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悲伤,此不影响婚约。”
周明艳哭道:
“不忍害君。”
李渊道:
“世俗之说,未必是真的,且不必理它。”
于是,李渊扶周明艳回房,陪着说话,令道宗办理过礼。
次日一早,李渊胸前戴着大红花,众人的吹打弹唱,直往东寨来。周明艳已早早安排手下准备妥当,列队在寨门等候,只李渊一到,便起行往陇西。
不一会儿,李渊来到,见过周世民,即扶周明艳上马,自己也一跃上马,双双率着数千人直往陇西而去。
大队人马晓行夜宿,第十天中午,到达了陇西城外,李渊令人将书信速送与陇西代太守李良然,遂将人马暂留城外,自与明艳、婷儿、道宗、李靖进城,直往府衙而去。到得府衙前,那李良然早率众人在门口等候,见有人过来,乃迎上前,亲热道:
“本人李良然,请问哪一位是国公公子?”
李渊抱拳道:
“小侄李渊有礼。”
李良然上前牵着李渊的手,左看右看,赞叹道:
“多年不见,不想国公得此虎儿。”
于是,李良然乃接李渊等入府衙饮茶,又令人安排随行人员入军营住下,接着又带李渊一行往李家寨认亲,忙得不亦乐乎。晚上与众宗亲聚餐,李渊对李良然道:
“我与周明艳半道订亲,结百年之好,请亚叔为我主持婚礼。”
李良然大喜道:
“此陇西李氏荣光也。”
经过数天的准备,陇西李家寨为李渊和周明艳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后,李良然乃腾空府衙后院,安排新婚夫妇居住。新婚夫妻,自是如胶似漆,夫妻双双或读书,或闲游、或指导李靖、道宗整训队伍,倒也甜蜜快乐,时间很快到了初冬。
一日,忽有人来报代太守有请,于是夫妇双双匆匆往府衙而去。进得大厅,见李良然满脸忧愁。李渊乃问道:
“亚叔何事忧虑?”
李良然道:
“今有一大事,请侄儿决断。”
李良然接着道:
“数年前,有数千异教徒入定西,赶走众军,占据城池,征收香火钱,我等初时曾往讨伐,均不成功,已发展教众数十万,有教兵数万人,我等兵弱,不是对手。现其来使,胁我等入教。如不入教,必兴兵来讨云云。”
李渊问道:
“异教兵多少?”
李良然答道:
“不知。”
李渊又问道:
“教主于何处?教兵训练如何?驻守何地?”
李良然答道:
“均不知。”
李渊道:
“不知彼,无法决断。亚叔且借口要与众人商量,拖延时间,待我等入深定西,了解详情,再作打算。”
于是,李渊乃请李良然暗中多购马匹,筹备粮草,加强士兵训练,为战作准备。次日,自与周明艳、道宗、李靖假装商贩,直往定西探听敌情。到得定西,住入客栈,乃分头到大教堂、军营打探情况,到处察看道路,关口。每晚回来则交换情况。
一日,李渊与周明艳到大教堂对面街道,假摆摊侦敌情,时至中午,正想收摊,忽有一异教徒从教堂内走出,直到李渊摊前,问道:
“有金钱肉卖否?”
李渊答道:
“有,要多少?”
那异教徒道:
“要三十斤。”
周明艳正想从箩筐中搜出,李渊向其连使眼色,对那异教徒笑道:
“此处不多,请与我前往取之,可便宜些给你。”
那异教徒道:
“可也。”
于是,李渊收摊,挑着担子,与周明艳一道,带着那异教徒向人少的地方走去。到得一街岔口,四下无人,周明艳一手抓住那异教徒喉咙,将其拖到街后的林子中,才放开手,低声喝道:
“尔要死要活?”
那异教徒早吓得惊慌失措,答道:
“要活,要活。”
周明艳道:
“要活可以,我问什么,你答什么?有误即死。”
那异教徒连连点头。于是李渊、周明艳详细问明教主在何处、教兵多少、率兵者谁、训练如何、军驻于何处等等,问毕,便一掌将其打死,匆匆挖坑埋了,与李靖、道宗连夜赶路,两天之后回到陇西。李渊对李良然道:
“那异教主不知兵,兵虽多,只驻军营,各关口、城墙把守不严,并不可怕。可假答应其,并请派主事者前来商议,捕杀之。”
于是,李良然乃按照李渊所言,将异教数人骗来杀之。李渊则加强队伍整训,派出探子侦敌动向。数日,忽探子来报,定西异教以龙兴宝为主帅,尽起六万教兵沿着梁家庄、关地湾、通安一线南下。李渊乃率二万陇西兵与自己带来的数千人马到敌必经之地渭河风陵渡渡口南岸与敌对峙。
数日来,小股之敌渡江侦探,均被擒或击毙。一日,李渊在帐中与众将议事。李靖道:
“请率一队过江击敌。”
李渊道:
“不可取。”
道宗道:
“请分兵与我,袭其后方。”
李渊道:
“敌势盛,暂不宜分。”
周明艳道:
“可半渡而击之。”
李渊喜道:
“此计可也。”
于是,李渊乃令大军退后里许扎营。并约定隋军主力由李靖、道宗在营中指挥,自己则与明艳率带来的数千人马到江边山上伏下,待敌过江半,即在山上挥动大旗,两军则一齐冲出。
那龙兴宝经过数天派小股人马过江侦探,发现隋军不再据江而守,以为有机可乘,乃尽率军乘船过江。待过至半,李渊乃在山上将大旗高高举起,猛然挥动。李靖、道宗见大旗挥动,知敌举军过江,于是率全军冲出大营,杀向正在过江的敌军。李渊、周明艳率一队人马也从山上杀下。顿时杀声震天,过江之敌未及布阵,便被冲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那龙兴宝也只得逃过江去。此战,杀敌一万,俘敌万多。那龙兴宝顿时失去两万多人马,只得在江北补充人马,重整军队,再作打算。
次日,李渊乃对李靖、道宗道:
“敌损失大,暂不敢过江,但其必补充兵员再战。今我与明艳率一万人马迅速北上偷袭定西,击其心脏、断其粮草,敌必退,然后可一战而胜。”
李靖、道宗乃率近两万人把守风陵渡口,李渊夫妇则率一万人马西去,从西二十里铺渡江,沿着高塄、大湾、妥家沟迅速北上,第三天,渡过关川河,到达景家店,刚好遇到敌援军数千和大批粮草,李渊挥军出击,一举将其击溃,尽烧敌粮草,收得降卒四千,乃选两千愿从军者编入队伍中。
接着,李渊夫妇继续率军迅速北上,当日深夜到达定西城下,李渊乃亲自架起云梯,率数百人马偷入城中,杀散守门士兵,打开城门。周明艳率大队人马一冲而入,见兵就杀、见异教者就杀。
那定西城虽是异教主所在,亦有三万多人马,但由于异教主不知军事,疏于防备,使隋军如入无人之境,直冲敌军营。那军营突然遇袭,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乱成一团,顿时逃散的逃散,投降的投降。
李渊扫清大营之敌,乃留五千名士兵守两万多降卒,自与明艳率五千士兵直冲大教堂。此时,各异教徒纷纷退入教堂内,多达千人。李渊挥兵猛冲,守教堂之兵纷纷射箭,不得进。李渊乃令士兵收集大量干柴、木板,推至教堂门外,放火烧之。不一会儿,教堂外浓烟滚滚,整个教堂全部起火,里内千多异教徒不断惊叫之声不断,随着火越烧越旺,教堂内的悲惨哀号之声渐渐隐没于这熊熊大火之中。
李渊见之,乃叹息道:
“此全是异教之罪恶也。”
次日,李渊乃尽将两万多降卒编入军中,一面派探子南下探敌情,一面加紧对新编队伍整训。数日之后,李渊得知渭河之敌退回北还,便率三万大军南下,在王家岔一带与敌相遇。明艳对李渊道:
“且扎营再战。”
李渊道:
“两军相遇勇者胜,且敌军败走,后又有追兵,士气低落,可一战而下。”
于是,李渊乃不扎营,指挥大军直扑北还敌军。敌纷纷溃逃。此时,却见敌帅旗出,乃敌主帅龙兴宝率大队人马冲杀过来。李渊当先、明艳在后,拍马迎头而上,直取中军。顿时,李渊冲到,挥动长枪直刺向那龙兴宝面门。龙兴宝大刀猛扫,将李渊长枪挡开。不想明艳紧跟着冲到,挥抢朝龙兴宝喉咙猛刺。那龙兴宝完全未防,当场被刺穿喉咙,跌在下马。此时,李清、道宗也率军杀到,两面夹击,全歼敌军。至此,异教完全被歼灭。
于是,两军合在一处,押着俘虏,浩浩荡荡回陇西城。陇西百姓闻李渊以少胜多,全歼异教,奔走相告。李良然令全城大庆三天。自此,李渊夫妇越得到陇西百姓的爱戴,越得到李氏宗亲尊重。
一转眼,已到了十二月初,陇西茫茫大地上,北风呼呼,漫天飘雪。这一日,天气特别冷,李渊夫妇、李靖、道宗在一起烤火,一边饮茶、一边谈天,忽明艳作呕连连。道宗乃问道:
“弟妹近来常如此么?想吃酸食么?”
明艳连连点头。道宗忙向李渊夫妇贺喜。继李氏宗亲亦知,也一队一队的前来道喜,令那婷儿忙得不亦乐乎。众人散去后,李渊乃抱着明艳左看右看,时而伏在明艳肚子上听听。明艳笑道:
“还不到两个月,无异状。”
李渊抱着明艳亲了又亲,如孩儿的跳着大叫道:
“啊!我要做父亲了!我要做父亲了!”
整个冬天,李渊夫妇都沉浸在欢乐之中。一转眼到了第二年四月,天气转暖,积雪融化,万物生长,陇西漫山遍野绿色一片。一日清早,李渊起床,站在院中高处,望着城外渐浓的春色,不禁想起与窦子唯之约,乃动起东回的念头。于是,回屋与明艳商议。明艳听之,不禁思绪万千,想到回去后李渊很快将迎娶年轻娇美的正室,自己不竟大李渊十多岁,必将失宠。自己命中克夫,也不宜长期在一起。又想到不幸身世,不禁悲从中来,泪流连连。李渊见之,甚是不解,左问右问,明艳只是哭,并不作答。
经过数日的准备,李渊将次日起行。李良然见李渊将去,暗然道:
“今陇西周边反叛者多,侄子东去,李氏无良将,陇西难守矣。”
周明艳忽对李渊道:
“今我有孕在身,行动不便,不如留下待产,并可为陇西出力。”
李渊正忧心未娶正室,就带着侧室往窦家,此乃大不敬,不知如何是好。见明艳提出留下待产并留守陇西,大喜。即抓紧时间,认真为明艳挑选好和安排好大批佣人、女侍。自此,陇西实权便牢牢掌在周明艳手中,陇西亦因周明艳智谋和神勇换得多年的和平,直到其去世。
次日一早,李渊乃拜辞宗亲,由明艳率一万人马护送,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终于过了天水,明艳乃与夫君依依惜别,引军径回陇西而去。自此,夫妻终生天各一方,再没有机会见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