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殿中,皇帝赵卓仍在重病昏迷中。石太妃坐在龙寝旁,一边用丝帕为赵卓擦着额上的汗滴,一边不住的落泪。
“太后驾到!”殿外的内侍报传道。
刘太后刚步入万岁殿内就看到殿上的香炉仍然在烟熏缭绕。她皱了皱眉头说:“谁让你们还点着香的?天家静养,需要清透的空气。赶紧把这香给我灭了!”
之后她便步履匆匆的走进内厅房,还未走到龙寝前,便向正要行礼的石太妃远远的说道:“妹妹免礼吧。天家今天可有好些?”
石太妃擦了擦眼泪,摇摇头说:“太医们都来了好几拨了,都说天家脉象虚弱,肾脾衰竭,恐怕……恐怕就要……”
刘太后倒吸了口冷气,也慌了神,说:“怎么会这样?!这都好几天了,太医们到底有没有查明病因啊?天家前段时间不还好好的,怎么能说病就病了呢?”
“姐姐!你可要为天家做主,你可要为妹妹做主啊!”石太妃突然跪了下来,“以前妹妹不懂事,若有得罪姐姐的地方,还请姐姐宽宏大量饶恕妹妹。”
“唉,你这话从何说起?好好的又跪下来作甚?妹妹快起身,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吧,姐姐一定为你做主!”说着刘太后便让一旁伺候的人都下去了。
“姐姐,太医们说天家这是中毒的症状,但若不知中的是什么毒,就无法对症下药。这些太医们你也知道的,都不敢担这错治的责任,因此现在也就只开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药。天家的饮食起居,监管森严,怎会如此轻易就中了毒?天家是在和裕王夫妇用过膳之后,回来就倒下了。必然是裕王使了什么法子,毒害天家的!”石太妃扯着手中的帕子,咬牙切齿的说,“这裕王自从天家登基以来,便一直心怀不满,存心扰乱朝政,和天家作对。听说他还笼络大臣,广纳门客,甚至结党营私的触角都伸到禁军中来了。这不明摆着是要犯上作乱吗?!”
刘太后赶忙上前用丝帕遮住了石太妃的嘴:“妹妹这话可不能乱说啊!没有真凭实据,单凭这些个捕风捉影,就指控亲王谋反,这会让那些谏臣们说成是栽赃陷害的。”
“怎么没有真凭实据?我敢保证,只要拿了裕王严加审问,必然能找到真凭实据的!这只需要姐姐给大理寺一句话就够了。”石太妃央求道。
“大理寺拿人也是要有理由的。那天用膳你我二人都在场,饭菜也都让人尝过了。怎么偏偏就只有天家会有事呢?你好好想想看,当时可有任何端倪?”
石太妃忆起五日前那次用膳时的情形。虽然裕王在朝堂上常对石家有所发难,但每个月还是要依照惯例进宫向刘太后和皇帝请安。而刘太后似乎也有意缓和裕王与石家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便也请了石太妃一起参加。
裕王妃每次进宫的时候都会带天家最爱吃的民间的茯苓糕,这次也不例外。那天的午膳吃的不冷不热,天家年幼,不明白朝堂上发生的这些明争暗斗,对待裕王夫妇仍旧像以前一样亲切。他吵着要吃茯苓糕的时候,还是裕王妃亲自给喂的。可是无论是当天午膳的饭菜还是茯苓糕,都让伺候的人试吃过了,在场的其他人也都吃过,并无异样。可为何偏偏只有天家有事呢?
“等等,你刚才说,茯苓糕是裕王妃亲自喂给天家吃的?这个细节我怎么没有太大印象?”刘太后皱着眉头问,“妹妹你确定吗?”
“当然确定!因为是裕王妃亲自喂给天家的,我还特地留意了一下。当时我还想这个裕王妃倒是比裕王要温和多了。”石太妃豁然惊起,“哎呀!姐姐,该不会是这裕王妃喂给天家的糕里有毒?”
“听你这么一说甚是可疑。裕王妃对裕王情深意重,若是裕王授意她去做此事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指控亲王毒害天家,兹事体大,还是必须要有大理寺出面审问才行。我可以立即着大理寺,以协助调查的名义将裕王带走审问。只是你要告诫你的父亲和兄长,无论裕王届时有何动作,他们都不可轻举妄动,不能和裕王发生冲突。否则真的逼急了裕王,就算原本没有谋反之心,也会真的谋反了。”刘太后一面端详着石太妃,一面仔仔细细的嘱咐道石太妃。
石太妃应应喏喏的答应了,眼神中却透出了剑刃般的寒意。
自从赵卓病重,宰相丁谓也忽然抱病在家,刘太后恩准了他一个月不用上朝。因此,刘太后着大理寺审问裕王的懿旨也只是同石太妃商量过后就定了的。
临近黄昏的时候,刘太后还在崇政殿批阅奏章,忽然有内侍来报,大理寺寺卿黄章请求面见刘太后。
“让他进来吧。”刘太后搁下笔,闭上眼睛,揉了揉太阳穴,问身边的内侍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禀太后,现在是酉时了。”
“嗯,他们出去了两个时辰了,是差不多该回来了。”
“臣黄章,叩见太后!”大理寺寺卿黄章一进来就叩拜下来。。
“爱卿请起。”刘太后和颜悦色地说。
“太后,臣不敢起,臣有罪!还请太后饶恕!”黄章仍然伏地不敢抬头。
“怎么?是去接裕王时出什么岔子了吗?”刘太后沉声问到,“裕王带到大理寺了吗?”
“回禀太后,臣无能……臣没能把裕王带到大理寺。”
“什么?!那他现在在哪?”刘太后嚯的一下站起身,
“回禀太后,裕王带着裕王妃和几个人已经快马出了汴京城,向北边去了。”
一个金龙镇纸被“哐”的砸到了黄章面前。黄章吓的赶紧又磕了一个头,襥头都歪到了一边。
“你!你!”刘太后恼怒的用手指着黄章,“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你抬起头来回话,把今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哀家。”
“是。今日臣去到裕王府……”黄章开始叙述今天在裕王府发生的事。
黄章在未时领到了去裕王府带裕王到大理寺的旨意后,不敢怠慢,就带了几个大理寺的吏人急忙赶往了裕王府。可没想到,在裕王府门外不远处,却和石凯南带着的“捧日军”的一队人马碰了个照面。
“石将军,真是好巧。您怎么会在这里?”黄章心中疑惑,刘太后的懿旨上并没有说明需要禁军一起来请裕王的啊。
“黄大人,好久不见!我是接到密报说这一带有人作乱。正好我刚从枢密院述职完回来路过,便过来看看以防万一。”说话之人生的鹰眼高眉,额阔唇平,头戴鎏金虎面兜鍪,身披重装金脊铁甲,胸前甲身上朱漆的一团烈火煞是惹眼,高高骑在一匹枣红骏马上,一身的武戾之气让人敬退三分。此人便是人称“圣火将军”的石太妃的长兄石凯南,禁军三大统领之一的殿前都指挥使,京城的卫戍便是归他管。
石凯南见到黄章便翻身下马,向他拱手做礼。
“作乱?”黄章满腹狐疑,但见他如此客气,就没有再多问,“哦,既是如此,那我就不耽误将军执行军务了。我还有大理寺的公务在身,还请将军恕我先行离开。”
石将军做了个“请”的手势,黄章便带着大理寺的人离开,前去登裕王府的门了。
谁知,那裕王府的门房一听说是大理寺来人,支支吾吾的说进去禀报,就把王府大门给关上了。黄章等人就被晾在了门外,好半天都没有人来招呼。他有种不祥的预感,便命衙役们叫门,可还是没有人出来。
黄章无奈,只好冲里面高喊道:“大理寺寺卿黄章奉太后懿旨前来请裕王协助调查案子。还请裕王府速速开门,带我去见裕王殿下!”
石凯南并未离去,他见黄章在裕王府吃了闭门羹,就走上前去问:“黄大人,既然是奉了太后懿旨,要不让我的兵替你把门撞开来?”
黄章看看威严的裕王府大门,叹了口气说:“虽说撞开亲王府的大门有些不妥,但这带走人的差事又不能不做。裕王如此为难大理寺,也就只好这样了。罢了,一会就让我去太后面前请罪吧。那就有劳石将军了!”
“好说,好说!事后我也自会向太后禀明实情,定不会让黄大人为难的。”石凯南招了招手,一个卫兵指挥上前来,“你速速带人去附近民房借用一根门柱来,把这王府大门给我撞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