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星影传说> 第二百九十一章 拿下攸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拿下攸县(1 / 1)

熊志契虽不吭声,可内心理会得,冷如霜没当场出手替师报仇,也没对自己斥骂一言半句,可他对自己的仇恨之深,乃是罄尽五湖四海也没法刷淡的。

雪瓣已由片状改为球状,团团撒落,撒得地上人叫马嘶,象征着苍天的震怒!就是不清楚是谴责熊志契“弗敬长上”的“罪孽”,还是怎的,任人自想去吧。

穆占须眉俱张,杀气直冲天际,咆吼道:“放炮!攻城!”

旋闻砰砰开山劈地的声声巨响,直有轰毁山峰的可怕力量,颗颗炮弹从攻城炮发出,摧墙引火,场面非人可以想像。虽不能把县城连根毁灭,却能彻彻底底地克陷吴军的心防城堡。

早已集齐的四千精锐骑兵,高擎亮晶晶的快刀,士气昂扬,领命径取城门,争先恐后,断无怯意。区区一道护城河难起阻敌的功用,没几时便给清军工事兵填满成了平地,好给己方的骑兵纵横冲锋夺城。

沈少陵固知大势已去,却仍是存在着困兽缠斗的心思,严令手下的将士负死挣扎,坚持打一场巷战,拼至最后的一兵一卒。可惜啊,形势比人强,城内百姓纷纷支持清军且不说,叛军中亦有过半数的人叛节归正,特令沈少陵所部的处境雪上加霜。

穆占、段志鹏、熊志契等主骨人物策骑进城,亲卫来报:“沈少陵已在巷战中阵亡了!”

众人随那亲卫带路,直到城东的街衢广场处,眼前所见到的景况,触目惊心:人尸、马骸枕籍,尽管飘雪浓密,兀自掩盖不了处处血污;失去主人的马儿好像是没头苍蝇那样胡嘶乱窜,断刃、破幢扔个满地皆是;伤者惨痛呻吟,宛似肝肠不理敌我,均有医护兵士上前护理。

那亲兵道:“沈少陵的尸体便在那儿!”

目光顺着他所指的方位射去,见着那具体的体形、甲胄在在符合沈少爷,只是俯卧朝地,断不准会否就是他。

穆占激昂道:“将这狗娘养的翻过来。”

两名军士刚要上前,陡见那“死尸”弹跳起来,吓煞在场诸人的心,可说是电闪雷鸣般,狠狠地朝众人猱扑过来。目标虽广,可大众心中均是感觉得出,那“死尸”所锁定的是穆占或是熊志契中的任何一人。

只听沐瑞凤和屈浩同声惶呼道:“沈少陵!”瞬间工夫,由他们的角度望将出去,清楚无差地看破那“死尸”果然是沈少陵的真人。

在沈少陵这一番发难的时际,一众精通超元武艺者中,徐丹崖是靠得最近的,见状怒叱道:“你娘的!”两掌上举,十八颠奇功的粘劲赫然发威,硬生生就将飞距头顶尺许多的沈少陵扯了下来,分掖他的两腋,劲锁其势,再从马上飞起打个翻跟头,拽着他疾垫下地,脊骨从中两断,休想能活在这世上!血浆由背部好像涌泉急流,看入眼里,好不恶人胃肠!

当城陷在望的时候,沈少陵已立了死志,在那街衢广场上装死,拟想出其不意地干掉穆占或是熊志契。前者乃清军全军的灵魂,若真遇上不测,便跟家宅失去主柱支撑没何分别,必定轰然倒塌,任凭熊志契有多英雄了得,也是独木难支即倒的华厦;后者是清军全军的利刃,直指敌人心脏,若遭“毁弃”,再遘上雍烈那等布阵的能人,将是裹足不前。

事实证明,沈少陵对吴三桂可是“愚忠”无疑,但他所想做的事却似足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忒也不自量力。斜刺里杀出个徐丹崖,便以雷霆万钧的速度送他回老家,这可怪得谁来?

其后,清军如同狂风扫落叶的态势控制了全城,迅速稳定了人心,宣告历经数月的时光终于拿下了攸县。

清理战场遗迹中,挖开填平护城河的沙土,费尽工夫,兀自寻不着那两颗为八门九星大阵影响而失灵未爆的炮弹。众人在讶异之余,几乎是一面倒地认为,那两颗炮弹肯定早便烟消云散了。

次日,探马来报:靖南王耿精忠已于十月中旬接受朝廷的招抚,再次投降清廷。

原来,在耿精忠倡兵叛清的起始,内部便不能协调统一,埋下了无法持久作战的隐患,一遇进展阻滞绝对会坏事。其次是台湾的郑经没按耿精忠原先请求的师取金陵或是攻拔天津掐断清军的粮道,或是统军配合耿军水陆合战攻占江、浙两省的行动,反是自作主张,占领泉州、澄州、兴化、邵武、汀州、潮州、惠州各府,变相地吞食耿藩大后方,挖耿藩的后脚墙,本来耿藩的墙脚就不大稳固,哪经得起几番挖撬呢?再其次,是随着战事的推展,有利的形势已然悄悄倾向了清廷,吴藩自己也有自顾不暇的情况,又岂有余力提供耿藩粮秣、兵刃、甲胄等等物资,让耿藩被困在后源难以为继的境地中。最后是清军平叛的实力,以及人心向背,在李光地、陈梦雷等土生土长福建有识之士的暗助下,清军在康亲王统领下攻拔仙霞岭、进据浦城县,便可夯定平耿大局;继而收复建宁、延平诸府,更像将刀刃指着耿精忠的咽喉。

面对这种种不利的窘境,耿精忠自知陷入众叛亲离的暮境里,无力也无心再与天兵对抗,遂向朝廷输表投诚,亲迎康亲王入福州,福建平叛已成定局。康熙下谕,着耿精忠率所部襄助清军,征剿妄想坐收渔利的郑军,图功赎罪。

同时,康熙敕谕各省王、贝勒、大将军、将军、总督、巡抚、提督等,具体推行“剿抚并行”的策略,实质是更多倾向招抚为先,因招抚侧重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尽可能减少攻伐杀伤,甚合天道。

三藩叛变,使大清半壁江山沦陷,曾使清廷极有灭国的祸难,时至今日,耿藩归降举正,可以说是去了吴三桂的一条大腿,展望战局发展,取得最终的平叛固然不是伸手可触的时候,却也不是相隔太过遥远的事,天下有望达至真正的和平安稳,谁不同乐?全城军民雀悦欢呼,炮仗声响不绝于耳。

段志鹏眼望大雪停止后满眼纯白的山陵林原,自感心无杂尘,好生心怡神宁,问道:“四师弟,瞧你眉梢弯皱,一副愁然不乐的样子,是否仍在为雍师叔的死存有解不开的心结?”

熊志契低叹了声,嘶哑嗓音道:“正如师哥所言,小弟能坦然得了么?”

段志鹏凝视着他,俊眼内闪耀无穷无际的智慧华彩,肃然道:“有道是两害相较取其轻者,两利相较取其重者。说起来,你比为兄更能掌握道家道义的精髓,须信天道才为准绳,须懂取舍之道,处事又何须过度执着世人的谬见?相信师父、相信你自己,认定了人生之路便顶风冒雪的走下去,否则如何完成师父托付予你的遗命?”

熊志契缓而有力地颔首,心想道:“师哥此席话深切事理,可我怎么就没法儿永久保持这份心境呀?”忆起在激战雍烈的最后关头,十分清晰地感受到师尊紧紧叮嘱的“遇佛杀佛、遇神杀神”的箴义,那一时刻的自己真的能够放开手脚大干任何事,何以一经放松下来时,偏就提不起那股“狠性”呢?莫非是自己天性如此抑或是自己过于窝囊没用?天才晓得吧!

到了第四日,局势完全明朗化了,所有的事务俱能有序的运转,全军再度踏上征程。

*****

行经一天,巳牌天时,大军正在左峙危峰、右临巨湖间的夹道行进。幡幢鲜明,队列有序,步伐整齐,不愧是一支横扫战场的劲旅。

金乌足迹可见,却是暗昧不清,好像是给水雾浸泡着。天穹灰沉沉的,云层厚重,怕就快又有一场暴雪披撒人间。环目四周,山峦、乔木无不穿上淡白素装,予人一种无垢无尘的超俗感觉;那巨湖的湖水并没有冷结成冰,色泽一片深绿,人虽没有浸入湖去泡上一泡,却也能隐约感觉出这水比平时更要彻寒刺骨。

忽然,行军步调出现干扰,前军军旗不再前移,摆明是出了事故,在诸人心湖中就像投下了一块盘大石下去,荡乱了心绪。

没过半会儿,便见传信兵骤马赶了上来。

穆占两道粗眉皱个紧绷绷的,寒霜覆面,沉声问道:“又出了什么变故?”

传信兵禀道:“是那晃氏姐妹又来了,口口声声指明要熊大人去见她们。小人们因未得大帅和熊大人的明示,所以不敢独断妄为。”

对他“不敢独断妄为”六个字,旁人都是听个心领神会:其一确如他所说的,晃氏姐妹指名来见,在没征求主帅和熊志契指示之前,谁敢冒头理会?其二是晓得她姐妹俩的手段,绝非好惹的;其三是大众怜花惜玉的心思,对着这一对如花娇、如玉润的姐妹花,谁能狠起那个心摧毁?不过他们均有个想法,一旦主帅下令扑杀,不管自己有多畏惧或是怜惜,势将奉令执行,以惊涛骇浪的势头来个摧花碎玉。

耳闻晃洛洛和晃澜澜再来寻仇,熊志契就感头大如斗、心弦剧跳,一时半会竟然平复不过情绪。

在旁看他此状的洪洁瑜哼声道:“她俩怎么还不死心呀?”

颜志悫爽然笑道:“怕她们什么了?她们想寻仇,可我们又岂是好惹的?”

穆占甚是同意此话,含笑对熊志契道:“仍是跟上回一个样,便由熊大人你去打发她们走得了。”

只听段志鹏道:“不妥!”

各人傻眼齐望着他,揣测不透他何有此言。

段志鹏淡定道:“关于四师弟超元武艺上的高深,她姐妹俩理应摸清摸透了,难不成在这短短数个月的时光里,她们便能练成天人合体的本领?断无这个可能性!所以说,她们既敢光明正大地再度寻仇,准是有所凭恃,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必为她们所乘。”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