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燎传> 《燎传》第一章:胡亥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燎传》第一章:胡亥 3(1 / 1)

子婴道:“长史快快请起,婴虽非军中之人,但是报国杀敌之心不在列位之下。我这就去咸阳宫面见君上,为章将军解难!”

司马欣道:“公子,赵高欺瞒君上,图谋不诡。此人对我多有疑心,咸阳已不可再留,我现下出了长史府,就要离开咸阳。公子,务必见到君上,以解我等冤屈!”

子婴看着司马欣收拾行囊,两人一道出了长史府。司马欣刚一上马,就催急出城。与其说是策马出城,不如说是逃命狂奔。子婴心下忐忑不安,他既为河北战事忧虑,又赵高乱政而愤慨。他和侍卫们来到咸阳宫,谁知还未踏过宫门门槛,就被一群卫士给告知君上不见朝臣,若有政事,转道相府咨议。子婴禀明公族身份,卫士又道:“秦国公族亦不相见,更加不许公族子弟私议朝政,违令者以连坐之令处之。”

子婴长叹一声,终于离开了咸阳宫,回到府上,从此闭门不出。

且说那司马欣与子婴分别之后便从咸阳出,由于担心赵高迫害,故意不走原道。然而,司马欣所忧虑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赵高在其走后,立刻让阎乐带领人马尾随追杀。就当司马欣择道而亡去之时,咸阳太尉府的使者已经抵达了章邯在棘原扎下的军营。

巨鹿之战时,章邯所率的秦军遭到惨败。不得不退守到漳河一带。以河内郡,河东郡,三川郡三郡作为依靠,将此三郡连为一线,输死抵抗着诸侯联军。秦军与诸侯军之间的战事异常激烈艰苦。这一仗,一直从秦二世三年一月打到七月。足足打了半年之久。打到后来,两军各自乏力,而章邯决定以固守出击的战术与联军作战。而这驻扎休整的地点,就在棘原。

棘原在黄河与漳河之间,章邯背食敖仓作为后援,敖仓,是秦国在荥阳敖山设置的一处重要的粮仓。地处黄河与济水分流之处。章邯一部通过黄河古道运转粮食,故而存粮甚多。章邯驻扎棘原,营造工事,建筑壁垒。期间章邯数次率部前去拯救被围困的王离部队,章邯与秦王政时代的旧大臣多有交情,他和王离虽然在战争指挥上多有意见,但是章邯毕竟是秦国不多的,正直和忠诚的将领。他不能坐视友军被如狼似虎的诸侯联军所吞没。章邯就在这块鬼哭狼嚎,埋尸无数的故赵大地之上,与叛军大小百战。他救出友军,所部也伤亡殆尽;他和叛军拉锯作战,艰苦卓绝,靠的是作为秦国军人的那一腔炙热的鲜血。秦之英烈,见之泣之。章邯此刻化身为大秦最后一根支柱,支撑着大秦这摇摇欲坠万里江山。

此时章邯正在与左右将士布置军务,不想刚说上话,一名持着皇帝符节的使者未经通报就闯入了中军大营。

章邯已有数日未曾合眼休息,他和众将见到使者来访,立刻站起身子率部迎接。

那使者见了章邯,便道:“章少府,君上命我前来询问前方战事,你不得隐瞒,需如实报来。”

章邯和左右互相一看,他道:“吕长史,末将已派遣司马欣前往咸阳面见君上。不知君使可有见到司马欣?”

“什么司马欣!吾问前方战事,岂有闲心顾问他人耳?”这使者怒目而视,气势逼人。

这咄咄逼人,态度傲慢的使者,姓吕名彦,是咸阳太尉府长史。管辖府内诸曹。亦为赵高亲信。李斯之时,赵高为秦国太尉,掌天下一国之兵马事。这吕彦投入赵高门下已久,曾为赵高府下辞曹。赵高谗杀李斯之后,升为中丞相,总领百官。而吕彦亦升为长史。他持天子符节而来,实则是受赵高之命前来问责章邯。

章邯额头一热,慌忙拜下去道:“长史,还容末将道来。”章邯在秦廷的官职是九卿之一的少府。在外则是统领骊山大军的将军。论官职之高低,章邯之位远高于吕彦。但是吕彦持天子符节,气焰滔天,军中诸将不得不忍气吞声。

他请吕彦走近兵案,章邯指着地图说道:“吕长史请看,此地是为我军驻地棘原。而此河流名唤漳水。眼下,我部在棘原屯粮待命,而楚军在漳水驻扎。先前巨鹿一战,王离的九原军马几是全军覆没。末将率军救援不利,我部人马折损甚多。”章邯说到这里,轻叹一声,又道:“河北一带的大秦军马,就剩下末将这骊山一部了。”

吕彦瞥了一眼地图,质问道:“章少府,那你可有什么良策退敌?”

章邯道:“君使听我一言。我已派出斥候探明,楚军与我部打到今日,已兵马不足,粮秣不继。只要我军固守不出,不下百日,楚军定然粮尽兵退。这楚军在漳水按兵不动,也无法击破我棘原大营。加之诸侯叛军皆不服楚军一国独大,其内部人心不齐,将帅失和。末将已定下退敌之策,待楚军粮尽,我部便挥师杀出,定能在漳水一岸彻底击垮楚军,平定叛乱!”

章邯一说完,众将皆称善。然而,这长史吕彦却勃然大怒。他忽然拿出胡亥的符节,重重置放在案上,指着章邯说道:“章少府,你忘了君上先前问责之事么!”

章邯见到符节,急忙拜下说道:“臣章邯。。不敢忘君上督促之责。”

吕彦冷笑道:“在下替君上出使河北,就是要来提醒章少府,固守不战,延误战机,此乃重罪!既然少府已经探明楚军底细,何不现在就挥师而出,将贼盗剿灭平定叛乱!”

章邯恳求道:“长史,并非邯不愿出战。楚军新帅驭兵有方擅长兵法,九原大军与之数战不利而大溃,我部现下师老兵疲,士气低下,急需要修整再战。现我军粮秣可支持数月,这期间只要耗到楚军粮尽,就能。。”

“章邯!你言语多重贼将,可是有心通敌,诓骗君上!”吕彦粗暴地打断章邯的进言,他逼迫章邯章邯出兵:“方才是你章邯亲口曾言楚军粮秣不济,诸侯不合。你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章邯再谏:“长史,兵家大事,关系社稷之存亡。如今楚军虽处下风,但是胜在兵将悍勇,士气高昂。我部人马贸然出击,只会受到诸侯叛军围攻而败,章邯为一军之将,怎能让部下白白送死?”

“章邯,休要再说!”吕彦拿起符节说道:“君上有命,章邯若是据守不出,则夺其兵符,由我指挥诸军!”吕彦说罢,拿出一卷文书摔在众人面前,众将捡拾起来一看,的确是秦二世的手谕,最后还留有二世的皇帝印玺。章邯长叹一声,他刚要交出虎符,都尉董翳劝阻道:“少府,万万不能交出虎符!”

“将军!千万不能交了符印。且让我等率军死战!”众将一时高声请战。吕彦脸色一变,他心想:“章邯在军中素有威望,此时若不交出兵符,那接下去就难办了。”

正思索着,少府章邯却道:“既然君上要臣下出战,章邯既为统帅,忠效大秦,定不负君命!”

吕彦没想到章邯仍然按令行事,他心中窃喜:“章邯忠心秦国,看来是仍然畏惧二世治其战败之罪。”只见诸将分为两队,章邯发出军令。骊山军马分为三军,前军聚集点兵,准备军械,要渡过漳河奇袭楚军;后军留下老弱病残孕以作后备,而中军则坐镇棘原,统帅三军。章邯调度完毕,对吕彦说道:“长史还请入帐,明日破晓,都尉董翳率前军三万先打头阵,骑兵掩护,奇袭楚军!届时还请长史随我中军坐镇,以观阵前厮杀!”

吕彦颇为轻蔑地看着章邯,他收起符节,说道:“此节代君上传命,尔等为我大秦部将,战场杀敌,休要畏战不前!”

侍卫送走吕彦,董翳立刻上前问道:“少府,这。明日真是要率军出击么?”

章邯点点头,无奈说道:“此为君命,我不得违抗。”

董翳道:“少府,楚军与我部对峙多时,现在攻杀出去,岂不是坏了先前的部署!”

章邯道:“我若不出兵与楚军作战,这骊山一军的兵权就会被吕彦夺去,诸位是要受他节制,还是为大秦死战?”

章邯说到这里,诸将一时默默无语。章邯望着辕门,幽幽说道:“吕彦并非军中之人,怎明白将兵打仗之事?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骊山军马为大秦驰骋四方,剿平乱匪,如今与楚之项籍一战,终究是无法避免。我意原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待到贼兵粮尽而退,再图厮杀,怎奈君上猜忌,小人作梗!直是坏我等大事也!”

诸将一起拜下说道:“我等愿为将军出战,为大秦死战!”

章邯伸出双臂道:“诸位快快请起!章邯受君王之恩,得以统帅三军出征平叛。巨鹿一战,未能及时救援友军,我已悔之不堪。你我皆为大秦之将,既然君命已到,唯有戮力死战,方能报销国家矣!”

诸将此时纷纷拔出佩剑,共击案几,皆道:“我等愿受章将军调遣,上阵杀敌,救我大秦!万死不辞!”

是夜,章邯开始调度人马以作准备,正当三军紧张整备之时,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辕门,直冲中军大帐,章邯与侍卫一看,眼前这浑身污血的来人正是长史司马欣!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