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国杀> 第二章 神来之币——繁华基石帝国纸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神来之币——繁华基石帝国纸币(2 / 2)

走过十五日的路程,便到达了曼城,它是这个古老王国的都城,宏伟壮丽。居民说一种特殊的语言。

据说,这个国家从前受一个富有而有权势的君主的统治。他在临终前,下令在他的坟旁修建两座棱锥形的塔。一座塔全用一寸厚的金片包裹,所以,除了金色外,其它什么也看不见。另一座塔,用同样厚度的银片包裹。塔尖的圆顶上,悬挂着一些金银制的小铃铛,每当微风吹过,就叮当作响。两座塔各高十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华丽的景象。君主的陵墓也同样用金属片包裹,半是金的,半是银的。这是君主为礼敬自己的灵魂而准备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永垂不朽。

大汗决定夺取这座城市,为此他特地派了一位勇敢的军官负责指挥战斗。军队按照自己的习惯,让几个术士或巫师同行,这种人常常大批集中在朝中。当军队进城时,看见这两座锥形塔装饰得如此富丽堂皇,但因为不知道大汗的意思,所以不敢随意加以处置。等到大汗知道这两座塔是为纪念前王而建立时,便下令不准人侵犯它,也不得使它有丝毫的损伤,因为鞑靼人对于有关死者的任何物品,都是十分尊重的。这个国家出产大批的象和美丽的大野牛,此外如赤鹿、黄鹿和其它动物也很多。”

…………

文件还提到了班加剌王国的邻国交趾国:

“交趾国是一个位于东部的王国,由一个君主统治。人民是偶像崇拜者,他们自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并自愿归顺大汗,每年都来进贡,还用他们产的货物换取帝国的纸币。这个君主沉缅于****,约有三百个妻子,而且当他听说哪儿有一个美丽妇人时,还一定要娶她为妻。

该国盛产黄金和多种药材,但由于这是一个内陆的国家,离海很远,所以这些特产都很廉价,几张纸币就能买到一堆。这里象的数量也很多,同时还有其它许多野生动物。

居民以肉、米和乳为食品。他们的酒不是由葡萄酿成的,而是用谷物掺杂一种药材制成的。每个男女的全身都用针纹成各种鸟兽的图案。他们中间有许多专业纹身的人,以在手部、腿部和胸部刺上这些装饰品作为自己唯一的职业。当一种黑色的染料擦在这些刺痕上时,无论是用水或其它东西,都无法洗去。此地无论男女,凡是身上的花纹最丰富的,就被看成是最漂亮的人。”

…………

通过这些文件,我们能看到,在那场新的征服战争中,金人开始大量使用并推广纸币。

在这些战争中,人类货币史上最为伟大的事情正在演进,大金帝国开始大量印刷纸币支付军费。这些印刷品有强大的大金帝国作为后盾,甚至可以使用武力实施推广。在很多地方,一场纸币和传统贵金属货币之间的金战多次上演,最终纸币胜出。人们对这些彩色印花纸片,由一开始的怀疑,到开始小心翼翼的使用,到最后变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就像今天的人们一样,所有人都接受这些纸币了。要知道,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纸币这东西确实是带着用着都方便。

有了纸币,国家和社会层面,经济变得非常容易管理操作,税收成本也下来了。战争和灾难再也为难不了一国的中央政府了,因为这些纸片短时间内就可以无限制大量印刷,国家财政似乎具备了无限的爆发力,足以沉着应对一切突发事件。

事实上,有了纸币才有了国家财政,一个国家的政府才算真是有了自己充分掌控的财权。

在此之前,那是各类地方豪强的财政,中央政府只能对这些多金人士点头哈腰,“土豪,给点真金白银吧?求求您了。”而在有了纸币之后,国家的财政只需要信誉和威严就能轻松维持。

纸币大范围流通必然会使商品和货币的交换流通成本大幅下降,进入A世纪后不久,整个帝国也开始了最繁华的时代。

曾访问过大金帝国腹地的中央大陆商人外交官对那段时间的历史记载如下:

“帝国北部腹地,那些羊人聚居地区的绸缎织造业也很发达,产品由一条经过许多市镇和城堡的河道大批地运往各地销售。人民完全以商业为生。到第十二日晚上便到达了成都府,关于这座城前面已经说过了。从这里走二十日,即到达涿州。再走四日,到达河间府城,但这里属于绿人聚居区,尽管位于羊人聚集的南方。这样就从绿人聚居区的另一方又转回来了。河间府的居民崇拜偶像,对于死者实行火葬。他们是大汗的百姓,使用大汗的纸币,以工商业维持生活。这里的丝产量也很大,并用丝和金丝织造了大量的布匹和精美绝伦的披肩。这座城市在司法上管理着许多城堡和市镇,有一条大河流经城郊,大量的商品由这条河运往大都。因为挖了许多运河,所以这个城与都城水道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沿河继续走三日,就到了一个名叫长芦的城市。

长芦是一个大城,位于帝国南方内陆。这座城曾是跨海征服战争时期的物资转运站,大汗新发行了盖有御玺的纸币在他们中间广为流通。这个城市和邻近的地方用下列的方法生产出大量的盐。这个地区有一种含盐份的土,首先他们将这种土垒成大堆,浇上水,让水渗入土中,吸收其中的盐份,然后将水从水槽中导入一个很大的锅中,这种锅很浅,最深不超过四寸。将水在锅中煮到完全蒸发,剩下的就是盐了。这样制造出的盐颜色雪白,质量优良,可运往各地销售。制盐的人因此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而大汗从盐上也收入了大量的税款,而用于缴纳税款的财物,除了传统的金银,纸币也是可以的。

长芦城出产的盐主要买到南河地区。这个地区出产一种美味的桃子,产量多,果实大,一颗桃重达一磅。居民同样使用大汗的纸币。从长芦到这里有五日路程,途中经过许多城市和城堡,同样也是在大汗的版图之内。它们都是商业发达的地区,从这里征收的税款,数目十分庞大。

这里的地区首府是关州,非常大的一座城市,交通便利。有一条既深且宽的河流经这座城市,所以运输大宗的商品,如丝、药材和其它有价值的物品,十分便利,无法想象那是条人工运河。

这里的市民以工商业为生,各种食物都十分丰富,丝的产量也非常大。有无数花园果园环绕城市四周,并且到处都是美丽的树林和优美的果园,实在是居住的好地方。这座城市在司法上管辖着帝国十一个城市和大市镇。这些都是商业发达、盛产丝的地方。这座城市在被大汗征服之前,曾是它自己的君主的朝廷所在地。

离开关州府,向东走三日,沿途经过许多工商业兴盛的大市镇和要塞。这里盛产鸟兽等猎物,并出产大量的生活必需品。第三日晚上便抵达齐宁。

齐宁是一个雄伟美丽的大城,商品与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周边所产的谷物和小麦的数量一样也很多。这里所有居民似乎都是偶像崇拜者,是大汗的忠诚臣民,热衷于使用纸币。城的南端有一条很深的大河经过,居民将它分成两个支流(运河),一支向东流,一支向西流。河中航行的船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不敢相信。这条河正好供两个省区航运,河中的船舶往来如织,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的商品的船舶的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这里可以用纸币买到一切生活必需品,并用纸币向大汗提供大宗岁入。”

蛮人建立的大金帝国应该是不懂经济的,但大量发行纸币确实是增加了帝国的经济总量。此外,帝国还采取了鼓励通商、减轻商税、保护商道安全、维护商贾资材等等若干配套措施。在大量纸币和这些政策的综合交互作用下,众多的农牧业和手工业产品开始商品化。

在大金帝国,有不少土地所有者不是把土地用于出租给佃户,而是利用土地进行商业性的土地经营,开展类似于西方农场的商品农作物大生产。在这种农庄的高效率生产运作下,大量的棉、麻、丝、茶、糖、粮食等产品被投入市场。就粮食市场而言,不仅在发达的内地,而且在偏远的漠北草原城市和林等地也出现了粮食市场。

由于农业的发展,以及某些对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经济作物种植区的出现,粮食商品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其时,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依赖商品粮食的供给。经过商贾将米粮贩运至缺粮地区,稻米和面粉都有出售。帝国北方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历来依靠南方,每年由大运河或海道转运粮食,其中计划调拨的军粮官粮外,还有数量可观的商品粮。据帝国档案记载人烟已达百万的大都城市民,其食粮依靠粮食市场;自从境内各地纸币通行后,帝国不必悉心安排运粮事宜,只要首都民众的粮食补贴纸币发放到位,自然有各类商人自觉出马高效率解决此事。

除了繁荣了市场,纸币还让帝国财力暴增,行政管理也变得简单。漕运机构也不再需要有任何真金白银性质的漕运支出了,参照各个船队的投标运价印好纸币就是了。有的地方官员认为,税收上缴可有可无,纸币送上去再发回来,实在费事,不如记账。事实上,很多地方也是这样做的,原来是官军保护下的车队转运金银,现在是驿站邮递员一个人一匹马转送账本。

方便了,真的方便了。纸币,真是个好东西。

(下面的文字,请好好看,认真看。谢谢。)

纸币造就了繁荣,尤其是少数发达地区城市的繁华,同时也使得多数地区城乡生活陷入平庸化,成为中心城市的附庸,甚至有些退步。WHY??

因为纸币主要投放于繁华的城市,大面额纸币也更容易聚集在那些城市达官显贵手中。

不发达地区的人民,尤其是农民、矿工这些底层劳力,要得到几张这花花纸片那只能是无比的艰难,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实际收入却没有多少。他们一年辛劳换来的也许只是握在手中毫无重量的百十张纸片。不过按照大金帝国的纸币面额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日收入约100文,1000文为一两),这些人辛苦一年也许只能得到三十几张彩银子(通常指1两当银纸币),这还是不吃不喝才能攒到这个数。

当时的米价400文一石(宋代米价),一石66公升约100市斤米。假设一亩地每年能产1500市斤大米,一个中等农户10亩地,一年总收成15000斤大米只能卖到60两银子,也就是60张彩银子。

城市人想得到这些纸片似乎要容易的多。商人为这几十张纸片付出的也许只是几个小时勾心斗角的交谈,有时甚至能搞掂几百上千张。按照京师的价格,高级交际花美女可能只要一个晚上就能赚到50两,这超过了一家中产农户一年的实际可支配农业收入。

对比可知,纸币制度下,如果使用5两面额的大额纸币,来自于重要大都会城市的十二张纸片就可以轻易换走不发达地区农民一家辛苦一年的收成。而有的城市普通商贾人家每月都可以赚到百十张这种大额纸片。

这里附带说明一下大金国纸币的相关情况(帝国纸币设定):

大金帝国流通纸币分10文、50文、100文、500文、一贯文(1000稳)、五贯文(5000文)六种面额。

其中,10文,50文,为单色钞票;100文和500文为双色套色钞票,500文面额有水印;一贯文和五贯文为多彩色套色印刷彩钞,上印当银一两,当银五两,都带有水印,又称彩银子,彩银票。值得一提的是5000文大面额纸币还采用了夹花线工艺,又被称作花彩银票,彩花银票。

10文尺幅大致相当于人民币一分纸币大小,50文也是。不同在于10文单面印刷,50文是两面印刷的。

100文尺幅相当于80版五毛钱,500文相当于80版一元钱。1000文相当于10元(票面是各路人等站一群那种哦)。5000文的就只有用蓝色的四个老头了。

除了流通纸币,还有政府跟商人结算时使用的大额纸币——当银一锭(当银50两),当银十锭(当银500两)。这种票票的尺幅分别是四个老人头翻一翻,四个老人头翻两番了,每张都有单独的号码,背后还留有官府签字盖章空白处,似乎有几分当今承兑汇票的样子。

亲,你也许会说穿越。其实早在中世纪,制造这些货币就已经没有太多技术难度了,中世纪这种花花纸币就能造出来。顺便科普一下:纸币水印工艺大宋朝就有了,金属丝夹线工艺最早可能出现在埃及官方纸草制文书中。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