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风扫胡尘> 第八章:李崇当官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李崇当官 一(1 / 1)

李崇拿到诏书,就即刻上任去了。李崇带着次子青肫及几名贴身随从,星夜兼程,终于在数日之后到达上洛(今陕西商洛)境。

望着近在眼前的上洛,青肫不无紧张地问李崇:“父亲,就咱们这个几人,行吗?”

李崇没有回答,高高扬起马鞭,狠抽一下,急驰而去。望着马蹄扬起的漫天尘土,青肫没有再说话,飞马紧追父亲而去。李崇直奔上洛府衙,宣布诏书:李崇接任荆州刺史,原刺史张赦提改任幽州刺史。

张赦提原本是虎贲中郎将,战功赫赫。后来,平城郊区,盗匪猖獗。其中有一股土匪异常残暴,他们有两个首领,一个绰号叫豹子,另一个绰号叫虎子,都极擅骑射。这伙强盗里面不是亡命之徒,就是彪悍牧民。他们到处为非作歹,杀人如麻,极其残暴,常拿活人当靶子练习射箭。有时还把人肚子刺破,拉出肠子缠绕树上,再用箭射击,以此戏耍取乐。老百姓非常害怕这些匪徒,官府多次清剿未能成功。当时张赦提主动向朝廷建言,提出了一套剿灭匪寇计策,宰司认为可行,随即任命张赦提为剿匪将军。张赦提选用精兵强将,向土匪进行拉网式搜捕,马不停蹄地追击,一举将匪首豹子、虎子抓获,押送平城并斩首示众。平城顿时解除匪患恢复清静,张赦提一时名声大,成民家喻户晓的剿匪英雄。

后来,在平城附近的灵丘,出了一个姓罗的地方土豪。他凭借家处隘险地带,纠集一群乌合之众打家劫舍。太上皇拓跋弘一怒之下,下令将罗氏一家杀光,但其残部继续盘踞山野从事抢劫活动;多年来官府一直进行打击,可是山高林深,极难寻找,官兵总是无功而返,匪寇气焰日益嚣张。后来朝廷又想到张赦提,委任他为游徼将军。张赦提不负重托,连续奋战几个月,终于把土匪清理干净。由于多次立功,张赦提被提升为冠军将军,于是来到荆州做刺史。

张赦提担任荆州刺史之初,克己奉公,厉行节约,勤政亲民,颇有清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再严于律己,尤其是放纵妻子段氏。官吏一直没有俸禄,起初可以靠征战掠夺财富,分赏官兵。中原平定之后,随着战争的逐渐减少,掠夺获取财富也在减少,于是官吏大多贪赃枉法,盘剥百姓。由于张赦提是妻管严,万事都由妻子段氏作主。所以段氏借自己权势谋取私利,大肆收受贿赂。只要在荆州,无论什么事情,都得向她打点到位,事情才能办成;哪怕是僧尼之事,也得送人情。对于段氏的敛财,张赦提劝阻不成,只好顺水推舟,最终两人沆瀣一气。由于荆州地处边境,常有兵戈,所以百姓多迁移流失,人口本已稀少,州郡还不断征兵戍边。近几年,又连年干旱,三麦枯萎,饥荒严重,再加上兵役、徭役、杂役众多,百姓不堪重负。刺史张赦提不但没有有力的安民措施,而且还继续横征暴敛,最终导致民怨沸腾,盗寇丛生。官吏没有俸禄,士兵手里更是没有军饷,近几年荆州安定,没战事,因此许多士兵过得也是极为艰苦。曾经有一名士兵抢了一个富民的缠腿布,结果被将领砍去了双手。由于刑罚严苛,士兵虽不敢侵扰本州百姓,可是日子毕竟实在难过,于是他们就打起了边境的主意。于是,经常有士兵越过边境,抢劫南方百姓的财物,甚至想挑起战争,从中捞上一笔。因而,边境关系日趋紧张。如今虽没有大规模战争,却不时有边境骚动发生。幸亏朝廷及时调走了张赦提,不然准会出大事。

李崇到任后,首先抚慰百姓,将从南方俘虏来的人员全部送回,南朝人感念动于他的诚意,也将在荆州掠取的二百多人送了回来。李崇还打开荆州粮仓,赈济百姓。对于军队士兵,恩威并施,该奖的奖,该罚的罚。于是边境恢复了平和景象。

虽然边境平稳了,可是荆州境内还是有许多强盗。这是件极其令人头疼的事,因为这些强盗都喜欢打游击战,来得快,跑得快,作案的时间地点极不固定。李崇冥思苦想多日,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这天,他带着青肫出去体察民情,走到一片山野之地,突然被人拦住。拦住他们的人是当地百姓,有七八个左右,有的手拿棍棒,有的手拿铁器,其中有位年长的人一手拿铜锣,一手拿铜锤。这个拿铜锣的老人对他们说:“两位官人不要再往前走了。”

“这是为何?”青肫不解地问。

“前面有豺狼时常出入。如果继续前行,实在不太安全。”老者劝道。

“四处闯荡之人,岂能害怕一只小小的豺狼?”青肫晃晃了手中的剑说。

“壮士勇猛,我等佩服。我等小民没有壮士的神武,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围捕。如果壮士执意前行,必然会坏了我们的计划。”老者不卑不亢地回答。

还未等青肫说话,李崇拱手说:“敢问老丈是如何捕狼的?”

李崇话音刚落,只听到一阵铜锣突然响起。老者闻听也立即敲起手中的铜锣,同众人一起向锣声响起的地方围拢过去。

“走,去看看。”李崇对青肫说。青肫点了点头,跟在父亲后面追着众人去了。

铜锣圈越围越小,人也越聚越多。一只豺狼被惊得无处躲藏,趾牙咧嘴正要跟众人拼命。锣声越来越响,众人一边叫喊,一边挥舞手中的武器,迎接恶狼随时可能扑过来的撕咬。恶狼一边趾牙,一边转圈。突然,它向刚才那名老者扑了过来。这是它发现的薄弱位置。它想从这里突围。面对扑过来的恶狼,老人先是一惊,然后本能一闪。恶狼立即从他闪身的空隙里蹿了出去。众人正要懊悔埋怨。只见,老人身后跳出一名青年,宝剑一挥,寒光一闪,顿时鲜血喷流。恶狼的头生生被砍了下来。

“壮士好手段!”众人先是一愣,然后纷纷称赞青肫的身手。

老者再次走上前跟李崇和青肫说话,邀请他们回村庆祝斩狼成功。

李崇笑呵呵地对老者说:“小儿手段寻常,还是乡亲们手段高明啊!”

众人皆是不解。

李崇哈哈一笑,与众人告辞而去。回到府衙,他便命令每村设置一座哨楼,每座哨楼上悬挂一面鼓,出现强盗的地方,就用两只鼓锤将鼓乱击。四边各村最先听到鼓声的就击一遍鼓,其次听到的击两遍鼓,再后听到的击三遍鼓,每遍都击鼓数千锤。各村听到鼓声,都把守要道,所以盗贼出现后,顷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之内。其中的险要地势,都有人埋伏,盗窃的事刚一发生,盗贼便被擒获送官府。各州设置哨楼悬鼓,是由李崇创始的。可是他没怎么也不会想到千年之后,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八路军的叛徒竟会用它来对付铁道游击队。这个铜锣阵搅得刘洪他们很是烦闷!如果李崇知道了,不知会作何感想呢?

李崇安抚好边境百姓,收拾完强盗。而后,他在荆州的主要工作就是治理州郡,断案明狱。为了调教青肫,让他学些断案之法,李崇给儿子讲起拓跋宏的外祖父李惠断案的故事:

“那年,李惠大人堂前有两只燕子争巢,唧唧喳喳,你啄我叨地斗了好多天,总也没个结果。李大人命人将两只燕子捉住,让属下替燕子断案。手下人狡黠地说:‘这件事只有像您这样的大智之人才能判断得出,我们这些愚笨的人断不了。还是大人您断给我们看吧。’心中却想:我们倒要看看你是如何给燕子断案的?断得明还罢了,断不明就成笑柄了。”

李崇问儿子:“如果是你,你能不断出燕巢的归属?”青肫想了想,摇了摇头,问:“李大人不会出丑吧?”

李崇笑了笑说:“李大人便让士卒用细长的竹竿击打两只燕子,一只马上飞走了,而另一只留下来,怎么也不走。李大人笑着对手下人说:‘这只留下来的燕子就是主人。它考虑到筑巢所费的工夫不少,所以任你怎么打,它也不飞走。而那只飞走的燕子,没有出过什么力气,竹竿打在身上疼痛难忍,所以对这巢毫不留恋。’”

青肫听到这里,禁不住击掌:“果然高明。”

李崇微微一笑说:“关于李惠大人,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呢!”

“那你快讲讲!”青肫急切地问道。

“有一天,两个人,一个背着盐,一个挑柴。他们同时放下重担在一个树阴下休息。休息完,又要一同起身离去。离去时,二人为一张羊皮发生了争执,都说那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两人争执不下,竟投到了衙门。李大人听完他们各自的口供后,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拷打这张羊皮就知道它的主人是谁。’手下人都觉得好笑,但没有人敢吱声。”

青肫听了也异常惊异:“还有这样的事?羊皮又不会说话,如果羊皮能说话,事情不就简单了吗?”

“李大人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不断地用棒子敲打,后来发现羊皮上有少许盐末掉出,就说:‘有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一看掉出来的盐末,就没话说了,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青肫听完,赞叹不已。李崇微笑着对儿子说:“其实很简单,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推断,你也可以把案子断得明明白白。走,咱们看看最近都发生了些什么案子。”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