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孤汉> 第七十七章:君与臣(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君与臣(11)(2 / 2)

刘备的声音里并没有惶恐,再考虑到这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恐怕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打算,倒也不是无情无义的冷血之辈。

“既然知道会被五马分尸,何以还要如此行事?”

伸手从一旁的几案上拿过一个厚厚的卷轴,刘辩一般把玩着卷轴,一边随意的问道。

刘辩的话中并没有杀气,这让跪在地上的刘备实在摸不着头脑,不过刘辩的话中认可了五马分尸的结局,那么既然保下了兄弟手足,家中老母,刘备的话语中也有了无后顾之忧的坦然。

“因为屠杀黄巾之举是错的,所以罪臣自然要阻止。”

“哦?”

“黄巾反叛固然有错,可是黄巾亦为汉民,当以大义劝导。对黄巾降众施以屠刀是为不仁,更非煌煌大汉应为之事。当汉军举起屠刀之时,汉已非汉。”

刘备说得坦然无比,听上去有些事不关己的大义凛然,可是考虑到那晚的血sè之花,刘备也亲眼目睹,那么现在所言就是肺腑之谈了。刘辩有些理解皇甫嵩的想法了,的确,抱以仁义思想的刘备的确能够化解皇甫嵩的杀戮留下的创伤也不一定,而如果两人就是为了大汉,个人的思想统不统一并不重要,就像刘备并不赞同皇甫嵩的做法,可是后者却仍将前者视为希望。

如果是为了大汉。

“汉已非汉?都尉之言可是说大汉将亡?”

刘备悚然一惊,就算因为注定了死亡的结局而变得无所畏惧,面对这个问题也难免迟疑,特别是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是大汉太子的时候。

“大汉将亡。”

血sè的山谷漂浮在刘备的记忆中,这就是刘备的回答。

可惜,皇甫将军,这个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脸上浮起一个嘲讽的弧度,刘辩心下却是真心为皇甫嵩感到可惜。

“但是大汉将会新生。”

把玩卷轴的动作骤然停止,刘辩盯着前言不搭后语的刘备,目光犀利。

“大汉四百年来从不是一片坦途。武帝穷兵黩武,致使一朝盛世之后,国运飘荡,乃有王莽之祸。汉室一度如风中残烛,林间枯木,可是又有光武兴汉,残烛续火,枯木逢绿。现在大汉如王莽篡汉之前,火焰将灭,老树将死,看不见一丝希望。可是罪臣相信,大汉绝不会到此而止,天下慕汉之人非罪臣一人。总会有光武帝一样的人物横空出世,然后天下不甘心汉之将亡的人必会站出来,续写盛世荣耀,直至万世永昌。”

残烛续火,枯木逢绿。看来还是皇甫将军看得透彻。

刘辩自嘲一笑,确如刘备所说,天下慕汉之人非其一人。非是慕汉,曹cāo又岂会拒绝东郡太守之职,张风也岂会想到守护大汉。

可是却也有不想让大汉再走下去的人,太累了。

也罢,让这个天下自己选择吧,猎鹿中原的人,再多一个也无所谓。

“记得刘都尉是幽州人士?”

“呃,罪臣却是幽州涿郡人士。”

刘备一呆,不知刘辩提起这个却是何意。

“孤记得中山靖王刘胜一脉最后也是隐于幽州涿郡一带,不知刘都尉和这一脉有何关系?”

“呃,这个,罪臣虽然姓刘,却是与皇室一脉毫无干系,家中族谱亦有记载。中山靖王一脉大概另有其人吧。”

刘备更是一头雾水了,不明白刘辩意思。不过倒听出了开脱之意,这让刘备在不解中皱了皱眉头。

“这可说不好,族谱之类却也是可以作假的。”

目光深远的看着手中的卷轴,刘辩话语带着酒醉后特有的轻飘不定。

“殿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善小恶尙要分的清明。如今罪臣所犯之罪甚大,殿下当要严惩之!”

刘辩话中的回护之意几乎不加掩饰,刘备一瞬间有些急了。这份善恶分明的坚持倒是与皇甫嵩的刚硬有些像了。

刘备声音提高了几度,听在因为酒醉本就难受的刘辩耳里更是一阵说不出的难受。

“严惩严惩,自当严惩。不过这怎么惩却是由孤来决定,懂?”

努力控制的理智终于抵挡不了汹涌的醉意,从榻上猛然站起了身,刘辩指着刘备,声音也提高了几度,摇摇晃晃的却是有些失态了。

“既然汝要严惩,那孤就赐汝严惩。死算什么?孤还想死呢。刘玄德,汝记住,既然汝相信大汉万世永昌,那么孤要汝扛起大汉的旗帜,是承续旧汉还是开拓新汉随汝,但是汝一生一世都不得放下这面旗帜,不,永生永世!现在,拿着这东西,汝可以滚了!”

从怀中摸出一柄细小的铁剑。刘辩扔在了跪在堂下的刘备身上,在后者一头雾水的表情中,粗暴的轰走了对方。

门扉吱呀着打开又吱呀着闭合。

刘辩瘫坐在榻上,被睡意击败,猛地向后倒去。

“大汉,呵,大汉。。。”

ps:总感觉剧情不够紧凑的样子。。。下一章就回归主角吧,然后直接跳到189年吧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