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这个主公不靠谱> 第二十四章 各有天命 师生趣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各有天命 师生趣事(2 / 2)

“嘿,你说为甚在这?村里身手好的猎户就属俺们李大刚李二黑俩兄弟了,大哥带人追,俺自是在这唯一的出路上堵呗。”李二黑很是得意地说道。

“二叔,你行吗?”李狗蛋丝毫不给面子的问了句。

“俺怎么会不行,俺和大哥当年......”正想吹嘘过去如何英雄的李二黑突然停住了嘴,一巴掌拍在狗蛋脑后,“小子,皮痒了?你还是操心自己吧,别一会大虫来了给吓尿裤子。告诉你小子,一会儿看俺如何单手放倒这大虫。哈哈!”

“好!”李狗蛋整了整身上衣物,古铜色面庞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听着李二的絮叨,紧紧盯着前方,嘴里却只蹦出一个字。

李二黑听到差点被自己的唾沫呛着,“狗蛋,你二叔说这么多,你就回这几个字?!咋从小就这么不爱说话呢?!多说一句又不会死,真是没劲。”

李狗蛋叹了口气,板着脸说道:“会累!”

李二黑脸皮抽搐了下,咳嗽了两声,就在这时,从密林深处跑出一个人,没错,不是大虫,是一个人。身上背着弓箭,手里拿着看不清头颅,一眼望去便能看出是名猎户。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狗蛋的父亲,李二黑的兄长——李大刚。

“大哥,你怎么会在这里,大虫呢?”李二黑率先走上前发问。

“瞧,在这呢。”李大刚说完把手中血淋淋的皮毛扔在了地上,李二黑与狗蛋围上去细细看了看,可不是嘛,正是虎皮,而且很明显是刚刚扒下来的。

“唉,大哥,俺在这等半天,白忙活了啊!”李二黑唉声叹气了一会,垂头丧气地说道。

“哪有白忙活,这张虎皮还有背后背着的十来斤虎肉,便是村民们给咱的谢礼。咱兄弟会去分了。”李大刚豪爽地拍了拍二黑的肩膀,并未多分享难得一遇的猎物被捕获的喜悦,而是转头对一直蹲在一边,盯着虎皮脑袋上指宽的缝口看的儿子说道:“娃,又被村长罚出来了?”

狗蛋刚站起身点了点头,李大刚恨铁不成钢地一脚便踹了上去,怒声而斥:“不好好读书,那你说,到底想做什么?”李二黑见状慌忙双手抱住了发怒的兄长,还不忘朝着狗蛋喊道:“狗蛋,快接句话呀,大哥问你话呢。”

李狗蛋脸上并无多大的情绪波动,而是张口回道:“学爹和二叔在山林中穿梭自如的本事,和那个!”

兄弟俩顺着狗蛋所指的方向一看,正是李大刚背上背着的那把破旧的大弓!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李大刚不再挣扎着摆脱李二黑的束缚,李二黑也识趣地松手退到一边。

“儿子,当初可是你二叔说你是可造之才,才把你送进学堂,不想学就算了,可,你刚才说的话当真?”李大刚的语气变的更加严厉。

“是的,爹。”李狗蛋的面色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好!”李大刚和李二黑同时叫出声来。

“娃,想要学好箭法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从明天开始,就由我和你二叔教你些基本,掌握后这山林之间便是练习之地,可还有何问题?”

“有,我想换个名字。”李狗蛋应声而道。

李二黑好奇地问:“想换成甚?”

“没想好。”

“那就想好再说。”李大刚发话,这个问题也就翻章了。

此时,李二黑拱手说道:“大哥,虎皮俺就不要了,这虎肉让俺尝尝鲜就够了,俺反正是一个人,不像大哥还要养家。对了,大哥,这大虫是怎么被杀死的?”

“一箭射穿头颅而死。”狗蛋抢在父亲前回道。

见自己大哥点了点头,李二黑拍了拍狗蛋的小脑袋,赞道:“好小子,不错嘛。”然后一行三人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徐州下邳城中有两个显赫世家,一曰陈姓,世居下邳,而另一家其家主名郑玄,自康成,官居司农,本是北海高密人,后举族迁往下邳城中。这郑玄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成大儒。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家的显赫地位皆因其一人,世人皆尊称其为“郑公”。

郑玄独有一子,熹平四年喜添嫡孙,不料次年年末其子与子媳外出采办年货时却被盗匪所劫杀,又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后致力于培养其孙,取乳名小同,可因官务繁忙,又放不下修书正经之事,遂留忠仆以持家护其孙。

“郑公子又因何缘由不听老夫讲学?”置办简单却不失优雅的书房内,一位老先生对着眼前托着下巴望着窗外的少年开口说道。

“先生,失礼,只是有一问不明。”少年正是郑小同,年方五岁,体型微胖,整了整丝制的衣服,恭敬地回道。

“公子请言。”虽然嘴上这么说,可老先生的脸上分明透漏着不情愿。

“学生想不明白,这金银之物用于货币流通实在太过浪费,而且五铢钱也太过容易造假,为何各地都设有钱庄,而不以银票替代厚重的金银?为何五铢钱为最低的等量币在其制作工艺上不精益求精以除其弊?”郑小同毫不客气,哗啦哗啦地甩出自己的疑问。

“这个,那个,公子你还年幼,这些问题日后长大便知。”老先生这句回答已成为口头禅,心里不免暗思:果然,这小子又和老夫说什么所谓“金融”的问题。老夫要是知晓,早管理国库去了,实在是气煞老夫也。若非看在其祖父也是老夫的故交,老夫早就撂担子不干了。

少年扬起胖嘟嘟的脸颊,不解地问道:“学生就是想提早知道,祖父走之前说先生博通古今,故学生有所不知必会求问于先生。”

老先生捋了捋白花花的胡子,得意地缅怀道:“那倒是,老夫与令祖父年轻时谈经品学,坐而论道,三天三夜眼睛都没眨下,上至天文下到地理,无所不谈,那叫一个相谈甚欢!”

郑小同却是更为不解地问道:“先生,那么长时间不眨眼睛,眼睛不会干吗?”

老先生抓狂,强忍怒气反问道:“老夫说的重点是眼睛会不会干的问题吗?”

郑小同一脸无辜地答道:“学生就是想知道,那么长时间不眨眼睛,眼睛会不会干。”

老先生忍不忍人,怒道:“好了,还有何问题,尽管说来,老夫定为你解惑。”

“学生就是想知道刚才提出的货币问题有何解。”

老先生听后胡子气的抖了抖,之后放佛没听到似的,又摆起先生的架子说道:“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啊,太过浮躁,动不动就问这问那的,有问题要自己先去想解决办法不是吗?什么都依靠他人岂能成才。公子,你明白了吗?”

“学生......”郑小同摇着头。

“公子聪明,看来已经明白了。来,请坐好,老夫就接着讲了。”说完老先生念经似的接着讲起了论语。

郑小同却是又望着窗外出神,祖父曾交代五岁之时相会洛阳,看来这洛阳之行势在必行了,也好,一路上也可看看这个时期的生意是如何做法,再者,父母之死似有蹊跷,家里如此富裕,人穷沦为贼,人恶必为匪,靠天吃饭的现在,碰到父母这样的有钱人,哪会不让家里备钱赎人而直接一刀砍杀呢?看来自己还要多多调查才是。

此时,刚给蔡邕讲解现代数学告一段落的项天却是根本想不到,上天会在洛阳给他安排什么。只是时感心不在焉,可能是清明将近,思念后世亲人了吧,项天无奈的笑了笑,甩了甩头,掏出怀中的天之书认真研读了起来。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