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王尔牛送来了孙壹要的少年队。
王尔牛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是比杨日天强那么一点点。因为孙壹要的匠作队,杨日天征集到了一个人。而少年队,王尔牛收集了五个,外加两个。
外加的两个,是因为根本不到年龄。孙壹原本要求是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少年,这个年纪的孩子学习东西快,而且经过几年的教育,很快就可以投入到岗位上。
最小的一个孩子孙壹认识,是正儿。
另一个看上去只比正儿大一点点,瘦的好象只要一阵风,就能刮倒。
其它五个孩子个头要大一些,但一眼就知道长期营养不良。
王尔牛解释,其实这几个孩子都是流浪在营里的孤儿。
有父母的孩子,十一二岁也是个劳力了,要分田地了,家里都不愿意把孩子放出来。一家五十亩地,不是个轻省活。如果孩子只剩了一个单亲,无论是男子三十亩还是女子二十亩,负担就更重了。而且,十几岁的孩子,现在也要每天像个大人一样,天一亮就去搞吃的,一直忙到晚上。
孙壹好奇,十一二的孩子,能搞什么吃的?
二牛说:“营里的老少,每天就只做一件事,就是找吃的。别看十几岁的孩子,每天也可以出去挖野菜、采嫩叶;尤其是男孩子,还可以结伙走远一点,去捡野鸡蛋。每家其实都指望着这些当口粮呢。”
二牛一指两个小一点的,“这两个不够年纪,可是非要跟着来。”
孙壹看向小小的正儿,说:“正儿,我记得你。你多大了?”
正儿马上回答:”回哥的话,十二了。”
孙壹笑了,怎么可能有十二岁,七八岁最多了。这孩子是怕自己不要他。
孙壹又问另一个小的,”你多大了?“
孩子胆怯地回答,”十岁。”
接着又说,“我能干活,我吃的可少了。”
“你叫什么?”
“我叫英子。”
“父母呢?”
孩子摇摇头,不知道是父母没了,还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
王尔牛插话:“这孩子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混在营里了,他不说,都没人知道他叫英子。唉,大人都活不下去,也不知道这些孩子是怎么熬下来的。”
英子眼泪下来了,“爷,不不,哥,你留下我吧,我保证不多吃。”
估计英子也听过孙壹讲故事,要不然英子不会喊自己“哥”。
孙壹听着孩子的保证,心里象被一支针狠狠地扎了一下缩称一团。
“留下、留下、都留下!”孙壹说。
孩子们一个个脏得都看不出肤色,孙壹安排老杨和奶娃带着孩子们到水塘里洗个澡。
几个大孩子扑棱扑棱地跳下水,最小的正儿也小心地淌下了水,唯独英子死活不肯下水,怎么劝都没有,眼泪在英子的眼眶子里直打转,那架势,再劝就要哭出来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