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2 / 2)

随后,在经过严嵩的一番加盐加醋以后,嘉靖皇帝已被气得要快要发疯了。夏言的这番话无疑是伤害到皇帝大人的自尊心。

“岂有此理!姓夏的,朕好心做顶帽子给你,你不光不领情,而且还在外面说三道四。”

面对眼前正暴跳如雷的嘉靖皇帝,严嵩决定再接再厉,把夏言过去所做的种种不是,历数了一遍。

完了,夏言这回彻底的完了!过去二十五年苦心经营出来的事业,如今被他那张不收敛的嘴巴,一句给说毁了。

嘉靖二十一年六月初二(辛巳),嘉靖皇帝亲自下谕,严厉斥责了夏言一顿。尽管,后来夏言也去给皇帝大人叩了头、认了错,可一切都太晚了。一个月之后(七月初一),内阁首辅夏言正式被削去所有职务。

第二天,当严嵩看着夏言离京的背影,他开始得意起来了。真没想到,这个看似不可战胜的对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而在赶走夏言以后,内阁只剩下老干部翟銮一人。于是,这位忠厚的翟銮同志便顺理成章地坐上首辅之位。

与此同时,严嵩的事业亦开始步入黄金时期。嘉靖二十一年八月十六rì(癸巳),礼部尚书严嵩获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由此正式进入内阁。此时,严嵩离实现自己的理想(首辅),仅差一步之遥。

之后发生的事情,前面已经说过了。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rì的那个夜晚,嘉靖皇帝差几乎死在一群宫女手上。结果,被吓着的皇帝大人从此移居西苑,过上宅居式的生活。

而进入到嘉靖二十二年以后,朝廷几乎一片死气沉沉。

如今,皇帝整天宅在西苑一心炼丹修道,而严嵩那家伙更是每天蹲在西苑的值班房给嘉靖看门。平rì每逢嘉靖有任何事务需要通报,几乎都靠他做传声筒。

时间一长,严嵩在朝中的影响力便越来越大,老干部翟銮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力不从心。

嘉靖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rì(庚寅),官二代严世蕃在他老爸的护航之下,获调回京城担任尚宝司少卿一职。

然而,儿子依靠门荫入仕,多多少少都会招来一些闲言闲语。在很多人看来,严世蕃连科举试都没考过就能当上京官,这显然是靠他老爸一手提拔。

碰巧,在第二年三月的那场科举试中,首辅翟銮的两位公子(翟汝俭、翟汝孝)以优越的成绩同时考上进士。由此,两家儿子的鲜明对比,立即成为城中热议的新话题,而严世蕃也成为了新一代的反面典型。

之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群众舆论冲击之下,严嵩承受不住了!于是,妒忌心发作的他,竟然私下命人弹劾翟銮一家合谋作弊。

接着,在经过半年的所谓“调查”(其实是嫁祸),被冤枉到极点的翟銮,最终被赶了下台。嘉靖二十三年八月,在翟銮离开不到两天以后,严嵩正式升任为内阁首辅。

然而,当严嵩坐上首辅宝座以后,他的狡猾本xìng却依然不改。首先,他一边向皇帝请示,要求给予更多的官员参与内阁政务,以展现自己的mín zhǔ风尚;另一边,他又背着皇帝独揽内阁大权,排挤同僚。

严嵩这种“既要做jì女,又想立牌坊”的行为,很快便惹来很多同行的不满。可大权在握的严嵩却懒得去理他们。反正,谁敢不服老子的就给我滚蛋!

此后的一年时间里,严氏父子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与此同时,朝廷的风气也在这两父子的熏染之下变得乌烟瘴气。

纵观严嵩同志的辅政方针,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瞎搞”。

可以说,在他坐上首辅宝座的rì子里,除了打伞掩护他的胖儿子捞钱以外,几乎没做过任何对国家有益的事。

然而,就在严氏父子贪污贪到无法无天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犹如当头一棒,几乎把严嵩那家伙给打蒙了。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九rì(戊申),夏言回来了。

夏言的回归,预示着严嵩一切都有从头再来。如梦初醒的严嵩怎么也没想到,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竟然会如此短暂。

其实嘉靖之所以把夏言叫回来,无非就是不让你严嵩一家独大。作为一名皇帝,嘉靖是不会允许有人在他的地盘以内自立山头。

事实证明,长期沉迷于修道炼丹的嘉靖皇帝,并没因此而脑子退化。我敢说,在这四年期间,朝廷里头谁在干什么,谁想干什么,没有一个能逃得过他的法眼。尤其,像严嵩这一类喜欢拉帮结派的家伙,更是嘉靖重点监视的对象。

想不到吧!这事,要怪也只能怪你老人家太过天真,你以为嘉靖真的会任由你乱搞下去吗?别傻了。我告诉你,你主子压根就没有一天相信过你。

事到如今,大权旁落的严嵩也只好乖乖地呆着。

与此同时,自从夏言全面复职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严查的通通严查,该肃整的一律肃整,真可谓雷厉风行。

嘉靖二十五年的这个chūn天,在经过一系列的风纪整顿以后,朝廷再次重现一番新的气象。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