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赵岚依旧去了那家玲珑餐厅,老板递给他一张菜谱。
“不用菜谱了,青椒肉丝盖浇饭。8块钱是吧?”
“对,8块钱。稍等啊。”老板给他倒了杯水。只用5分钟就上菜了,
老板对他说:“你如果没吃饱,还可以再添点饭。”他可真热情。不过这热情还是有限度的,添点饭不算啥,要是能添菜那才叫实在。
赵岚要赶去学校,就不多耗费粮食了。他吃完饭,跟老爸碰了头,老爸说:“来,把你的iphone给我,我给你换一部手机。”
换成了一部国产手机。挺好的,可以展现爱国情怀。赵岚说:“哎,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信息学竞赛培训。”
老爸说:“信息学竞赛?我听说过,回去再查查看。这个好像就是写写程序,通过设计算法来解决问题吧。”
“你学计算机专业的,应该是行家里手吧。”
老爸说:“我是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对算法这一块不算很精通。”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哪怕是同一个专业也有许多分支,老爸也只是在钻研其中一个领域,看来赵岚并不能把他当成大靠山。
只用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学校,赵岚一看到学校那几栋宏伟建筑就开始烦躁不安,几乎成了条件反射。成堆的作业在那里向他招手。老爸还是那句话:“我就不上去了。”
“好。”赵岚独自去寝室收拾了一会儿,再奔赴教室,脚步沉重得像壮士一去不复还了。
晚自习时,冯总又走进来唠嗑:“你们把手头的事情放一下。九月快过完了,接下来上四天课,星期五到星期天是中秋节假期。然后再上四天课,10月1日星期五又是国庆节放假。所以你们九月份真是舒服牛了。”
大家笑了一声。赵岚不知道这个“舒服牛了”是哪里的方言,反正这个放假安排的确让他感觉很惬意。
冯总接着说:“往往越是在这种比较空闲的时候,越能分出大家的差距。多用功的,就多收获一些。高中三年是重新开始,必须靠自己!之前我带的学生里,有个人是他们那个地区的中考状元,最后高考没过一本线,这种事情经常有,不多说了。
“另外,我们放英语听力一直是借用的别人的录音机,播放效果也不太好,我们班还是应该自己买个录音机。这由生活委员负责,小赵,你从班费里扣出一些钱,在放假的时候去买一个。”
赵岚答应了一声。之后大家安静地自习。
第一节晚自习结束后,又到了换座位的时节,教室里再次变成菜市场,人声鼎沸。大家搬着书来回走动,把桌椅推来推去,拖家带口的(假如把成堆的课本视为家眷),折腾了接近二十分钟。赵岚和卫东被换到了第一组,两人仍是同桌,可谓长相厮守。全班分为4组,总计10列,第1组和第4组是两个人一排,第2组和第3组是三个人一排。赵岚在黑板上写好了周一的课表,并按照郑思雅帮他制作的清洁表安排清洁人员。拿着这张清洁表他有种喜滋滋的感觉,像捧着个金元宝似的。
晚上回寝后,几个人正在热烈地讨论《麦田里的守望者》。吴付激动地说:“塞林格的书影响了美国一代人!”
赵岚以低沉的声音说:“不过很多家长都觉得塞林格书里那种不好的词汇太多了。”
吴付叫道:“要你管!”
赵岚:“这不是我说的,是评论员说的。”
钱德生:“评论员?什么评论员?”
孙泊泽:“哈哈,赵岚评论员。”
钱德生:“我发现赵岚总是记着别人说的话,几乎是背出来的,但是很少真正表达自己的思想。”
赵岚也不反驳,去厕所洗澡了。等他洗完澡出来,已经熄灯,而这5个家伙还躺在床上开着卧谈会。
钱德生:“《麦田里的守望者》表达的是那种叛逆的精神。”
孙哥:“不循规蹈矩,总是愤世嫉俗。”
钱德生:“如果循规蹈矩地活,那我现在读书,以后就工作、结婚、生子、买房子。这辈子就是这样了。”
孙哥:“找什么工作呢?回我们高中来当老师?”
吴付:“哎,话说我们高中毕业的有哪些名人来着?”
周宇正:“名人的确有一些,但我都没怎么听说过。”
吴付:“你这话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是名人怎么会没听说过!”
周宇正:“主要是因为我孤陋寡闻。”
钱德生:“从我们高中毕业的最有名的人还没出现,因为我还没毕业!”
大家不说话了。钱德生那张嘴真是抵得上一把名剑,锋利无比。十几分钟后,李潜旬和钱德生陆续发出鼾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