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教授点了点头,说:“联系到你刚才所问的问题,你会想到什么?”
刚才我问的是: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将人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力量到达顶端。内心一顿,难道说,要将人也置于生死边沿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当然,还要人本身拥有强大的素质。
白教授脸上又露出了那种让我毛骨耸然的笑,他显然知道我明白过来了。
“你很聪明!”他说。
只是一个道理而已,直接说出来就行了,有必要弄死这么多青蛙来说明吗?做医生不但冷血,还爱处处实践。
我对吴缓的印象分一降再降,哪天她做了谁的女人,如果她正在研究男人一天最多能做多少次爱,那么……
白教授脸色严肃地说:“如果要将人的潜能最大的发挥出来,首先需要两点。一、必须最大限度地刺激当事人,这种刺激可以是心灵创伤,也可以是**创伤,也可以是生命威胁。二、当事人身体内要蕴含着强大的潜能。一只蚂蚁背起一只大象,那是天荒夜谈,但一只蚂蚁背起一只甲壳虫,却是可能的。还有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当事人身体的承受有一个极限,如果刺激过度,超出身体负荷,后果会十分严重。”
白教授举了个例子:“早阵子有一个报道,一个老妇人为了救起被小汽车砸住的孙子,居然双手掀起那辆小汽车,但是事后,老妇人莫名其妙死亡。解剖的结果是:心力交悴而死。”
我也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感觉非常不可思议,还以为是报社在胡吹。原来是真的。
白教授问道:“你明白过来了吗?”
我点点头,但仍然不十分明白这个实验的结论和我提出的问题之间的联系,看来要回去好好消化才行。
白教授见我点头,再抽出桌子下的酒瓶再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下面,我再跟你说一个很著名的实验。”
又是著名的实验!幸好他用的是“说”而不是用,不然又有多少生物遭殃。
白教授说起实验来,十分投入,再不理会我的反应,长篇大论起来:“这个著名的实验就是条件反射理论。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他通过研究狗产生唾液的种种方式揭示了一些学习行为的本质。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时淌口水,或者说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反射,巴甫洛夫还观察到,较老的狗一看到食物就淌口水,而不必尝到食物的刺激,也就是说,单是视觉就可以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此后,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吃肉之前总是按峰鸣器。于是,这声音就如同让狗看到肉一样,也会使他们流下口水,即使峰鸣器响过后没有食物,亦如此。巴甫洛夫从试验中得出,几种不同的刺激都能跟峰鸣器一样起同样的反应。例如,不论是打铃还是轻微的点击,只要与食物结合起来,就会使狗“遵命”流口水。巴甫洛夫把这种非本能的反应称作“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给狗喂食的同时吹哨子。重复多次以后,狗一听到哨声就分泌唾液,不过狗对各种哨声――响亮的,微弱的,高音的,低音的都起同样的反应,不同的哨音在他们听起来没有什么区别。然后,巴甫洛夫使用几种哨子,但是只吹一个特定的哨子才给肉吃。不久,这些狗就只对给他们带来食物的哨子声有反应了。巴甫洛夫称食物是无条件刺激,而铃声则是条件刺激。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无条件反射,是狗天生就有的;而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乃是条件反射,是根本不存在的,连续处理后才学到的。”
白教授见我一动不动,不知是听出神了还是听麻木了,呆若木鸡。
“条件反射就是: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即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
“条件反射有几个特点。一、条件反射是后天性的,可断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二、条件反射不用一直……
“牧海,你听明白了吗?”
哦!听明白才怪,你以为我是你那些傻研究生啊!
“这个,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
我根本不敢说自己全都听不懂,刚才水煮青蛙还好了解一些,条件反射,什么屁东东。
“你明白这个两个实验,就能得出我给你的答案了。”白教授没再说下去,也没有明白白告诉我,要让我自己去理解。
做医生都爱拐弯抹角,我对吴缓……拐弯抹角抹角好像不是医生的专利,差点又降了吴缓的分数。
我叹了口气,为了提高自己的力量,只好回去查查资料,垫高枕头好好想想。
“天晚了,我先回去了。”我忙向白教授告辞,免得他又想个什么著名实验出来,那比听和尚念半天经还难受。
还没听到批准,我就溜之大吉,跑得比兔子还快。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