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隋唐雄鹰> 第四十四回 秦王奇计歼敌军 太子挂帅定河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回 秦王奇计歼敌军 太子挂帅定河北(1 / 2)

即说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史万宝四将率一万玄甲骑兵,假扮汉东军,火速南下,至南通城外,守军关门。尉迟恭命人在城下叫门通报。那南通守将黄汉通警惕,没有刘黑闼手令,凡成队人马一律不放过。尉迟恭左右无计,在城外驻军,欲另寻小路东往,问当地猎人,知只此一路,别无它法。尉迟恭欲率军强攻。此时,秦叔宝献上一计。尉迟恭拍手称善,即令史万宝率队,时刻准备着,见城门开即率队强攻。自与程咬金、秦叔宝至城前,遥对城上黄汉通道:

“吾等奉汉东王密令回青州办急事,尔不放过,将误大事,我等万死不能受其过也。且开门,本将入城亲将密令与尔看。”

那黄汉通只得下城命士卒开门。大门一开,尉迟恭与秦叔宝、程咬金三人徐徐而入。黄汉通见尉迟恭骑马提蘖,怒目而视走来,心中一惊,问道:

“密令何在?”

尉迟恭忽然大喝一声:

“大王密令岂是尔等能看的?尔擅阻大军行动,死罪,拿命来!”

跃马而上,巨蘖猛打,顿时将那黄汉通打得脑髓四溅。秦叔宝、程咬金亦将城下士卒驱走。此时,城内将士欲为主报仇。尉迟恭高举长蘖,大声喝道:

“奉汉东王令,特急行军,挡道者立斩!”

此时,史万宝率玄甲骑兵冲至,如飞冲入城内,越城而过,蹄声雷动。城内将士见此军人人骑战马,铠甲鲜明,刀枪锐利,威势逼人,果然是汉东王主力。便不敢动。

大军急行军一天,至一村落,尉迟恭以为差不多到钟村了,乃命士卒入屋问百姓,却是走错了路,与钟村相距达百里,将士又疲又饿,只得命就地造饭喂马,休息一夜。次日一早,厚资请一村民带路。大军迅速前进,至中午,至达钟村,钟村守粮汉东军见大队骑兵至,还以为自己人,毫不防备。

尉迟恭见处处是堆得老高的粮草,连绵里多,正是寻找目标。于是,与程咬金、秦叔宝、史万宝各率一队人马。分四个方向杀去。

钟村守将刘黑鸣乃刘黑闼侄,闻有大队骑兵来,还以为往增援洺水之军,正喜滋滋的迎来。却见大队骑兵源源冲来,点火浇粮,堆堆粮草顿时起火,乃大惊失色。欲回召留守驻扎钟村的一万多将士抵抗。此时,史万宝杀至,见一身穿官服汉子在数汉东军的扶送下疾走。断定是大官,拍马追上,从背挥大刀猛砍,一刀将那刘黑鸣杀死。尉迟恭见粮草已全部着火,乃率骑兵迅速东去。

冲天大火,引来了驻守钟村营中的一万多汉东军。但此时,唐军已走得不见一人。数十万担粮草已全部烧着,正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旺,无从救火。

当夕阳西下之时,骑兵到达封成关下,尉迟恭派士卒叫关,守关士卒见大队骑兵至,遥问道:

“何军何事过关?”

尉迟恭使士卒答道:

“汉东王禁军,东往督粮征兵!”

于是,城上守城士卒也不请示,便大开城门迎入。骑兵一入城,直扑城头,见敌人即杀,尉迟恭命秦叔宝、程咬金、史万宝各率一队骑兵,迅速进占控制东、南、北门,自率一队,迅速杀向衙门。此时,封成关守将猪聪茂正在与妻妾嬉戏,闻得杀声,知的变故,急提刀上马出门看看何事,正走出门口,突然撞见骑着战马、提蘖冲来的尉迟恭,吓得跌下马来,即时被生擒了。城中两万多将士亦全部不战而降。尉迟恭乃命斩校尉以上汉东战将,挑选一万精壮士卒留下协守城池,并许以厚俸,派一千唐骑兵插入其中,为各大小队之首领,命史万宝率领加强城防。

洺水城刘黑闼闻粮草被烧、封成关又被唐军偷袭,大惊,命高雅贤率四万人马坚守洺水城,自与弟弟刘十善率四万人马东来,欲夺回封成关。世民侦知,担心封成关难守,乃心生一计,急征集数百大鼓,下半夜置于河边,命士卒一齐猛敲。顿时,鼓声雷动,洺水城内人人听不到对方言语。城中王亲贵族大惊,纷纷要求高雅贤追回汉东王,以保洺水城。高雅贤不答应。众皇亲贵族又往求刘黑闼之父刘文斌。刘文斌听得鼓声震天,以为唐军大举进攻,正吓得六神无主,忙与众人一道往见高雅贤,质问道:

“洺水城危,将军为何不急报大王?”

高雅贤陪笑道:

“大王已有破敌妙计,我等勿干扰之。”

刘文斌道:

“所谓:马沿道走,计随敌变。今大敌临城,危在旦夕,固守旧约,一成不变,岂有不败?且洺水城乃国之京师,军民灵魂,将军敢自作主张不报?假城陷国破,尔万死不能辞其疚!”

数语之间,高雅贤听得不禁冷汗直流,唯唯诺诺。于是,只得派人飞报正在半道上的刘黑闼。刘黑闼不知真情,也怕再失洺水城,乃令刘十善率两万人马往攻封成关,自率两万人马匆匆赶回洺水城。

两万人马如何是据守封成关的一万玄甲骑兵对手?那刘十善率军至封成关前挑战。尉迟恭率八千骑兵杀出。刘十善督军奋战,但哪里是唐玄甲骑兵对手,被杀得大败而走,猛退十多里。若不是担心有伏兵,并且守关要紧,尉迟恭早将此两万汉东完败。刘十善首战大败,回又不甘心,见唐军主动退走,只得就地扎营,派出探子侦罕城中动静,以谋良策。

数日,尉迟恭探明前来夺关的汉东军只有两万人马,乃命史万宝率降卒守城,自与秦叔宝、程咬金率九千玄甲骑兵出城直往汉东军大营,行至五里,尉迟恭道:

“请秦将军、程将军各率四千骑兵伏于两边,吾亲率一千人马往挑战诱敌。敌来我伏兵出,但不可杀尽,只追赶其回,我等好乘机袭营。一举克敌。”

秦叔宝、程咬金拍手称善。于是,两将乃各率四千人马伏于大道两边。尉迟恭则率一千骑兵直往汉东军营前,尉迟恭见敌不出,命士卒在阵前耀武扬威,齐声反复大叫:

“刘十善,不善战!刘十善,不善战!”

那刘十善本来是火暴无比之人,哪里受得此刺激,即留一万人马守营,亲率一万人马杀出。尉迟恭率一千骑兵奋力战一阵。便败走。刘十善狂追数里,正欲收兵回营,忽然,大队唐军骑兵杀出,大惊,急率兵猛逃而回。唐军并不猛冲,只高高扬起武器,大声喊杀,紧紧尾随。吓汉东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而逃。

刘十善逃入营,回头却见唐骑兵忽然加快速度,冲入正在归营的汉东军中,直抢大营。乃急命士卒关闭营门。但此时,大量将士未入营,逃命紧,哪里肯由士卒关闭营门?竟相争而入。一面是奉命关营门,一面是拼命入营,两相争抢。有汉东将士火急攻心,挥刀砍死守门士卒,一涌而入。

此时,尉迟恭快马冲至营门,突入营内,见刘十善正在指挥抵抗,拍马冲上,大喝一声,挥蘖猛打。那刘十善亦奋刀接战,刀蘖相拼,只听得“当”的一声,刘十善被震得虎口发痛,大刀几乎脱手而飞。刘十善身边数名战将见主将危险,冲上与尉迟恭拼杀。此时,秦叔宝、程咬金率骑兵杀至。刘十善一看不敌,心想留点实力回守洺水城要紧,乃急往后走,命全军急撤,直逃出营,回洺水城去了。

刘黑闼接回刘十善,心知封成关乃通往东面的咽喉,欲亲率人马往夺回封成关,忽闻罗艺大军南下,已杀至封成关以东,充州、青州等落陷,知再取封成关已无用,才不再往。但此时,各地丢城失地,陆续报来,刘黑闼一日数惊,欲率军退向北退走,但经不住洺水城王公贵族苦留,只得暂时继续死守。

世民知刘黑闼援兵断、粮草迟早尽,必起全军前来决战或逃走,乃命候君集率两万人马悄悄北上,在洺水上游造坝筑水,待汉东军渡河来攻或逃走之时,缺堤放水,水淹敌军。

却说自罗艺从幽州出兵以来,乘虚攻城略地,封成关以东大部分地区成为唐境。北方各州亦远水救不了近火,刘黑闼知洺水已成孤城,加上粮草将尽,已不可守,乃召众文武商议撤退之路,刘十善道:

“北方还有大片国土,兵粮充足,大王可率军北退,避唐兵锋,养精储锐,联系突厥,来年再战。”

宰相杨浦道:

“大军撤走,朝廷后宫和文武家属如何?”

此时,刘文斌率刘黑闼妻妾儿女哭哭啼啼而来,刘文斌哭道:

“尔率军走,我一把老骨头没什么,死不足惜,可是尔忍心再令妻儿被敌所擒?”

刘黑闼道:

“带尔等一道走。”

刘文斌道:

“文武百官妻儿呢?洺水城百姓呢?皇城呢?你带得走吗?”

刘黑闼顿时无言,但撤退决心却已暗下。因为他知道:在唐大军环伺之下,带举京师北迁是不可能的,只能悄悄的想办法。此时,洺水王公贵族闻大王欲撤军,纷纷集于朝廷前,交请愿书,要求汉东军留下,就是走,也要带大家一道走。刘黑闼怕犯众怒,乃慷慨道:

“众志成诚,人心可用,本王决心与大家一道,克唐军,保城池。”

于是,众人才陆续散去。刘黑闼命文武散去,留下父亲刘文斌、儿子刘河和弟弟刘十善,道:

“粮尽援绝,洺水不可守,吾等必早谋,请兄弟负绳索,放父亲和孩儿下城。出城后,由刘河带领,往北门西南数百米有一条小船,即上船便有人带尔等离开,上岸后北上投奔杨师道。切记,不可多带人和财物,否则易被唐军发现。”

刘文斌对洺水恋恋不舍,不肯去。刘十善道: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父亲留恋不走,必灭族矣。”

于是,刘文斌才回,当晚,借口考儿孙们文章,带回自己所住大殿。早有刘十善、刘河从百姓中搜来衣服,命大家换了,即走向城北,至距北城门数百米无人处,刘十善先放刘河下城,接着一个个放下,然后收回绳索回复命去了。到达城下,刘河护着爷爷、带着弟弟们沿河寻船,往南了百来米,见早有一条小船在等着。一行人也不作声,各自上了小船。那船夫也不打知,划船逆河向北而去。两岸唐军巡逻颇细紧,那小船在船夫的熟练操驶下,走走停停,一路躲躲闪闪,走了两个多时辰,终于逃出了生天。小船继续向北而去,不一会儿。刘文斌忽然看见前面筑起了高高的河堤,大惊,道:

“此水淹七军之计,得回城报黑闼。”

刘河苦笑道:

“胜负已定。回去也不能扭转乾坤,唉!算了,还是走吧。”

说着,命船夫将船横划。泊至河边,护着爷爷和几个弟弟上岸,乘着夜色寻得一向北去的道路。缓缓的向北而去。

刘黑闼见刘十善顺利将父亲和孩儿送走,松了一口气,道:

“明天假召全军进击唐军,吾与尔等乘机率军北上,才有生路。”

刘十善道:

“唐军追击如何?”

刘黑闼道:

“城中百姓保城心决,可尽征城中百姓参军,估亦有十万,作为先锋,与唐军拼战。保我北上。但此计不能让任何人知。”

次日一早,刘十善命将士征集百姓参军,大小老嫩不论,只要是男人就行。至中午,共征得十二万人马,人人发武器,人多,武器根本不够,于是,又命没有武器的各自寻合手的武器,于是有拿菜刀的,有拿锄头的,有拿铲的,有拿木棒的人马杂七杂狼的,刘黑闼也不管这些,他要的是人多。于是,乃召全军,道:

“要保住洺水,必奋力一战,我洺水十万民众十万军,众志成诚,奋力一战,必一举击败西岸唐军!成功保卫京师!”

十多万将士齐声高呼!于是,刘黑闼将队伍分成数十队,命众将各率一队出城渡河西击唐军,约定不胜无归。同时,悄悄将亲信安排从城北门出,令出城后待令,不得急进。

不多时,城西、城北、城南大门均大开,汉东军贯鱼而出,直渡河朝唐营而去。世民闻报洺水尽起全军来攻,留一万人马坚守大营,亲率八万步兵、一万骑兵出大营,沿河列阵数里,严阵以待。遥见无数敌军源源散满江河,密密麻麻渡河而来,心想:汉东王如此得人心,早善用,鹿死谁手或未何知也。此时争锋,也太迟了!

世民见城中之汉东军后面的未出尽,却有前面的上岸向唐军发起了冲锋,乃命将士一齐放箭,猛射一阵,敌死伤不少,但乃源源不断上岸,源源不断杀来,数处阵线被敌军突破。世民见危急,令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等十多将各率一队骑兵出击,对上岸敌军发起猛烈冲杀,终于将汉东军前锋赶回河中。

世民见汉东大军尽出城,大河上下十多里,人满为患,乃命屈突通率数百人马北上,赶往坝子上,命候君集缺堤放水。

此时,刘黑闼见各路人马均出城,都在渡河中,命各将率全军奋力杀向唐军,不得后退。于是,无数汉东军在十多里的河上密密麻麻上岸,向唐军阵线猛冲,世民见敌发起疯狂进攻,乃令全军猛放会儿箭,见敌杀近,急令全军出击,与汉东军开展拼杀,同时,亲率一队骑兵奋力杀敌。

此时,在艳阳的照耀下,洺水河西岸,杀声震天,马嘶人叫,血雨翻飞。刘黑闼见唐军被吸引,乃与刘十善悄悄的到达城北,与亲信部下率三万多人马悄悄撤走,直往北逃去。完全未知的汉东军乃奋力的一波一波向唐军攻击。

城北防守的段志玄发现刘黑闼逃走,飞报世民。世民道:

“阵前危险,不容分兵。先克洺水,再追击不迟!”

于是,乃不分兵,全军阻杀**冲锋之敌。约战半个时辰,忽然,大河突发洪水,大河水一浪高过浪的冲来,顿时不少汉东军将士被冲走。于河中的汉军将士大惊,各自奋力渡水,向浅水地方逃去。但是。哪里逃得过猛涨河水。顿时,十多万将士被大水淹没,不会水性的被淹死冲走;就是会水性的,慌张游走间,每每停上多不会水性,被死死抱住,拖着一起死,河中到处漂着三五抱成团的时浮时沉随水漂流的尸体。所谓大浪淘沙,大水冲走上十万汉东军后,还有数万善泳的幸运儿正在拼命往洺水城方向游去。欲逃回城。

此时,洺水上游忽然无数船舶破浪而来,却是候君集、屈突通率两万将士乘船顺河而下,一路斩杀河中汉东军。船至洺水城西门,唐军下船,杀入城中,一举将城池占领了。

一时,大河东西两岸均被唐军占领,河中汉东军上岸一个。擒拿一个。此战,世民大胜,除刘黑闼、刘十善兄弟率三万人马北逃外,歼敌两万。俘敌三万,其余全部被河水冲走。

水退,世民率大军入洺水城,尽擒留于洺水城的汉东王朝文武大臣和后宫妃嫔。命刘玄基率军押送归长安,向朝廷报捷。同时,命罗艺挥兵收抚各地城池。自在洺水城休兵待粮,择时北进,以歼灭刘黑闼余部,进剿梁师都。

却说高祖闻世民洺水大捷,歼灭刘黑闼主力,擒伪朝文武和刘黑闼后宫,大喜,命将刘黑闼妻子女儿和五品以上伪朝文武斩首,其余一律流放南方。同时,大赏前线将士,将士不能领,乃命人将赏品送至其家。出征战将家门,各赏牌匾一个,挂于门前,以显尊贵荣耀。

太子建成怕世民再占河北,势力澎涨,必危及自己,乃问计于魏征,魏征道:

“秦王远离朝廷正好行事,太子可暗调人马,一举控制朝廷,逼主上退位,自登基为天子,名正言顺号令天下,秦王必错手不及,未必敢反。”

建成沉思一会,却道:

“高祖非常人也,握有两万禁军,非同小可,元吉肯不肯帮我还未知,即与元吉联合,亦无优势。孤已是太子,只要保住太子之位,耐心等下去,帝位迟早落入我手。再者,儿子背叛父亲,乃天下大罪,万民吐骂。万万不可。”

魏征又道:

“杜如晦、房玄龄均在长安,可起计害之,断秦王臂膀,削弱其实力。”

建成以为然,于是,魏征与建成如此如此的密计一番。建成素与高祖宠妃尹妃亲厚,尹妃亦以自己将来还需要新皇上关照而巴结太子,两人早有合谋。一日,建成暗暗往尹妃宫中,对尹妃道:

“秦王世民对高祖厚待嫔妃,封赏外戚大有怨言。今在外屡屡得胜,更张狂了。恐将来高祖要交皇位给其。我兄弟也罢,不会相害,最差也得封王,有善终,尔等奈何?”

尹妃闻言,大急,道:

“太子救我。”

建成诚恳的道:

“尔可向高祖哭诉世民生性残暴,怕势大难管,将来夺权,不容庶母兄弟。请高祖早作打算。”

建成又往请老情人张婕予配合尹妃,游说高祖。

一日,高祖在后宫与众妃闲聊饮酒,至半醉,高祖说起自己几个儿子,对秦王世民颇为得意。此时,尹妃却哭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