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重生之月槿奇缘> 第17章 炎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炎凉(1 / 1)

看施老太太颔首答应,刘嬷嬷退出去唤人,和那小厮一道进来的还有大房一行人,冯氏先关切地慰问施老太太一番后便不再出声,默默坐在斑竹节纹高方几旁喝起茶来,只作壁上观。

佑昭看她神情悠然,不免愤恨,大伯父虽然也被拘押在行宫里,但终究不是责任官员,待日后查明真相后便会脱困,而父亲的处境却不同,此事与礼部大有瓜葛,只能看将来圣意如何决断,生与死皆在皇上一念之间。想到此处佑昭是既心惊又心寒。

周氏想起方才在知春堂,佑昭问林管事话儿时能言快语,思路颇为清晰,于是开口道:“槿儿,你来问吧。”

佑昭也没推辞,向众人福一福,即刻问那小厮,“你叫什么名字?在府中做何差事?”

那小厮从未进过内宅,一时有些胆怯,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佑昭温声道:“你别害怕,慢慢回话。”说完吩咐小丫鬟递杯热茶给他。

小厮喝完热茶,身上暖和,又见佑昭神色和顺,于是大着胆子回道:“小的姓佟......,管事们平日里都喊我小佟,小的是专门伺候大老爷上朝的小厮。”

佑昭接着发问,“小佟,你今日的消息是从何得知?”

小佟道:“往日大老爷上朝,小的便带车夫在宫门口儿候着,待下朝后再送大老爷去衙门。今日下朝后大老爷随圣驾赶往北郊,各位官老爷家中的随行人员皆被侍卫禁军拦在离行宫十里远的一处驿站里。谁知大约两个时辰前,京城方向又赶来好些禁军。小的瞧着那些军爷个个神色匆忙,担忧是行宫那边出了什么错乱。便和府里车夫凑了些银钱,贿赂了一个前来驿站讨水喝的禁军领队,交谈过后才得知皇上今日在行宫午睡时遇到刺客,眼下正在昏迷,皇后娘娘惊怒之下命人封禁行宫,又从城中调来一千禁军加强守卫。那个军爷还说因为此次祭祀大典全权由礼部负责,遂皇后娘娘八成会向礼部发难。小的知道咱府上二老爷回京后是去礼部当官儿,便急忙赶了回来报信儿。”

听完小佟之语,佑昭暗松一口气,看情形也再问不出什么内情,赏了小佟些碎银便让他告退了。随后宽慰施老太太和周氏道:“祖母、母亲,看来此事并非像我们原先所想那般不可回转。是否要问责礼部还要待皇上醒来才知,一个禁军领队之语又怎能作数。”

施老太太也转喜道:“槿儿说得有理。”

周氏尚有些忧心,“眼下最好能找到人帮着探探消息,省得咱们在这儿瞎猜。”

施老太太望向冯氏,“老大家的,你看眼下这情形,唯有请亲家老爷帮忙打听下了。”

冯氏不急不慢地拿帕子拭一拭嘴角道:“老太太,您是知道的,我父亲两年前已向朝廷告老,如今不过白担一个兴平伯的虚衔。家中两个哥哥更是不争气,皆是未入仕的白身。即便我心里再忧心小叔,那也是有心无力啊!”冯氏唯恐施澎获罪后会连累施湛,遂率先与此事撇清关系,不肯出手援助二房。

施老太太仍不死心,“既然如此,不如派人去问问杜家二老爷吧。”

冯氏又阻拦道:“哎呦,咱们这么做恐怕不妥吧。老太太您想想,襄毅侯府本就不受皇上待见,杜二老爷这些年在朝中一直谨小慎微,独善其身,如今这事儿怎好叫人家为难,暲丫头下半辈子还要依仗杜家呢。”

屋里气氛立时微妙起来,冯氏言语间的推脱之意,明白人一听便知。兴平伯虽已致仕,但好歹纵横官场二十余年,怎么说也还有几分薄面在,若是真想帮忙必能找到门路打听此事。至于杜家二老爷,那便更不用说了,谁不知道他这些年为了爵位的事儿在朝中上下疏通,交友甚广,与众多肱骨之臣多有来往。

正在众人僵持之间,人堆儿外的文姨娘却左闪右闪,巧妙地穿过众人挤到前面,猛地冲上前,跪下抱住冯氏小腿,大哭道:“大太太您不能撒手不管啊,平日里您是把六姑娘当亲女儿般疼,我们母女本就不受二太太待见,若是二老爷再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活啊!”

周氏嘴角一抽,气得脸色发青,心里暗骂文姨娘下作,这个时候还想着编排主母,也不嫌累,今日都抱过几回腿了。

冯氏也气了个绝倒,文姨娘方才一番话不是挑明说自己坐视不理么。冯氏这会儿眼睛瞪得浑圆,怒视着腿边儿的文姨娘,恨不得将她生吞下去。

炕上的施老太太脸色更加难看,原本还在嫌冯氏不愿出力,但不好向冯氏发作。文姨娘一出来,这倒好,成功把施老太太的怒火全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佑昭心底不得不感叹文姨娘当真了得,两句话便把施家最有权力的三个女人全得罪了。

施老太太盛怒难耐,手拍炕几道:“谁让你出来的,嘴里还没个好话,什么三长两短,你这般诅咒老二是何居心?”又瞥一眼刘嬷嬷,“给我掌嘴。”

文姨娘立时傻眼,哭得更加撕心裂肺。施老太太愈看愈烦,从炕上翻身下来,中气十足地呵斥她道:“如今老二还好好的,你便这般哭闹不休,没事儿也给你哭出个事儿来,给我打到不会哭为止。”

眼看着刘嬷嬷已走到文姨娘身前,佑晗忙哭求道:“祖母,孙女求您了,给姨娘留些脸吧。”

“我何尝不想给她留脸,她平日里张嘴闭嘴指摘二太太苛待你们也就罢了,这都什么时候了,她还这般不懂事儿。晗丫头,你来说,你母亲到底待你如何?”施老太太不断拿手里的红木拐杖重戳地板,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吓的佑晗不敢答话,身子蜷缩成一团,轻轻颤抖。文姨娘见势赶紧舍下脸面,给周氏磕头,“二太太,我怎么说也是二老爷房里人,您快劝劝老太太饶过我这次吧,这不光是打我的脸,更会丢二老爷和您的脸啊!”

施老太太怒极反笑,“现在知道求老二家的给你做主了,若是你平日里对二太太但凡存上半分敬意,又何至如此。都愣着干什么,还不给我打,若是谁再求情,连着一并罚。”

施家人从未见过施老太太发这么大火,谁还敢出言,于是周遭便静了下来,只能听到清脆的巴掌声不断响起。站在冯氏身后的慧姨娘见亲妹挨打,从始至终并无半点求情的意思,文仲也是一副冷眼旁观状。佑昭对他们母子二人隐隐生出些佩服之意来,怪不得慧姨娘能在大伯父房中叱咤风云这么多年,从未失过宠。可见她心机深沉,连教出来的儿子遇事也是如此镇定自若。

不想最先打破沉默的却是周氏,她似是想起什么,眸光一亮,唤着文修道:“文修,快......,策马去你外祖家一趟。”看文修一头雾水的模样,又赶紧解释说:“在常州时,你舅父曾有恩于太医院院使刘大人,刘大人感念旧情与你舅父来往还算密切。皇上进来身子不好,此次北郊之行定会带太医前往,如今又加上遇刺,少不得要再召请太医去北郊行宫。内宫之事,没有人会比太医们更清楚。你舅父官职低微,必不在此次随行官员之列。”周氏说完扫一眼冯氏,又加上一句,“关键时候儿还是得指望自家人啊!”冯氏只作不觉,仍旧淡然地拨弄着戴在耳上的金厢玛瑙葫芦耳坠。

文修一刻不肯耽搁,向施老太太和周氏略躬一躬身便飞奔出门了。施老太太忙吩咐身后的小丫鬟,“天色渐暗,多找几个人跟着四少爷。”小丫鬟闻言也紧追文修而去。

施老太太有了盼头儿,心下稍稍松快,于是叫刘嬷嬷停下手,又告诫文姨娘道:“你回桐园去吧,日后若无传唤,不许出来。”文姨娘不敢再做申辩,立时顶着花脸跌跌撞撞出去了。

一番折腾下来,众人皆有些神思倦怠,于是自觉分散开来,在左右稍间儿各自找地方坐下,静静等待消息。期间冯氏曾三番两次好言劝施老太太用晚膳,施老太太眼见事情已到这个地步,大房的两个孩子文侓和佑昫却仍未现身,心下不免厌烦冯氏,便冷淡拒绝了。

周氏侧脸看看假山石台座上的漏壶,才过戌时初刻,距文修离府尚不到一个时辰,施老太太年事已高,不好再叫她继续耗下去,于是让孔嬷嬷直接去传了膳来。此时佑晗深知不可再惹施老太太闹心,遂打起精神做乖巧状,与佑昭左劝右劝好半晌,施老太太才勉强用下几口。

施家人闷声儿用完晚膳,又焦急地等待了一个多时辰,没把文修盼回来,却意外地见到大姑爷杜骞上门拜访。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