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点头,说道:“安之,我们乾元宗虽然以易经入道,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易经最初起源于谁,起源于何处。不过,易经包含着宇宙中所有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却是确定无疑的,而所有的规律和趋势又无一例外地和我们人类息息相关。
叶荣开篇平平,我姑且边吃边听。
叶荣又道:“单说这六十四卦的顺序,便揭示了人类甚至地球从无到有的一个发展过程。乾坤分别为天地,所以分列第一、二卦。”
我继续胡吃海喝。
叶荣笑道:“安之,为什么屯卦位列第三呢?”
我想了想,含糊道:“不知道。”
叶荣笑道:“屯卦上坎下震,互卦坤、艮。坤艮为陆为山,震为雷为动,地中阳气如雷而动,激发地气,而气遇冷则化水,水将陆地、山岳全部淹没。整个地球就是一片水的世界,你能想像这个画面吗?”
我微微点头,放慢了咀嚼的速度。
叶荣道:“屯卦的卦象,就是地球初成、水陆未分的状态。接着是蒙卦,上艮下坎,互卦震、坤。这个时候山已高出水面,而坤为万物,在震动中有生有成,就形成草木茂盛蓬勃的景象。所以蒙卦的卦象就是地球水陆既分,万物滋长的状态。”
我将嘴里最后一点肉沫咽下,说道:“蒙卦后面是需卦,上坎下乾,互卦兑、离。这也能反应地球的状态吗?不对吧?”
叶荣又伸手在我头上一通乱揉,笑道:“到蒙卦阶段,地球就具备生物存活条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而从需卦开始,各卦卦象便是反应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兑为金,离为火,这阶段人类已能运用金属工具和火种。”
我微微皱眉,一言不发。
叶荣问道:“安之,你有什么问题吗?”
我纳闷道:“人类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吗?”
叶荣脸上难得地出现了一抹尴尬,仿佛一道愉快的春风不幸吹到了一片页岩断涯。
我则比叶荣更尴尬,为自己思维莫名其妙地跳跃和问题本身含金量太低而尴尬。
刚刚听叶荣侃侃而谈,从乾卦到蒙卦,如画卷一样清晰而生动地展示了地球从宇宙中诞生,到海水覆盖整个地球,到地壳运动引起山峰隆起,到渐渐有了植物、生物。这一系列变化而连贯而严谨,自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正因为如此的连贯和严谨,却让我钻了牛角尖。
想到蒙卦展示的万物滋长的画面,我自然就想到了人类的起源,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蒙卦之后应当展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如何诞生的。
但是,我没想到需卦直接展示的就是人类已经拥有兑金离火的阶段,是以没经大脑地就问出一个估计连汤墨书都回答不了的问题。
如果任建在场,他倒是极有可能给我一个反问:你脑子进水了吗?然后再语重心长地给我说教,说易经各卦只是对地球和人类不同时期的展现,而不是一部长达几十亿年的纪录片。
叶荣轻笑一声,仿佛那道春风又从那片页岩断涯弹转而回,说道:“这个问题,等你到了大师父那个境界,或许就有自己的答案。”
我又有些犯懵,觉得叶荣这个回答有些古怪。
按我小从接受的教育,其实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有些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的答案则是否定的。但是,叶荣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却说要到大师父那种境界后才能知道答案。
叶荣是简单地答非所问,还是刻意地避而不答?或者其他?
老神棍似乎有些忍无可忍,伸腿在我腿肚上重重一踹,说道:“先听你师兄说完!哪儿来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
我赶紧向叶荣告声罪,舔着脸请他继续。
讼卦,上乾下坎,互卦离、巽。
叶荣稍稍讲解卦义卦象,我脑中便浮现出百物以兴、舟楫以通的画面,暗叹讼卦之精妙。
讼者,争也。
从需卦的果腹到后来剩余物质的出现,到更多生存需要以外的工具出现,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就是因为有竞争作为动力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