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孤汉> 第七十七章:君与臣(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君与臣(11)(1 / 2)

() “不,不对。”

幽远的宫殿里传来嘶哑的呓语,仿佛从地底吹上来的深深恶意,烛光因此轻摇。不过也只是会醉酒后沙哑的嗓音而已,虽然说话人的心情不见得有多好,

“不应该是守护大汉。”

撑着昏沉的脑袋坐在宫殿深处的床榻上,刘辩喃喃自语。

夜晚还没有过去,但是刘辩已经从洛阳的宅院中回到了东宫,毕竟身为监国太子,消失太久影响不好,特别是在有前科的情况下。

而回到东宫后,刘辩就是这样的状态了,拖着醉醺醺的身体挑灯翻看着文书,可是思绪却还停留在洛阳的宅子中。

昏沉的大脑中,记忆不再是流动的长河,而成了一帧一帧的画面,所说醉的不轻,可是却仍然记得发生了什么,记得张风说的话,更记得对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

长剑上飘逸旳隶书不是对大汉的眷念,而是纪念。

眷念对于针对生者,纪念则是缅怀亡者了。所以长剑上的“汉”代表的不是守护大汉的愿望,而是将大汉作为祭品献上的决心。

所以,张风的诺言却是与刘辩的期盼背道而驰,而刘辩却不知道如何说明。张风的诺言至少说明了心中尚有大汉,这让刘辩不知道怎么说明。上一个心中尚有大汉的人是曹cāo,他走了,而更前面的人,则死在了自己剑下。

所以刘辩踟蹰了,借用酒醉掩饰着自己的拙口。害怕说出来后张风会像曹cāo一样拂袖而去,这却是让刘辩难以接受,无论是计划上,还是其他。

从结果上来看,张风终究接受了下军校尉之职,这倒是在计划以内,只是今rì的诺言或许会成为rì后的梦魇,特别是汉亡之后。

“真是乱得不轻,大汉又有什么好?”

苦恼中轻笑,刘辩下意识的摸向腰间,却碰了个空,这才恍然想起长剑被张风“扣”了下来。无奈的苦笑一声,将目光转回了桌案上的文书。

关于屠杀黄巾的报告,皇甫嵩呈上的。

就像那朴实的老将,报告上一笔一划全是真实,没有可以的美化自己,也没有刻意的丑化敌人。汉朝官文多用隶书,可是略显圆滑飘逸的隶书在这位老将军写来却是在一笔一划间都充满了一种刚硬与略显死板的正直,倒有些像是篆书了。

报告如实的记录了那夜发生的事,从两位将军有计划地夺过张风兵权,到最后杀尽黄巾,自然也包括了某都尉冲击山谷防军,想要放走黄巾之事。

汉之忠臣,请恕其罪。

这是皇甫嵩整篇报告中唯一的一句代表了自己的观点的话,对于这位老将来说,所谓忠臣就是能够延续大汉传承的人吧,皇甫嵩断了“大汉”这株老树的朽坏、徒耗营养的枝丫,那么这刘玄德则是皇甫嵩认为的新芽了。

这让刘辩起了点点兴趣。

如果早先的刘辩的话对着“新芽”自然不屑一顾,不过现在却有了疑惑:能经风历雨却要自断枝丫的老树、能开土裂石可是难受水火的幼苗,哪一个更具备生存的力量?

皇甫嵩的论调在经历了曹cāo的出走和张风的背道而驰后,却是让刘辩有了丝茫然。

“不过终究大汉还是要亡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新生,总是建立在死亡之上。”

手指敲打着文书,刘辩疲惫的自言自语。他倒不介意为接下来的乱世添上一个角逐者,只是还是要亲眼见见为好。

“殿下,刘玄德带到。”

门外的小黄门轻声唱到,敲着几案的声音骤然一停,空点中回荡着刘辩的声音:

“让他进来。”

“罪臣刘备,见过太子殿下。”

宫殿的大门吱呀着打开,一个人影走了进来,却在刘辩看清其容颜之前,跪倒在地。

愣了一下,刘辩眼中闪过了一丝轻蔑,这种以退为进的请罪刘辩也算熟悉了,如果这刘备也抱着和朝堂之上那些个人一样的想法的话,只能说明皇甫嵩看错人了,自己也白做准备了。

“哦?孤听说刘都尉的人用的可是木刀木枪,无杀人之念,何罪之有?”

“无杀人之念却有杀人之实,终究有人因备而死,备自然当负其责。况且就算无人伤亡,备率军冲击冲击友军亦是形同叛乱,罪无可恕。”

有点意思。

刘辩揉着太阳穴,渐渐觉察到了刘备话中的不同。以退为进的请罪,多半只会说些漂亮话或者主动担些不重要的责任,而“叛乱”这个无解的罪名却是很少出现在以退为进中,除非请罪之人后台大到离谱,可那也不叫以退为进,而是**裸的威胁了,更重要的是,这刘玄德也没那背景。过了气儿的卢植可算不得依靠。

“倒也是,那刘都尉想要何种刑罚?”

脑仁还是因为酒醉而隐隐作痛,但是刘辩嘴角弯起一丝笑容,倒是发现了些有趣的东西。

刘辩的笑容,以头抢地的;刘备自然看不见。不过心下也是微微奇怪,按理来说,自己犯了罪应当交付廷尉审议才对,而且这问话也有几分怪异。但是疑惑归疑惑,刘备也没想太多,本来也没打算视审议的人不同而改变供词来逃避惩罚。

不如说当初做下决定时,刘备已经做好了不会逃避的接受审判的准备。不然在皇甫嵩身死之时,zhōng yāng军一片混乱可不会在乎扣押的一个小小的都尉的动向。

“叛乱之罪,自是有死无生。刘备欺瞒部下,犯上作乱,当五马分尸,以儆效尤。”

对自己可真够狠的。

刘备说出五马分尸时,刘辩也有了瞬间的愕然,不过马上也想明白了刘备的做法。无疑就是自己揽下责任,保住部下而已。至少刘辩相信,如果真是欺瞒了部下,皇甫嵩的报告中,当初冲击山谷的人也不会那么少了。而自请五马分尸,考虑到实际上刘备的所谓犯上作乱影响并不怎么大,五马分尸后也就没理由夷其九族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