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森林中行走。肚子吃饱了,精神好了,就走快些;肚子没有吃饱,或没有水,实在太渴,就走慢些。遇到水,就停下来休息,甚至住了下来,休整休整再走。再次上路,走了两天也没有遇到水。大家又垂头丧气起来。汪正豪鼓励说:“弟兄们再加把劲,这树林总有尽头。我们已经走了这些天,我看快出头了。”大家于是打起精神又走。个多时辰后,当人们快迈不开步时,眼前的视线开阔起来,几乎可以看到太阳了。大家心里发出一阵欢呼。脚下也有劲了。又走一阵,身边的树木越来越少,居然可以看到远处的人家了。再看自己的位置,已然在一个山坡上。真真的有了希望,这时大家都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想起来了。希望虽在,可眼下还是又累又饿又渴,也确实走不动了。
可汪正豪还得动。他把赵长林叫上。军队到了哪里都要看地形。下一步怎么办?往哪里走?还得先看看地方位置。两人强打精神,向前走了一段,终于看到了路。自从进森林以来,他们走的都不是路。这下眼前有路了。可这路不是到前方去的。前方是可以看到稀稀落落的人家,然而下面是一条河,从现在的位置向下,是悬岸峭壁,根本下不去。这时太阳快要落山,前面正是西方。路是从南往北的。虽然很小很窄,但确实是路。现在敌情不明。目前这点人这种情况,是不能打仗的。可不能把自己送进虎口。开始向小镇发动进攻时,汪正豪知道,远征军总部组织队伍向日本人发动进攻,就是从北向南,步步紧逼,要把小鬼子赶出云南、赶出缅甸、赶进太平洋。现在南边情况不清楚,只能往北走,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队伍。他把想法给赵长林说了,赵长林当然同意。于是回到士兵们面前,讲了当前的情况和下一步的行动。士兵们又打起精神,开始上路。
拖着疲惫的身体,一行人免强支撑着走了约一个时辰,翻过一小座山,又在路边坐了下来。举目望去,见不远处有一户人家,孤零零地座落在山脚下。这时,南边走来一个中年人,突然见路边有这么些衣衫不整的军人,有些害怕,停止了脚步。汪正豪一见,很是高兴。自从小镇一战,再没有看到当地人。他大步迎了上去,说:“老乡,你不要害怕,我们是打日本人的。部队打散了,我想问问,这里是什么地方?附近有没有国军的队伍?”那人见对方说话客气,便停了下来,说:“这里叫茅草坪。没有看到国军的队伍。听说他们离腾冲不远了!”汪正豪问;“这里离腾冲多远?”那人说:“200多里吧。请问老总可是要去腾冲?”汪正豪回答说:“我只是问问。谢谢你。请问你这是去哪里?”“我要到前面走亲戚。”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汪正豪心里很高兴。说明到这里是走对了。打仗前在军部他就听说了,下一步的进攻目标就是腾冲。他对士们说:“弟兄们,我们走对了。你们在这里休息,我和赵长林到那户人家看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
两人硬撑着来到这家门口,房子仍然是木头做柱子的草房。赵长林朝屋里喊:“请问有人吗?”屋里走出一位60来岁的老人。汪正豪上前鞠了一躬,说:“老伯,我们是国军,打日本的。现在走散了,想在老伯这里找点吃的。钱照付。”说着从身上掏出5个银元,往老者面前递。他身为团长,带了些军费,以备急时用。从开战以来,他身上装了100来个银元,用一个小袋子子装了拴在腰上,至今没有动过。另外,两个警卫也带了些。周凯战死了。赵长林带的,前两次派人出去调查,都是他给的。估计他身上还有一些。老人见了银元,却不敢接。他摇着手说;“些个小事,哪能要老总的钱。何况你们也是为了打日本。”赵长林说:“大伯,我们还有30来个人在那边歇着呢!”老人一听,显出吃惊的样子,说:“那么多人呀!”他想了想,又说,“都叫来吧。我先说清楚,你们看来怕有些日子没有吃饭了。我先煮点稀饭给你们吃。不是我舍不得。人饿久了,一下吃干的,容易出事。”汪正豪立即说:“谢谢老伯。你说的对。就按你说的办。但我们不能白吃。我们是国军,有军响的。这钱请老伯一定收下。”老人推辞再三,收下了。汪正豪知道,老百姓也很穷,粮食也不会多。自己这么多人,一户人家是承担不了的。
赵长林去叫士兵们。走到半路,他们已慢慢向这边走来。
老人煮了一大锅稀饭。仍然不够吃,又煮了一锅,大家才免强吃饱。吃完饭,汪正豪问老人:“附近有多少人家?离大公路有多远?”老人说,这里是山区,住户东一家西一家的。要说大公路,远得很的,我都没有去过呢。汪正豪想,大家都累了,休息一两天再说。他给老人说,可否在这里暂时住下来?一找到部队就走。老人露出为难的神色,说:“老总你看我家窄得很,你们这么多人,咋个住得下?”汪正豪说,我们军人不讲究。只要能睡下就行。老人说,我家房子后面有个厢房,下面是猪圈牛圈,上面装了楼板,堆了些东西,顺一顺,倒可以睡些人。说着带了汪正豪和赵长林去看。到了厢房前,也没有进去看,汪正豪就拍了板,说就这里了。又说:老伯你放心,我们会保护好你家的东西。
解决了住的,又吃了稀饭,士兵们便安下心休息。第二天,太阳升起老高,士兵们还在睡。好多天没有睡个安稳觉,得好好补一补。他们只知道服从长官的命令,大事得由长官决定。
可汪正豪不能这样想。睡到中午,他觉得睡够了。起来叫上赵长林,两人商量,现在关键是要解决吃的。在这里可以多住些时间,但不能老吃这家人的饭。人家没有那么多粮食。汪正豪问赵长林身上还有多少银元?赵长林从身上掏出袋子,把里面的银元全倒出来,一数,还有82个。汪正豪把身上袋子里的银元也全抖出来,还有95个。两人决定,就用现有的钱,分头出去买,有什么买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两人把想法给房东说了,说要在他家住一段时间。从今天起,先借点粮食吃,然后买回来就还。到吃晚饭时,把大家都叫起来,把情况和决定说了。第二天把人分成3人一组,分头四处行动。无论是否买到,或买到什么,当天都必须回到住地。就这样,有买了米回来的,有买了包谷、麦子的,还有买来红苕的。也有一天什么都没有买到的。大家上山采野果、找野菜。野果大家分着吃,野菜则与粮食一起煮了填肚子。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