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中国式老板> 9、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做一个有准备的人(2 / 2)

赵大生特意买了一辆自行车。

有了自行车,赵大生每周六都会雷打不动地去市区一趟。

到了市区,两个地方赵大生是必去的。

第一个地方,当然还是银泰百货。

第二个地方是后来新增的,那就是周六人才市场。

先说银泰百货。

赵大生正是在银泰百货的熏陶下,开始注重起了他的仪表。

此后短短一生中,赵大生的皮鞋永远rì月同光。他的衬衣也永远像喜马拉雅山一样的笔直挺拔与一尘不染。

这些还是外在的,更内在的是,去银泰百货,可以让赵大生对金钱保持着强烈的yù望和意识。

即便是一九九八年的三江市,有钱人去的地方,其实也不止银泰百货一处。但银泰百货对于当时的赵大生来说是最合适。因为在那里,他就算不用花一分钱,也能感受到他想感受到的东西。

对于去银泰百货,赵大生有自己的理论。

赵大生说:“要想成为有钱人,首先你得到有钱人的地方去。”

这倒也是。

粪坑的老鼠,如果没到过米仓,它能想到的可吃之物,只能永远都是污秽糟糠之物。

再说周六人才市场。

尽管当时入职时,赵大生口口声声地说,只要持之以恒,只要一丝不苟,就算天天洗烧杯也能洗出一个专家来。但赵大生内心深处并不想洗烧杯。凭良心讲,他倒不是怀疑那句话的道理,他只是觉得自己等不起。

从洗烧杯到成为专家,没个十年八载,那是下不来的。而且,以一九九八年的行情来看,专家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待遇。所以,就算能成为专家,可能也实现不了赵大生的都市梦。

那时的赵大生,还没想过自己会当老板。但是,在这城市里,别的不说,房子总是要的。

房子。

就是那个时候赵大生最起点的都市梦。

九十年代末的房价,和现在没法比,但相对于那时的收入水平来说,它也不低。至少,它是绝大多数都市人的一笔很大负担。

又更何况,赵大生是只身一个人打拼在这城市。

那个时期的赵大生,曾经对苏嘉禾说起过自己的焦虑与压力:“我们这种外地人,要在这里买房,狗*rì*的多少不容易啊。我一想到这个,头发都会立起来。”

焦虑归焦虑。

赵大生还是希望自己有朝一rì能实现这个宏伟梦想。

赵大生知道,这个宏伟梦想,光靠洗烧杯,那是肯定实现不了的。

就算能实现,也不知猴年马月。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

成名如此,赚钱又何尝不是?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既然洗烧杯实现不了买房的梦想,赵大生就必须另辟他径。

所以,每逢周六,赵大生总会到人才市场来看看。

人才市场入场券要5块钱一张。

5块钱,也就一包红梅。

赵大生觉得,哪怕是去看看,这5块钱也是值得去花的。

赵大生到三江市毕竟才没多久,要说真要换工作,一九九九年到来之前,他还没那么急迫,但他觉得,前期行情的了解是必须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赵大生要做这样一个有准备的人。

赵大生在人才市场了解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发现,在三江市这样一个海滨港口城市,外贸是一个很不错的行业。

十年之后,即二零零八年开始,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三江市的外贸行业大大受挫。

然而,在一九九八年,虽然那时国外金融海啸也让全球经济停滞,但奇怪的是,那时三江市的外贸,如同一个积蓄了营养和力量的芽孢,却正在展露它的蓬勃喷发的势头。

为此,赵大生闲暇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学英语。

赵大生对别人说他过了英语四级,但他自己知道,那是他手工ps的,以后自己若真是从事外贸工作,再靠手工ps来糊弄可不行。所以,赵大生就真的开始在加强英语。

当然,以赵大生的脾xìng,说他学得多努力,那倒也没有。

赵大生只给自己一条,就算现在从事的化验员这工作和英语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也不能将英语给丢了。

也许有一天,赵大生就得用上它。

还有,赵大生从他看好外贸行业的时候开始,外贸类书籍也渐渐地取代了《雪莱诗集》和《周易》,成为了他闲暇时研读的对象。

另外,老同学李可也已经在外贸公司入职有一段时间了。

那时的李可,她男朋友徐家祥还在老家教体育。

徐家祥要过来,已是一年之后的事。

所以,那时的李可,在三江市也算是孤身一人。整个三江市,要说故交,李可也只有赵大生这么一个同班同学。

周末时,赵大生除了去银泰百货和人才市场,他时不时也会去李可那里聊聊。

聊的东西,有同学闲话。

自然也有赵大生刻意想了解的一些外贸流程以及实cāo。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