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风云突变——中华雄起> 第十九章 馅饼的余波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馅饼的余波 二(1 / 1)

“几位大人,你们看皇上这次把我们召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事情呢?”崔景荣首先说道。(崔景荣乃是万历年间进士,至今已经是三朝老臣了,干过兵部,吏部尚书,天启年间回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今年已经60好几,朱由校第一次宣布封孟辉为王的那次早朝他因病未来,长相比较普通,很难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唯一让人觉得还不错的大概就是看上去是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吧。历史上的崔景荣是明朝中央里为数不多支持坚守辽东而不退回山海关的重臣之一。)

“崔大人怎么看呢?”孙承宗没有回答反问道。

“我?我能有什么看法,当今的皇上做事实在是没有什么规律可言,那一次的早朝我因病没有来,事后我也听说了早朝的情形,就知道皇上是铁了心要封五殿下,呃,现在是粤王千岁了,再加上昨天的早朝,我就更加坚定了这种想法,现在这个王爷也封了,好像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说真的,我还真想不出皇上这次将我们召来是为了什么事情,但是我想,皇上一次就召集了六部之中的四部尚书和一位大学士,想必也不会是小事才是。”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需要召集这么多的重臣呢?”赵南星说道,他现在这心里郁闷的实在是说不出话来,广东的赋税没有了,国库的收入立刻减少了一块,有些地方遭了灾还需要银子去赈灾,可是这钱呢?国库已经是空空如也了,越接近年关,需要用钱的地方就越多。现在不要说赈灾了,眼下这这九边的军饷,官员的部分薪俸都不知道从哪里去筹措,可是再没有钱,有些花费是不能省的,比如赈灾,比如军饷,昨天下了早朝后从他接到几份催讨各种花费的奏折已经让他烦恼不已,头发胡子已经白了,所以没办法更白,可是比平时更深锁的没有和皱纹无不显示着这位大明的财政官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这不,今天听说皇上要在御书房召见他,他跑的比谁都快,因为他需要钱啊!

“依老夫看,多半又是关于粤王的事情。”已经削职为民的邹元标一身普通读书人的打扮在7个人中显得最是瞩目。

“邹大人何以这么肯定?”周嘉谟疑惑的问道,在所有在场的7人之中,他的年纪是最大的,已经70多了,是经历了隆庆,万历,泰昌直至天启的四朝老臣,从隆庆5年中进士开始,当过六品的主事,五品的知府,户部,工部一直到现在的吏部尚书,放眼当今的朝堂,6部里面干过3部尚书的还真找不出来,而最最重要的是,他是对广东情况最熟悉的人,因为他就是从广东的韶州知府开始稳步提升的,巡视两广的时候还当过广东巡抚,加强了边防,为防止交趾兵入侵,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孟辉最想要的人才之一,只可惜,周嘉谟这个吏部尚书干的实在是太出色了,让孟辉实在是无法开这个口。

“周大人且莫如此称呼老夫,要不然,又该有人说周大人的不是了。”邹元标意味深长的说道。

“那好吧,那邹老弟的看法为什么是那样的呢?”周嘉谟年纪最大,称呼别人一声老弟并不为过。

“为什么?看看我,老夫我不就是因为粤王而成了现在这副样子了吗?”邹元标有些无奈的指了指自己的这身打扮:“可不要被我说中啊!粤王越是得到皇上的疼爱,越是有人要倒霉,今天被点名召见的我们7人可是有几位因为皇上加封粤王的事情顶撞过皇上的,而皇上也说过要进行处置的,也许今天我们之中就有人要倒霉了,唉,我大明。。。”说到后面,邹元标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实在是说不出大明这样下去将会亡国的话来,但其他人都听的出来,一时间御书房里气氛沉重之极。

。。。。。。

“难道我们就任由皇上如此做吗?”杨涟的脾气火爆,所以,最先忍耐不住的他开了口。

“只能见招拆招吧,几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我跑的最快吗?”赵南星长长叹了口气道。

“对哦,赵大人今天跑的飞快,我们几位喊你你都不停,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被赵南星提醒了一下,孙承宗恍然大悟的问道。

“唉,还不是没钱了嘛,今年已经先后有两位先皇过世,这丧葬费用能少花吗?我这个管户部的,几位都知道,难啊!现在国库已经是空空如也了,前几天崔大人找过我催过九边的军饷,九边乃是我大明的边防重地,奴尔哈赤在辽东崛起,每年向我大明进犯,而我大明为了应付他是疲于奔命啊!萨尔浒大战我大明战败,光是那些战死士兵的抚恤,新兵的招募,兵器,马匹,衣服的重新置办等等就动用了当年差不多一半的国库,后来开原,铁岭等辽东土地的丢失,又要花钱,这其中各项的花销已经使国库入不敷出了。我现在都不知道从哪里弄钱来给崔大人去支付军饷了。昨天下了早朝,你们几位猜猜谁来找我了呢?”

“猜不到,谁呢?”其他几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待赵南星自己给出答案。

“是工部的袁中书,袁尚书。”

“他?他来干什么?”杨涟对此人不是很感冒,袁中书这个人呢,不是东林党人,是浙党的一份子,为人是有办事能力的,但喜欢钻营拍马屁,对一向正直的杨涟来说,他是非常想参他一本的,但是他不是工部的都给事中,管不到那块去。

“还能干吗?要钱喽。”赵南星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

“要钱?他要什么钱?最近皇上不是下旨停止了一切的营造吗?”崔景荣也诧异的问道,他都被军饷的事给搞的是一个头两个大,工部的人居然也来凑热闹。

“皇上是下旨停止了一切的营造,但是不包括新封的粤王啊!袁尚书说,皇上已经下旨,要分别在广州府和京师各建造一座王府,以便供粤王入住,还不只是这样,袁尚书还说,因为粤王很快就要去广东就番了,王府的建造必须加快再加快,一定要在粤王抵达广州府之前完工。”

“那就是说,要花钱加快建造的进度了?”邹元标眉头紧皱着问道。

“可不是嘛,袁中书一开口就是20万两白银,说是两边的王府要同时开工建造,皇上还下旨,王府绝对不能寒酸,这20万两只是头期,视建造的情况可能还要追加呢。”

“那赵老弟,你打算怎么办?”周嘉谟问道,他早就注意那个袁中书了,想换掉他,但这需要皇上的批准,现在只能搜集他的不法罪证,以便能让皇上下达换人的圣旨。

“还能怎么办?我以他没带圣旨,无法辨别真假先把他给支走了,他临走的时候冷冷的丢下一句话,说这是皇上交办的差事,我要是不相信大可以去问皇上,但是那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就不关他的事情了,他明天也就是今天还会来向我要钱,如果我不给,他就会向皇上重重的参我一本。我现在只能希望皇上能打开皇室内库,先拿出一些银子把眼前的难关给过了再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跑的那么快的原因。”

“原来赵兄跟小弟我想到一块去了。”崔景荣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

“什么?崔老弟你。。。”

“我也是为了皇室内库而来的,边关的将士为国戍边,却拿不到他们应得的那份东西,我担心再不发军饷搞不好会引发兵变的,如果是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啊!现在也唯有请皇上开启皇室内库,拿出一部分银子以度过难关,本来我还在准备独自奋战的,现在可好了,起码有个伴了,我想,成功的希望必定大增。”

“希望皇上能看在社稷和百姓的份上,慷慨解囊了。”孙慎行说道,但语气的不足出卖了他心中所想。

“是啊!原来广东今年的赋税还没有收上来,皇上一句话不用上缴了,结果没有运来,其他的地方赋税是不能再加了,百姓已经生活的很贫苦了,再加,怕是又有人要造反了。”

赵南星的话让邹元标的眉头一皱,原来他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御史,现在被削职成了平民就更不怕了,但他刚想说什么,太监的一声让他停住了口。

“皇上驾到。”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