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学生时代
有位哲学家说过“人生的开始准确地说,应该是从学生时代开始”。我的学生时代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7年时间,却让我回味无穷,当然,这对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也可能不觉意,很平常过去了的事,没有什么只得回味的。
二十世纪1955年9月1rì的这天,天空仿佛水洗般的蓝;阳光仿佛格外的明媚灿烂。那天晚上我激动的几乎一夜没睡着,天还不大亮我就早早爬起来穿上一身半新不旧,洗的干干净净的衣裳,背着也是半新不旧,二伯母专门为我用各种颜sè的碎花布片亲手jīng心缝制的,是我非常喜欢的书包,小跑步跟随着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我堂兄王世兴身后,一路高高兴兴,活蹦乱跳小跑步去“武家窑庙”这所小学校报名开始上学。
这所建筑在我们这里最高山顶顶上的武家窑庙,在当地方圆几百里算是具有一定建筑规模的庙宇,名气非常之大。假如你要是站在这座庙的城墙上远眺,哪脚底下沟沟凹凹里的庄户人家、农田庄稼等等都会一览无遗。你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庙宇,这座庙宇它在解放前可是榆中、定西、会宁三县几十万朝圣者们的圣地。据有关资料的考证此庙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
我跟随着大哥从东城墙边绕过去,先经过的是学校的cāo场,这是个占地十多亩很大的cāo场,在过去它可是“六月六”庙会期间专门用来拴马、拴驴、拴羊和交易百货、香火、蜡烛等等非常热闹的场所。
跨过用土筑起来的约两米宽的独土桥,进入第一道山门就是篮球场,篮球场的东面有八间旧土坯房屋,这是专供那些从百里以外来这里赶庙会者们夜宿的地方。从土坯房拐弯过去,可以看到惟独有的苍劲挺拔,像撑天的巨伞一样大塔式的三棵参天松柏。整个庙宇里再就没有一棵象样的树。
直穿过篮球场就要通过第二道弓形大山门,一出山门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块高出地面两米多的一块正方形大花园,花园里百花齐放,五颜六sè,简直好看极了,我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又这么好看的花。顺着大花园墙拾级而上到庙的zhōng yāng广场,广场中心用青砖筑起一座有一米多高,直径大约半米多正方形的土平台,这是专供烧香用的香台。
最最引我注目地就是东面的那栋大殿,它飞檐兽脊,雕梁画栋,楹联悬柱,是一座外观宏伟仿古的建筑。殿里面正面供奉着三座大神像,那中间坐着的神像造型优美,形象各异,一个个炯炯有神,静如处女。而两边站着的那三尊大塑像,一尊青面獠牙,怒目执剑戎装,好像是燎热的羊头龇牙咧着嘴,我不敢多看;另一尊却是眉清目秀,满面chūn光,面带笑容非常可亲;还有一尊是开口便笑,大肚能容,看上去让我特别开心。这些形态各异的塑像,显现出几分让人yīn森凄凉,又让人喜欢、喜爱的感觉。
走进这硕大的庙宇,好奇xìng的我,不由地屏息驻足想多观看观看,可是大哥他不让我细看,叫我赶快走。于是下了小土坡就到校长办公室。大哥大声喊了一声,报告!我们才进门,校长坐在办公桌前好像忙着整理书本作业本之类的东西,大约半分钟校长才对着我问我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我很规矩,形态像军人一样立正姿势站立着,但还是有些走神,突然听到校长的问话,我赶紧说:“我小名叫佑祥,今年虚九岁八周岁,我爹妈都早过世了现在生活在我二伯父家,他是我大哥......”一口气说完校长问话,还说了些校长没有问多余的废话。此时心里怦怦跳个不停恐怕校长不收我。“我渴望读书,如果校长要是不收我,那我就得原回到家里放羊、放牲口去!”心里这么想着。
校长文质彬彬,慢条斯理站起来,带着一点微笑的面容朝着我大哥说:“我看出你这个弟弟道很聪明,脑子挺好使唤,嘴巴也还行,是个将来会有出息的孩子。给他起个什么名子好呢?我想来想去按你们王家论辈排名起的话,你们这一辈是‘世’字辈,那就给他起个‘雄’字吧!就叫王世雄好了。希望他树雄心立壮志像他父亲王连一样雄才大略有出息,将来能坐上一官半职为你们王家光宗耀祖。”校长的一席话我听了心里特别的高兴,乐滋滋。大哥连声说:“谢谢校长,谢谢校长。”这时我没敢说一句话,只是站在那里傻笑。报名后我拿着校长发的书本,一出校长办公室就撒腿跑到外面翻看发给我的新书,大哥随后出来就把我送到了一年级的教室里。
放学回家的一路上兴高采烈,蹦蹦跳跳,晚上却思cháo起伏,前半夜兴奋得辗转反侧根本激动睡不着。我虽然是小小年纪的人儿,可心里想的心事儿却倒不少:“现在二伯父母家中有我们亲堂兄弟四个男孩子,他们只让我和他们的大儿子王世兴两人上学,从这一点上就充分表明了二伯母做事非常的公道,她的心特别的善良。所以说我一定要下决心好好读书,不然的话就对不起她老人家对我的一片心意。”
我懂得,我也清楚我是个没娘娃的苦孩子,今天能上上学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偏僻落后的山区农村里,就是那些父母双全人家的男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的都多的是,再不要说让女孩上学了,更何况像我这样父母双亡的孩子上学了......
自打入学那天起我就刻苦、努力、认真地读书,所以说学习成绩基本上一直在班里是前五名,可以说是班上的好学生之一,担任过班干部,是新中国成立第一批少年先锋队队员,并担任了中队队长。
我的启蒙老师隆其墨先生,他是这所学校的创始人老校长,他博学多才,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一位大文人。他对学生非常的严厉,动不动就用教条打人,他经常说给我们听地一句名言是“严出高徒,不打不成才”,当然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他打我们学生的充分理由。他不仅教我们学文化、学知识,还教育我们怎样做人。
在我上三年级时,又调来一位较隆其墨校长年轻很多的金校长,印象中的他,人很苗条个子特别的高,非常jīng干,经常讲给我们的一句话深深的一直刻在我脑海里,至今记忆犹新,“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要知书中有黄金,高照明灯苦用心。”这一句至理名言不但当时对我鼓动特别的大,而且可以说影响了我一辈子的人生。在我少年时因种种原因读书少,可后来就非常发奋读书,可以说从参军入伍起直至今天我从来没放松放起过读书学习,之所以我后来自学成才有今天的文化水平,完全是与受那句至理名言有关的。
就拿我学现代化高科技办公工具计算机来说吧,我都57岁的人了,可是我是在单位里这么大的年龄中是最早自学的唯一,我还花五千元买了一台电脑在家里下苦功夫学,很快学会了cāo作。尤其背会了年轻人都不愿意背的“五笔字型字根助记词”。我就用这难度大,准确率高的“五笔输入法”打我以前用钢笔写好的《生活实录》和《王氏家谱》。工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掌握了在电脑上编辑文字、图片等技能,达到了比较好的处理文书的熟练程度。
虽然生活是不能复制的,但是对我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永远忘不掉的。特别是对全国上下人人发烧的1958年所经历过的生活。当时我刚12岁,是在上小学四年级。那年中国大地上演绎过的幕幕场景,至今还是让我记忆犹新。那一切善的、恶的、美的、丑的、厚德寡义的、温良的、暴戾的、坦荡的、yīn鸷的、动机好效果亦好的、动机好效果差强人意的、动机好效果很糟糕等等的情景和过程,都深深储存在我的记忆中。多年来对经过的时光、人的境界、价值取向等重重滤网,通常把那些一搅动就隐隐作痛的部分,埋藏在心灵最密闭的一隅;而把那些带来温馨和愉悦的部分,泊靠思绪驰骋最顺畅的通道。即便是如今细细想起来有些荒唐的事,也会因其毫无罪恶之念,完全处于真诚的一面。当然在追溯的时候,也无意做丝毫的遮掩说出来。
那时候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实现三面红旗”运动。其总路线的核心是一个“快”字,为了实现“快”,就发动了“大跃进”,而大跃进的序幕是“钢铁元帅升帐”大炼钢铁。1958年8月通过了《**zhōng yāng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决议。而当年鼓足干劲了8个月时间才生产出450万吨钢,当时人的jīng神意志热度已经超过了炼铸钢铁的那种热度。要实现这个难以实现的指标,只能寄希望于运动和高cháo。**主席提出“书记挂帅,其他行业‘停车让路’全民大炼钢铁”的指示。于是一座座土高炉堆砌起来了,不仅遍布祖国山川,且祖国“心脏”zhōng nán hǎi也建起了一座座土高炉。
炼钢需要原材----铁,在这一运动中我们学生不例外在开始的时候也是积极分子,到处寻找废旧铁,找不到废的就偷自家屋里能用的铁铲子、铁锄头、铁镐等工具来完学校布置的任务。最后简直到了看见什么和金属沾边的东西,管它三七二十一有没有用都统统想往回捡的地步,结果把本来挺好能用的东西却炼成了废物品,现在想来真荒唐。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造成了“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这样的情景局面。
1958年4月8rì党zhōng yāng发出《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主席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子好。”于是“人民公社”像雨后chūn笋般的在全国成立起来了,随之“公共食堂”这一新生事物也就办起来了,其当时的口号是:“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那个时候你到那儿吃饭都不要钱,真的像过上了所谓的“**”生活的rì子。
1958年除“大炼钢铁”外,还有一个全**动就是“除四害”即消灭老鼠、苍蝇、蚊子和麻雀。记得我灭蝇、灭蚊热情特别高,把消灭了的蝇、蚊装在火柴盒里,到校就交给班里的卫生干部进行统计张榜公布,我多次被评比为“除四害”的好学生。
“跌落火炉里的耗子好景不长。”1959年下半年,“公共食堂”里再没了那雪白的馒头和香喷喷的大肉炒粉条或者大肉炒大白菜的饭菜了,而且开始实行定量供应,人均面粉逐月逐渐在减少,一直减少到每人每天只有二两面粉。因此每顿的饭里面切上几片片土豆先丢在锅里,再丢上几把菜叶子,然后才散上几把按人称好的面粉,就让人们过着这样的吊命rì子。再到后来,一天只能喝到两顿一吹起三层浪,一吸九条沟的两碗稀糊糊汤。最惨绝人寰的是到后来,一个人一天只能喝一顿稀糊糊汤,而且一人只有一碗的清汤寡水,清的能看到人影子的稀汤饭。结果到了年底纯粹就没人管,代表党和zhèng fǔ的干部都不见了,“公共食堂”也就全部自动解散,树倒猢狲散各奔前程。这时候的人们全成了“爹走了,娘嫁人”各人顾个人,只能是自家的办法自家去想。“鸭子过河,各(咯)顾(咕)各(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
那个年头饥饿笼罩着整个中国社会,死亡威胁着每一个人,就我们全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个个都饿的前心贴后背,苟延残喘,皮包骨头,所有的人都蓬头垢面几天不洗脸。到哪儿的墙根里都你都可以看得到歪七扭八坐着的,躺着的,半坐半躺的,面黄肌瘦,干瘦如柴的人。他们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去找草叶、树叶等来填肚充饥。
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特殊时期中,即1969年9月24rì被捕入狱,1975年4月3rì在沈阳被割喉管后枪杀,又在1979年3月21rì平反昭雪的,前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张志新同志她曾经在1969年8月间曾对**主席提出过这样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在党的历史发展中的丰功伟绩是不容否定的。但我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也有错误。集中表现于大跃进以来,不能遵照客观规律,在一些问题上超越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只强调了不断革命论,而忽视了革命发展阶段论,使得革命和建设出现了问题。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些问题上,也就是三面红旗的问题上。”我们今天来看,张志新同志她的“意见和看法”是对的。她是思想解放的先驱。她的不幸是不应该的,是时代的悲剧。
1959年11月,我那时因挨饿走起路来像唱醉了酒一样东摇西摆,却还挨了一顿不明不白的冤枉打,这真是“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了”。
那个年头饥饿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人人的生存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当然肯定是其中之一。有一天,在我放晚学回家的路上,我的肚子向我提出严重抗议,饥肠辘辘饿得像千军万马在那儿擂鼓,实在是受不了了,那两条腿呀像是惯了铅似的走不动路,向前挪一步都很吃力,自个儿心里在想啊,现在如果有些什么东西吃一点就好了。于是就去一年前种过洋芋的地里去寻找有没有吃的东西。找呀找,找呀找,总算找到了已经发霉变质成了绿sè的两颗干洋芋蛋蛋。此时饥不择食,如获珍宝似地高兴,赶快塞到路旁正在烧“生灰”的灰堆里面,烧了一会儿就拿出来狼吞虎咽“饱餐”一顿。当年的那种情况印证了人们常说的:“肚子饿了吃什么都香都好吃,肚子饱了什么吃起来都不香不好吃,没味道”的说法。当年吃那样的东西为什么就不拉肚子?也不得什么病呢?今天想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不可思议?!当我肚子里有了点东西jīng神也就一下子来了,一路上还哼哼唧唧唱着歌儿,高高兴兴的回到家中。
祸从天降。在我吃了发霉变质成绿sè的干洋芋蛋蛋的第二天,那天刮着大风,寒风刺骨,天气突然变得非常的冷,而且天sè昏暗,尘土像烟雾弥漫着天空,太阳像个苍白的斑点,无力照护人间。
虽然大家都吃不饱肚子,可我们小孩子总归是小孩子,在放晚学回家的路上有时候和同学们还是说笑一两句,所以我进家门时脸上还带着笑意。当我刚走到院子zhōng yāng,就突然看见我大哥王世兴他一双紧绷的像两只环似的眼睛直盯着我,眉毛直竖,满面怒发冲冠,我都能听得见他此时牙齿咬得咯嘣咯嘣响的声音,尤其他牙冠两面鼓起的那几条棱棱,叫我非常的害怕胆战心惊。总之,这时我看到的是大哥他那红头涨脸,青筋暴露,目眦yù裂,咄咄逼人的表情。突然,大哥猛捕过来像老鹰抓小鸡似狠狠一把抓住我的衣服领子,他抓的是那样非常的用力,使他的指甲盖都发了白,他额头上的青筋越暴越高,看得出他这时内心的愤懑达到了极点。他什么也都没问我,就是伸出大手放展的狠狠的掴了我几个大嘴巴,又使劲的踢了我几脚。于是我感觉双眼冒金花,浑身疼痛又麻木。然后大哥这才喘着粗气嘴里骂道:“我再叫你去偷吃人家的鸡,我看你再偷吃不偷吃人家的鸡了?”
我是知道大哥的那怪脾气的,他在家里动不动就会打人,不论打谁叶子都很麻,所以我就不敢说任何一句话,更不敢辩驳反抗,只有死挨着。这时候我的心里在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真是“佛面刮金子无中生有”,简直是莫名其妙的事?我偷吃了谁家鸡?我从来没偷吃过任何人家的鸡呀?!为什么不问个青红皂白就打人。当然不过这时只能是在自己的心里喊冤叫屈,但嘴上却一个什么样的字儿都不敢吐出来。知道申辩就是犟嘴,犟嘴只会带来那就是要挨更多、更厉害的打,所以只能爬在地上咬紧牙冠死挨着。这时的我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地哭呀哭,两串惊恐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过面颊、翻过鼻梁,扑簌簌落在胸部又落在地上。在这时候我也不敢翻起身来跑,其实这时腿痛想跑也跑不动,如果真的跑的话,一定会被追赶上来,被追上来的结果那就会打的更凶更加的厉害。
大哥将我打罢之后,此时的他面目还是扭曲着、红涨着,他用厉声地,狠嘟嘟地口气骂了我一声“滚”。这时我才含着冤枉的泪水,强忍受着浑身的疼痛慢慢吞吞托着身子爬起来,“高粱秆子上挂破气球,垂头丧气”,一蹶一拐地走到庄子背后的山凹凹里伤心地嚎啕大哭起来。此时此刻我的心,的的确确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那样的疼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