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不过,当前想要扳倒夏言,恐怕单凭严氏父子俩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因此,他们必须拉拢一些既有政治影响力,而且又跟夏言合不来的官员,一同组织一个足以制衡夏言的政治团伙。
而在严嵩组队的名单当中,咱们可以看到下面这两位老熟人。
第一位,南京礼部尚书霍韬。说起这位兄弟,我想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他就因为写了一封弹劾夏言的奏疏,结果被嘉靖关进牢里。
很明显,严嵩就是冲着他跟夏言的这段恩怨,所以才把他拉拢过来。嘉靖十八年闰七月十一rì(丙午),在严嵩的举荐之下,南京礼部尚书霍韬被调回京城,任职詹事府詹事。
然而,以霍韬同志的战斗力来看,当年还只是一个七品给事中的夏言,他都已经斗不过。如今夏言贵为内阁首辅,霍韬要想实现他的复仇计划,恐怕有点不切实际吧!
更何况,自从霍韬同志回到京城以后,他的身体健康便开始出现问题。后来,到了嘉靖十九年十月初七(乙丑),霍韬同志突然病逝。于是,严嵩只好去找名单上的另一位兄弟过来帮忙。
而接下来被严嵩选中的这位老朋友,正是当年协助张璁他们完成议礼事业的武定侯郭勋。说起这位郭勋先生,他的战斗能量可要比霍韬同志大很多,而且他本人与夏言之间也曾有过一些过节。
但很可惜,咱们这位郭勋先生由于过去得罪的人太多了,结果一不小心,他的贪污事迹就被人流传开去。所以,如今也自身难保的他,还哪有时间去管你严嵩那边的事情呢?
顺带一提,由于郭勋过去所做的坏事实在太多了,加上后来又跟嘉靖发生了一些矛盾。结果,他终于在嘉靖二十年九月十二rì这天被人告到牢里去。
而就在郭勋被逮捕的当天,严嵩立即把他从组队名单当中剔除,以示划清界限。
眼看,老头子严嵩正为组队打败夏言之事而一筹莫展时,他的那个胖儿子严世蕃又过来给他出主意了。
“老爸,其实您根本没必要去拉拢那些所谓的朝中‘权贵’。在我看来,您应该去找另外两个。”
“嗯?”
严嵩好奇了!到底是哪两个?
胖子严世蕃所说的这两个人确实非一般。
其中一个,乃是兵部职方司郎中杨博。此人官职不高,只有五品,平rì专门负责管理军事地图,以及军队纪律考核等工作。
然而,大家可别小看他这份平平无奇的简历。须知,咱们这位严公子是个超级自大狂,如果杨博不是有超强的个人能力,我想严世蕃也不会对他如此推崇。
事实上,严世蕃看人的眼光确实很准。说杨博是个天才,这点绝对毋庸置疑。但如果能在天才这个称呼前面加上“军事”二字,我想应该会更加贴切。
的确,杨博这位天才是属于“军事型”而不是“权谋型”。所以,就算你严嵩去把他拉拢过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用。
更何况,人家杨博是个非常正直的人,所以他是不会跟你们严氏父子同流合污的。
依我看,严嵩你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后面这一位吧!
接下来,严世蕃要推荐的这一位,正是锦衣卫第一把手(都指挥同知)────陆炳。关于他的资料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此人既是嘉靖皇帝的童年玩伴,又是嘉靖皇帝的救命恩人。因此,严嵩要是能够把他拉拢过来的话,我看夏言要出大麻烦了。
当然,陆炳是个为人处世很小心的人,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理由,人家是不会无缘无故地过来帮你严嵩的。
而就在严嵩忙于拉帮结派的同时,夏言那张乱说话的嘴巴,又一次把皇帝大人给惹怒了!
话说,自从嘉靖二十一年以来,嘉靖皇帝为显示自己对修道事业的虔诚。他决定脱去自己的翼善冠以及龙袍,从此换上黄冠与道服,以一身道术中人的打扮出现在众人面前。
然而,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装成一个道士,还整天在皇宫里头走来走去,实在太过异相了。
因此,为了配合自己的打扮,嘉靖特意制作了五顶香叶冠(道士所戴的帽),分别送给了成国公朱希忠、京山侯崔元、首辅夏言、次辅翟銮以及礼部尚书严嵩。
朱希忠、崔元、翟銮三人固然很珍惜皇帝大人送给自己的礼物,而严嵩更是五人当中最夸张的一个。平rì,他不管去到哪里,头上都会戴着那顶香叶冠,而到了晚上睡觉,他都不舍得把帽子摘下来。后来,他还特意在在帽子上盖上一层轻纱,以表示对皇帝大人的尊敬。
与之相反的人是夏言。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夏言尽管不拒绝给皇帝写青词,可要他带上那顶奇奇怪怪的香叶冠,也许有点为难。
后来,他还当着众人的面前表示,自己身为内阁首辅,岂能戴着那玩意出来见人呢!
听着夏言的豪言壮语,躲在一旁默不作声的严嵩笑了(心里在笑)!下班以后,严嵩便匆匆跑到皇帝的办公室去打小报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