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龙归沧海碧云深> 第七章 三峰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三峰寺(1 / 1)

建文眼看行踪已经暴露,便决计离开浦江,由浙而入闽。

郑洽道:“师傅,您看什么时候走呢??”

建文道:“夜长梦多,尽快走吧。郑家九世同堂,我不想因为我而连累了两千条性命。”

程济也道:“宜早不宜迟,既然师傅被人认出,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等到官府上门来,想走也走不成了。”

“那好吧,”郑洽道:“明天收拾收拾,后天一早就走,师傅意下如何?”

建文道:“好吧,那就后天一早走。”

却说浦江除了郑氏之外,还有一个姓陈的大户,陈家与郑家很早就因为租地而结了怨。一开始,一些佃户租种陈家的田地,后来因为嫌租金高而改租郑家的田地,由此郑陈两家成了对头,陈家老爷陈忠对郑家恨之入骨,总想要扳倒郑家,可是朝廷对郑家恩宠有加,不光减免了很多赋役,还破格选拔了几人做朝廷命官,陈忠自然奈何不了郑家。不曾想正月十五观灯,陈忠正巧看到了舞灯人向一僧人下跪,后来一路跟踪,见那几人进了郑家,心中不禁大喜,心想外面传说建文没死,没想到躲在了浦江郑义门,便打定主意第二天去报官。

第二天一早,陈忠就来到了县衙,让差人禀报县丞大人,说有要事禀报。过了一会儿,差人请陈忠进去。县丞尚未升堂,还在后厅。陈忠与县丞本来就很熟识,陈忠见了县丞忙上前施了一礼,见四下无人,便到:“县官大人,小民昨夜元宵灯会上见一僧人,正是那逊位出逃的前朝建文皇帝,现在就躲在郑义门。”于是就将昨日所见向县丞说了。

县丞道:“这怎么可能?建文不是已经火崩了吗?文皇(朱棣)还亲自为建文举行了葬礼呢。”

陈忠道:“千真万确就是建文,请大人明察。”

县丞道:“想那郑义门受太祖高皇帝敕封,还有几人在京做官,我只能将此事报于府衙再说。”于是写了篇公文,用火漆封了,交与差人立刻启程赶往金华府。

建文等人收拾停当,便准备离开郑义门。郑洽打算随建文一起流亡,怕连累郑氏族人,就写了脱离族籍关系的文书,签字画押后交给家长郑瀱,留待日后报官备案。郑瀱叫人取了些银两送给建文作盘缠,对着建文鞠了一躬,就送他们出了大门。为了不引起注意,廖平将马留在了郑义门。

建文、郑洽、程济、叶希贤、廖平,连同朱文奎、杨溯、陶菲儿共八人辞别了郑瀱,沿着白麟溪一路向南,奔金华府而去。

建文一行经金华、丽水、温州,一月后,来到了福建宁德。但见四处山青水秀,梵宇僧楼掩映其中。三峰寺是宁德众多寺庙中规模最大的,和皇家关系密切的洁庵禅师早年曾在此出家,后任泉州开元寺住持。建文打算暂时寄身于三峰寺。三峰寺四面环山,正对面有三座小山峰,故名“三峰寺”。众人来到三峰寺,建文单独去见主持,说明真实身份与来意,并不隐瞒。主持大惊,便安排建文一行饮食起居。自此,建文等人就在三峰寺住了下来。

再说浦江郑义门。二月初,钦差内官海寿、都督朱纪、尚书吕震、锦衣卫千户都尉带领大批官兵来到郑义门,以涉嫌私造兵器的名义,对郑义门进行了搜查,只查到了旧的红漆器皿,就要以僭越之名论罪。郑义门郑沂时为礼部尚书,他向永乐皇帝朱棣请罪,愿代郑义门家长郑瀱受处罚,朱棣把他们都赦免了。

由于未搜到建文,陈忠以诬陷罪被下狱。

建文与叶希贤(应贤)每日同僧人一起诵经、打坐,郑洽和廖平教朱文奎、杨溯、陶菲儿读书、习武,然后帮寺里的僧人挑水、砍柴、做饭,朱文奎、杨溯、陶菲儿常常帮小沙弥砍柴、刷碗、刷锅,就这样一天一天打发日子。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眼看着几个月过去了,朱文奎等三人学问、武功都大有长进,只是寺庙里每日都是素斋饭,几个孩子正该长身体的阶段,自然馋得不轻,也没有解馋的食物。

一天早上,读书、练武之后,吃过早饭,杨溯、陶菲儿带着朱文奎,跟小沙弥净海到后山去砍柴。后山满是茂密的柏树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杂木,净海教他们把树上枯死的树枝砍下来,有的枯树枝掉在地上直接捡就可以了。

净海和杨溯差不多大,长得很清秀,没有杨溯的个子高。

杨溯问净海:“净海,你为什么出家当和尚?你不想家里人吗?”

净海道:“我家里弟兄多,田不够种的,家里就送我出来做和尚,能吃饱饭,还能攒钱。以后攒够了钱,想还俗买块地种也行。”

朱文奎指着净海头上的戒疤问:“你头上的疤还疼吗?”

净海笑了笑,道:“早就不疼了。”

他们很快就砍好了三堆柴,然后用绳子捆好了。看看时候还早,净海道:“昨天夜里才下过雨,很容易捉知了猴,咱们一起捉知了猴吧!”

“好啊!”另外几个兴奋地大叫。

他们用柴刀在树根附近的地上哗啦着。五、六月的天,正是知了猴破土而出的时候。

“我捉到了一只。”净海叫道。

“我也捉到了一只。”杨溯也在叫。

“我也捉到了一只,它就趴在树上。”朱文奎大声嚷嚷着。

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捉了二十多只。净海找来一些枯草,掏出火镰打着了火,再加入一些枯树枝,然后就把知了猴扔进火堆里,用树枝扒拉着。不一会儿,香味就出来了。

净海把知了猴都扒出来,念了声“罪过,罪过”,咽了一口唾沫,道:“你们快吃吧。”

杨溯捏起一个吹了吹,就放进了嘴里。

“哇,真好吃。”杨溯道。

陶菲儿和朱文奎也吃了起来。

“太好吃了。”朱文奎吃得津津有味。

杨溯见净海只是看他们吃,自己并不吃,就问:“你怎么不吃呢?”

净海道:“我已经犯了杀戒了,不能再犯‘不食肉’的戒条了。”

杨溯道:“只要心中有佛,何必拘泥于这些无关紧要的条条框框呢?来,吃吧!”

净海道:“你说得还真有些道理。”于是就一起吃了。

吃完了,将火堆踩灭,大家准备回去。

陶菲儿道:“廖伯伯和叶伯伯还有郑叔叔不用念经,我们再捉一些带回去给他们吃吧。”

净海道:“那你们在这儿捉吧,我先回去了,回去晚,香积厨的大师傅又要骂了。”

于是,静海就背起一捆柴火回去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