手段之层出不穷(有团伙作弊的总召集人的资历和手段),眼睛之明锐(眼睛视力2.0,可以考空军)都是让大家侧目万分兼难以企及的,所以大家一般都不会对他很反感,除了私下交流时,保不齐会有几个咬牙切齿痛心疾首外,其余的人真是对他没有什么大反感。

这里有一张当时的阿辉学习计划书,全文很短:

“二八计划:面临严峻之考验,本人不得不多此一举。

一、早读静心读科目,心静意动;

二、课间观要点;

三、(空白真没写)”

下面是一则日记记录,文曰:

“今98年7月2日,我高二(2)班刘班主任保证我们的环境情况,我也当配合老师,自定各种计划,掀改一切以前计划,把自己改成另外一个人,去争取另一方蓝天。

要以坚定的毅力,顽强信心去充沛一切事情。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直接与我的将来挂钩。”

全文写得颠三倒四,含混不清,单单私造的词就有好几个(注:私造词语在语法上也是一种错误,虽然阿辉不以为然),不过还好,语句大致看得懂。

也难怪,阿辉这时还没有看过《李敖文存》,还没有看过王朔的诸多本“调侃”**文学,最多看的是独孤残红的嬉笑江湖系列,什么《七邪蝶恋花》《七煞木兰花》《七妖小梅花》《七怪夜合花》之类,文字功底究竟是差了点。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