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有理有理!好个明事理的孩子!”白老爷乐开了怀,对老家人直挥手,“老奴才,还楞站着干什么,难道要我赏你些什么吗?还不快带小姐收拾收拾,快去快回!”
“咳咳,老奴是高兴地糊涂了,这就去,这就去,”把二小姐带出门外,还忍不住折返回来说些恭喜话:“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白老爷若有所思骂道:“好小子!”
老家人年纪大,脑子反应慢,以为白老爷说他,边往外走心里边犯嘀咕:“我年纪比你大,怎的就成了好小子?”却不知白老爷赞儿子有眼光。
齐红玉经过一番梳洗打扮,果然乖巧伶俐,明艳动人,百里挑一,细一了解,还写得一手好字,读得一些诗书,白老爷更加喜爱,视若掌上明珠。看看齐红玉,再看看白元通,小鼻子小脸小眼睛,心里有所不安,为了增进二小感情,白老爷把儿子留下来多陪陪齐红玉,他想两人相处时间一长,看顺眼了,也就没什么般配不般配,委屈不委屈的了,却不知有缘千里来相会,二小心里无疙瘩可解。
齐红玉人在白府,心却在家人那里,强颜欢笑,却掩饰不了眉宇间一抹忧伤,那是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白元通为排解她心头忧思,也为讨她欢喜,决定带她上浮山游玩。一禀明父亲,白老爷应允,并吩咐老家人白起随行照应。
浮山虽近在咫尺,抬脚就能上,白元通却从未上马游玩过,可能是前身呆在浮山太久,玩腻了不大感兴趣,但为了齐红玉,他还是热情不减,兴奋异常,每到一处都眉飞色舞,喋喋不休讲解,如数家珍,好像故地重游,这令他自己也感觉到不可思议,老家人白起也觉费解。他生在浮山,住浮山几十年,对浮山景观大致了解不差,却也说不出这么多头头道道来。
浮山号称“千年摩崖文化,万古地质奇观,”三十六洞七十二崖争奇斗巧,千年摩崖文化指历代都有石刻文化遗存,有中国第一文山美誉,它也曾是千年佛教胜地,不知何因衰落,只留下一座小庙还是华佗庙,掩映在山旮旯树丛中。
“他为我煞费苦心,我并不能在把悲苦留在脸上,让他瞅着扫兴,”乖巧懂事齐红玉想着就积极参与到游山玩水之中。待到踏上浮山之巅,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齐红玉心里释然,三人游到山巅南面,遥见山下有一座庙宇,齐红玉得知是华佗庙,就动了要到华佗庙进香之心,祈求神医华佗菩萨保佑父亲身体健康,一家人幸福平安,恰巧明天就是十五,是进香之日。
华佗庙很小,相传神医华佗曾到浮山观光采药,留下一个脚印坑,坑中水病人喝了就能祛病。不过脚印坑已无迹可寻,乡人为了纪念神医华佗,才修建这座小庙,每逢初一十五华佗菩萨巡山归位之时,就有人到庙里烧香祷拜,祈求华佗菩萨祛病消灾。庙里只有一名和尚,最多时也只有两名,一向由九华山派住,现任霍和尚却是个例外。霍和尚本地人,会些拳脚功夫,年轻时做事荒唐,苦死了老婆儿子,心灰意冷再加上走投无路,才赖到华佗庙做了和尚,并未正式剃度。因他人懒食量大,别的和尚难以和他相处,因此九华山已有多年没有派遣,霍和尚就成了庙里唯一和尚。
为了表示诚意,在老家人白起和白元通陪同下,第二天一大早齐红玉就到庙里去进香。来到山门前,见霍和尚在锻炼拳脚功夫,霍和尚是个大懒虫,平时难得起早,因为今天是十五有香客阿狸进香才起的大早,而且心血来潮,忽然捡起了生疏的拳脚功夫在山门前演练,见齐红玉三人来到都不收手,更加卖弄,把拳脚使的乌七八糟的呼呼山响。齐红玉三人哪里识得了好坏,以为遇到了高人,开了眼了。齐红玉见霍和尚身材魁梧,武艺高强,更是触痛了心,心想:“父亲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遇事毫无反抗能力,才遭此不幸,我何不教元通哥哥也学些本领,一来强身健体,二来可防身自卫。
进完香,回家路上齐红玉把想法跟白元通一说,正中白元通下怀,他早就寻思着,“父亲老是瞧不起我,红妹又生的千娇百媚,我何不拜和尚为师,学些本领,一则让父亲刮目相看,二则在红妹面前也添些光彩!”
二人回到家里把想法跟白老爷一提,白老爷也很赞同,店铺晚些去也不要紧,学点拳脚功夫强身健体也算得上是正事,就封了两百两银子作拜师之礼,让儿子拜霍和尚为师。那霍和尚是绣花枕头草包一个,他收白元通为徒,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和大户人家攀些交情,增添些体面,二是赚些小恩小惠贴补开支。白元通天生是学武的料,十分勤奋,又经常带些小礼孝敬霍和尚,很快把霍和尚七零八碎的三脚猫功夫学了个精光,霍和尚已是江郎才尽教无可教了,他还是紧紧缠住不放。
霍和尚被迫无奈,为求挣脱之计,只得以实情相告:“我所学有限,可以说九牛一毛不存,又荒了这些年,只能作为你启蒙教师,教你什么是弓马虚步,助你活动开手脚爱哦,你学武天份颇高,要想学有所成,得另投名师。”
“名师何来?”白元通黯然神伤,霍和尚瞧着心中不忍,想这小子确是一块练武好材料,把我教的鸡零狗碎学的有模有样,我何不点拨拾掇于他,他若有志,定能有所成就,也不荒废了一块好材料,于是道:“你大可不必灰心,少林、武当、峨眉为武林中三大泰山北斗,你选一处去投,定能成就你练武心愿。”
白元通一毛头小子江湖事闻所未闻,不由好奇道:“何为少林、武当、峨眉,请师父一一细说分明。”
霍和尚道:“少林乃河南嵩山少林寺,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武当乃湖北武当,路也近,是个道观所在,武当剑法闻名遐迩,与少林派武功并驾齐驱,威震江湖。峨眉地处四川,路途遥远,山上乃尼姑庵所在是女人天下,可不做考虑。”
白元通听罢,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师父说来说去,不是和尚便是道士,这两处我都去不得。”
霍和尚不解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白元通道:“我要是做了和尚道士,将来还怎么跟红妹成亲?!”
霍和尚笑了:“你有所不知,少林武当也收俗家弟子,何况道士不攀婚姻,俗家弟子更不用说了。”
白元通道:“做假和尚都不行,不好听,还是上武当山的好,武当剑也好听,学成武当剑法,仗剑行天下,做一个天大的英雄,才能配得起红妹。英雄配美人,才畅快心意,多谢师父指点迷津!”
白元通谢别霍和尚,兴冲冲跑回家知会父亲,希望征得父亲同意,他说:“霍师傅教的功夫有限,孩儿想出去走走,请父亲允许。”
这些时日白老爷留心观察二人近况,那齐红玉在大家关爱下,天天发生变化,她本来就有模样有教养,生活一踏实下来,变得跟小仙女似的,常常小鸟依人似的和白元通套近乎,搞得白元通自惭形秽,经常有意无意躲着她,只顾埋头苦练功夫,希望从功夫里找得心里平衡,但是越找越没用自信。这一切白老爷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白老爷打算尽快把白元通送到铺子里去锻炼成长,现在白元通一说,他错会其意,道:“为父正要和你谈这事儿。为父年事已高,不能跟你一辈子,虽然有些家业留给你兄弟二人,但不会营生终究还是要坐吃山空,将来怎么能够养活家小?你能自己提出来,为父很是欣慰。”
白元通道:“父亲您听差了,孩儿不想学做营生,孩儿对此不感兴趣,孩儿想上武当山学剑,做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
白老爷吃了一惊,讶异的望着儿子,但他并不感到惊奇。从白元通凛凛似有神光的眼神中,看到了儿子的坚定决心,想到了当年朱重八兄弟异相,也不知道朱重八兄弟现在咋样了,事不关已则心安,关心则心乱。当年朱重八兄弟志向高远,闯荡江湖,那是别人家的孩子。理所应当,没有什么不妥,轮到自己孩子以身涉险,白老爷说什么也放心不下,白老爷沉吟半响,道:“虽然战乱不休,沿江一带早已设官活民,世道还算平静,然而江湖远,人心叵测,你小小年纪,从未出过远门,如何经历起这世道艰辛,依为父的意思,不如学做营生,多读些文章,做一个高明绅士,与红儿相守。人生如白驹过隙,眨眼云烟,何必以身犯险,再生枝节。”
白元通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请父亲大人容我慢慢将来。想我中华文化,唐诗宋词何等辉煌成就,泱泱大汉民族何等富足繁荣,到头来还不是任由他人宰割欺凌,究其原因还不是民弱之故,文章写得再好,读书读得再高,在这弱肉强食人世间,想做一个高明绅士,也难善其终。红妹父亲就是一个例子,况且红妹生的千娇百媚,孩儿若不学成盖世武功,又何能自保?又何能保得与红妹相守终老。请父亲容我去学个三年五载,再回家来学做营生,再读诗书不迟!”
白老爷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那也令人无法可想,不过小心做人,谨慎处事,倒也可以安然无恙,强似山高路远无十分把握,长途跋涉。”
白元通道:“父亲说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父亲不必多说,孩儿志在必得,父亲同意是去,不同意也是去,非去不可。”
白老爷道:“你这样意气用事,不但为父放心不下,红儿也不会同意。”
“女儿同意,”齐红玉忽然现身,看看白元通,又看看白老爷,道:“哥哥不是寻常人,看他眼神就能知道,若硬要阻挡,哥哥会憋屈坏的,何不放手让他一闯。”
白老爷道:“放手很容易,若一去不回,那便如何是好?”
齐红玉道:“那怎么回呢,哥哥答应女儿孝敬父母,要照顾女儿一辈子,决不食言,再则哥哥对父亲您很孝顺的,一旦本领学到手,就是有千山万水阻隔,也阻断不了父子之情,哥哥你说是不是?”
白元通大声道:“不错!孩儿只要学到本领,别无他求,是当回家和红妹一起孝敬侍奉父亲大人。”
白老爷点点头,终于松口道:“你既决心一下,你二人又有情有义,为父我无话可说,有道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又古语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为父给你五年时间,学不成是你天份不够,或者不够上心,怎么着都不是练武材料,再不可强求。到时你得一定回家,那时你十九岁,红儿十六岁,为父给你二人完婚,你记下了吗?”
白元通兴奋道:“孩儿记下了,不管学的咋样,到时孩儿一定回家,父亲尽管放心就是了,多谢父亲成全。”
白老爷忽而又道:“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在为父眼里,你一向胆小怕事,没有多大出息,光有决心不能成事,为父要考量一下你的胆量勇气,看你有无资格踏上江湖路。”
白元通道:“不知父亲要怎样考量孩儿?孩儿一定照办!”
白老爷道:“傍晚时分,我差人在棋盘石、滴水洞各放一信物,你三更时去取,四更时分取回,一刻也不可耽误,你敢去吗?”
白元通道:“孩儿遵命,无有不敢!”白老爷心想,夜深人静,空山寂寂,就是一胆大成年人都望而生畏,你一个小孩,我让你三更动身,你越想越怕,哪里还敢动身,你若真能取回那是天意,白老爷办事谨慎,成心考虑白元通。吃过晚饭,一面差人去放信物,一面把白元通锁于房中。三更一到放出白元通,白元通说声:“孩儿去也!”一头扎入暗夜中,白老爷急道:“你若怕时,不要逞能!”哪里还有人应声。四更才到,白元通拿到信物返回家中,白老爷心里大喜:“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倒是我小瞧了他。”
白老爷道:“好小子,知道为父为啥让你三更去取,四更得回来吗?”
白元通道:“父亲考量孩儿胆色和脚力,孩儿一路飞奔而去,飞奔而回。”
白老爷道:“对极,这叫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你此去需多带盘缠,得时时在意,处处小心。少说话,少停留,这叫来无影,去无踪,别人就摸不清你路数,你就多一分安全。”当下把要注意事项,千叮咛万嘱咐。
白元通唯唯诺诺:“父亲大人教诲,孩儿一一牢记于心。”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