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与明同行> 第76章 三三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三三制(1 / 2)

孙壹正在军营里“阅兵”。

下午杨六郎来请孙壹,这两天他和赵子龙琢磨着孙壹说过的“三三制”,感觉小有所成,明天一早老兵们就要转入生产队了,请孙壹有时间的话去指点指点。

空地上,只见一队士兵成一列纵队正在前进,一声哨响,纵队分成前、中、后三节一边前进向前,一边变成了中、左、右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前面由一名刀牌手引导,之后每个小组迅速地变成一横排五人,后面还坠着一个弓箭手。五人正中,一名士兵端着一柄大叉子,左右两边两人各持一枝长矛,最外侧两人,一个持三眼铳,一个持砍刀和盾牌。弓箭手向“假想敌”发出几箭,前排外侧的三眼铳手模拟了一个点铳的动作,同时五人迅速并排上前。中央的叉子并不出击,只是指定攻击方向,由两侧的两只长矛不时的戳一家伙,刀牌手一边比划着保护队伍的侧翼,一边抽冷子上去挥一下刀。随着队伍前进,三眼铳手放完了三铳,三眼铳也加入了冷兵器进攻的序列,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里挥动。

杨六郎向孙壹解释,这是进攻阵形。接敌的时候成纵队由刀盾手引导,减少对方弓箭的伤害,之后五人一个战斗小组,基本套路是三眼铳先轰一铳,叉子手和长矛手上前杀敌,叉子的作用是制止敌人接近,主要的伤害由长矛手完成,刀牌手负责侧翼掩护和割首级。三铳放过,由三眼铳手负责砸敌人的披甲兵。

又一声哨响,阵型出现变化。

两翼的两个小组突前,中间的小组滞后。

在场内赵子龙的指挥下,中间的小组时而支援左翼,时而支援右翼。

杨六郎解释,这是混战队形。由两翼顶住敌人进攻,由中间的小组左右呼应,形成以多打少,两面夹攻,各个击破。

三声哨响,三个小组回撤,三个五人组并成一个十五人的横队,弓箭手在横队后侧也结成一组,不停地向前方出箭。

杨六郎解释,这是防御阵形,集中弓箭手杀伤接近的敌人,待敌人迫近,三眼铳手放铳,叉子手和长矛手阻敌。

四声哨响,三个小组轮番回撤,每次由一个或两个小组掩护。

最后队伍集结整队,排成一列横队,现场指挥的赵子龙上前请孙壹指点。

孙壹能感觉到杨、赵两位热切的目光。

阵型变化还不是很流畅,但两天之内达到这个水平,孙壹已经很满意了。自己只是大略提了一个三三制的概念,杨赵两位就给具体实施了。说实话,三三制孙壹只知道进攻有进攻三角,防守有防守三角,可那是热兵器时代的战术。而且孙壹提出三三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还要有单独的弓箭手。

五人中以叉子制止敌人接近,明显是受了那夜同马三战斗的启发。2016也有类似的战术,叫“防暴叉”,把恐怖分子先顶住再收拾。

如此阵型,其实孙壹根本看不出好不好,但是手下的积极性首先要保护!

所以孙壹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冲着士兵喊了一个:“好-!”,就象平时看球赛一样。

“好”字一出口,杨、赵二位顿时觉得得到了爷的认可,这两天的辛苦值了。

下来照例要领导讲话,孙壹上前两步,开口刚想说“同志们”立刻觉得不妥。

“弟兄们,你们辛苦了!”

底下当然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也没人立正。

“我代表铁木所有人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多在兵营里留了三天。你们这三天,虽然没有出兵,但是有你们在,贼人就不敢做乱。你们成功地保护了铁木的平稳过渡,成功地保护了父老乡亲!”

孙壹的开场不是士兵们料想的“皇恩浩荡、忠君报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士卒们觉得挺新鲜。

“你们就要转到生产队,我理解你们现在急切的心情。想种地想了几辈子了,终于这一天要来了!就象光棍娶了媳妇一样等不急!

底下有人嘿嘿地笑,爷训话不是听不懂的之乎者也,不光能听懂还讲笑话呢。

“你们到生产队,拿起锄头,但是不要放下刀枪!因为你们还要接着保护父老乡亲!生产队里也要组建民兵了,你们回去要一边务农、一边习武。”

”生产队的民兵,就是咱们铁木的子弟兵。为啥叫子弟兵,因为当兵的都是铁木父老的儿子、兄弟。子弟兵的目的,就是保护铁木里的爹娘和姊妹。有贼人来欺负咱爹娘姊妹,拿起刀枪就和他干!有人损害咱们起誓时约定的权利,拿起刀枪就和他干!”

子弟兵的感念,在现代都滥了,甚至都成了部队里后门兵、亲戚兵的专有名词,但是在明朝边军听来,倍觉新鲜。

“军户当差”、”发配从军“、“当兵吃粮”才是明代边军的主流观念,连边军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爷突然把当兵的地位提升到“子弟”的程度,士卒们觉得脸上有了光彩。

“尽管你们要回去务农,我仍然决定,在你们当中,选择优秀的,授予武散阶!”

“有武散阶,并不是要强留你们在军营。有了武散阶,到了生产队,多教导乡亲们习武,有了战事,领导乡亲们杀贼!”

这话一出,边军一阵骚动。有武散阶,虽说不是差事,可是官身啊!

孙壹呢,是封官封出了甜头。一个武散阶,又不发工资,就能把士兵积极性挑动起来,何乐不为!

“还有,为了感谢你们,今晚,我们去叉鱼,明早让你们提着鱼,风风光光地回生产队!”

孙壹没有全说实话,叉鱼主要是因为要节约粮食。手电的电量有限,要省着用,平时孙壹舍不得。现在有一批职业士兵,组织他们去叉鱼,效率肯定比农民高。

“最后,我教大家唱一支歌!”

边军感觉爷的训话太新鲜了,还要唱戏!

“我唱一句,大家跟着学一句。”

“团--结,就是--力-量!”

士兵唱,“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士兵唱,“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士兵跟着,“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下一句该是“向着法西斯第开火”,不合适,孙壹一转,歌又回到了开头。

“团--结,就是--力-量!”

……

边上,杨六郎一捅贾道士,“道士,团结是啥?”

贾道士想了想,答:“团成一块,结成一体,就是结阵!”

几句歌词,调简单、词也简单,几遍边军就学会了。

孙壹道:“下面还有第二段,我请贾参政来教大家!”

说罢孙壹转向贾道士,着把下面的歌唱了。遇到不合适的词,孙壹就哼哼过去,嘱咐贾道士,他自己填词进去。几遍下来,贾道士表示“没问题!”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