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宣中兴录> 第79章:刘贺的命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刘贺的命运(1 / 1)

() 见到这种情况,刘询倒有些好笑,就对身边的小高说道:“这几天张大人太累了,你去收拾一个安静的地方给他们休息。”

这时的张安世才回过神来,连忙请罪道:“公子,老臣失礼了。”

刘询淡淡一笑道:“想什么,这么入神啊。”

张安世看了看刘询,脸sè有些苍白,就关切地问道:“公子,你的脸sè好像不大好。”

刘询有些感动得笑了笑,说道:“我还年轻,倒是你们这些老臣,都跟着我连轴转了好几天了,身体怎么受的了?我已经让小高在宫中给你们收拾一个住处,这样你们办事也方便多了。”

张安世道了谢,说道:“公子,现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确立皇位的继承人,但是你也知道大将军仍然在卧病之中,这件事情现在怎么办?”

刘询知道张安世话里面的意思,就是霍光的势力仍然是权倾朝野,在京的官员除了自己身边的几个人之外,没有人不和霍光有关系。原以为自己现在已经大权在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现在想想着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想到这里,刘询慢慢的说道:“你去找几个老成靠得住的人上书皇太后,言明确立皇位的继承人是现在的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由皇太后主持这件事情,不由得霍光不买账。”说到这里,刘询话锋一转道:“皇位继承人的人选当然是非我莫属,但是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京师经历这么大的动荡,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第二,就是大行皇帝的葬礼。”

张安世略一沉吟道:“关于第一件事情,我觉得还得好好的议议,毕竟我们的现在没有什么基础,京师要是搞不好,就什么立足之地也没有了。至于大行皇帝的下葬,因为平陵早已修好,这不是问题,只不过我想的就是公子,你入承大统,是在葬礼前呢?还是在葬礼后呢?”

刘询想了一下道:“这些制度上面的事情,我不熟悉,你去找几个熟悉制度的人来,反正现在皇太后在我们这一面,有些位置上还是要调整一下的。朝廷里的人你比我熟悉,你说说看看,在制度礼仪上面,谁可以胜任?”

张安世斟酌着说道:“丞相杨敞谙熟朝廷礼仪制度,本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现在是权力真空的时期,内内外外还是以他为首,让他来负责葬礼的一切事务,恐怕也不现实。”

刘询道:“最近杨敞的身体也不大好,那就算了。”

张安世接着又举了几个人,但是比较来比较去,刘询都不大满意。张安世忽然想起一个人,说道:“公子,他怎么样,只不过现在已经削职为民了。”

刘询有些疑惑的问道:“你说的是谁?”

张安世道:“就是刚刚被解职的太常蔡义。”

刘询想了一下道:“就是那个最危急的时刻被我解职的前任太常,蔡义。”

张安世笑道:“他也是有些委屈,那天是冒犯了公子,这个人可能平rì是没有什么刚xìng,但是朝廷典章制度上面,估计没有人有他熟悉了,就是比起高皇帝时期的叔孙通也毫不逊sè。只可惜,已经被解职了。”

刘询眉毛一挑,就说道:“解职怎么了?上次也是我的过错,你这就派人告诉他说,就让他恢复太常的一职,明天我还要见见。我们现在还是议议京师的局势吧。”

听到这里,张安世忽然叹道:“可惜,就是元凶没有被抓到,要是我们将刘贺抓到了,事情可能好办一点。”

刘询慢慢的说道:“刘询刚刚抓获,我今天找你来,也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到底要不要将刘贺交送廷尉,然后申明一切,明正典刑,还是暗地里处死,你说说你的意见。”

张安世不由得心里打鼓,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刘贺只是待屠的羔羊而已,杀掉他也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刘贺的却是牵扯到了昭帝末年以来的政治斗争,万一交付廷尉,审讯出什么关于霍光,甚至于大行皇帝的一些事情,怎么向天下人和后世交待,就是写在史书上的时候,怎么办?想到这里,张安世说道:“公子,这件事情太大了,我想还是多找几个人来商量一下为好。”

刘询道:“不一会儿,他们就要过来,你先说你的。”

张安世咽了一口唾沫,字斟句酌的道:“我的意见就是不杀刘贺。”

刘询占了起来,在房间中转了几圈,盯着张安世道:“为什么?”

张安世定了定神,道:“现在刘贺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杀掉他很容易,只是一刀的问题,但是问题是怎么杀,是暗地派个人就地解决,还是交付廷尉,明正典刑?先说,暗地里杀掉,如果刘贺死了,那么这场叛乱怎么解释,怎么解释在昭帝驾崩之后,我们将刘贺召进京城来,这可是发了明诏的,天下皆知的事情。如果刘贺死了,那么我们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其次就是,交付廷尉,审明他所有的罪证,但是万一审出来什么,怎么办?万一刘贺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某些人主使的,又怎么办?要不要将这些人也交到廷尉去,到时候再像巫蛊之患那样兴起大狱,后世该怎么看即位的新君呢?”

刘询知道张安世后面话虽然隐晦,但是却是点出了一点,现在的朝局不稳,而且自己现在正在谋取帝位,万一在兴起什么大狱,那么这个刚即位的皇帝怎么被后世人看。想到这里,刘询问道:“那你认为该怎样处置?”

张安世慢慢的道:“不杀,不审,就此放回昌邑国,派人看管起来。”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忽然从外面传过来一个声音道,说话的是杜延年。

刘询知道这些人已经来了,就说道:“都进来吧。”

只见到以赵充国为首,魏相、隽不疑、杜延年、辛庆忌,还有刚刚从绿柳庄过来的张建。刘询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心腹干将,不由得感慨万千,自己手下只有有些人才是靠得住的,自从昭帝驾崩之后,局面有多恶劣,面对权势熏天的霍光,要不是自己在筹划得当,再加上属下用命,说不定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在逃命的路上。想到这里,刘询说道:“大家都坐下,我们接着议事。”

杜延年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公子,我以为现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置刘贺,我还是赞同右将军的意见,就是刘贺不能杀,因为在刘贺的后面还有一个人呢?就是霍光。”比起一向老成持重的张安世,年轻的杜延年说话就没有那么多避忌,直言不讳的说道:“万一在审讯的时候,刘贺说自己是霍光主使的,怎么办?是将霍光也审讯起来,这可能吗?所以我说,我们就将这次的归结为一次兵变,就让韩光和严延年去扛好了,刘贺怎么定罪,最好还是我们一开始定的基调,就是荒yín暴虐,这样拿掉他的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也能堵住天下人和后世的嘴,不然的话,要是直接说刘贺是举兵叛乱,这是什么,这是‘大逆不道’。这样的人居然是皇位的继承人,这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一边的隽不疑是最信服的就是《chūn秋》,一向认为这些乱臣贼子,都应该被显戮,按照大汉的律令,就是将这些带兵造反的人全部凌迟处死。听完杜延年的话,就立刻反驳道:“我觉得这样说不符合《chūn秋》之义,这样的叛乱之人都不处以重刑,万一将来子孙在出现什么称兵叛乱的情况,那么完全可以引用这样的成例来处置,高皇帝所定的律令怎么办?”

赵充国也是和隽不疑同样的意见,只不过他管什么《chūn秋》,只是想到这样的叛乱都不重处,将来怎么办?而且这对平乱的数万将士也无法交待啊。

刘询一直在旁边听着,忽然说道:“魏相,你怎么不说话?”

魏相道:“公子,我在想公子登基怎么办?满朝都是霍光的人,我们不能不考虑霍光的因素,说到底现在只有和他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刘询听到这里,自己已经明白了,刘贺不能杀,而且就要按照张安世说的那样,将刘贺加上一个暴虐荒yín的罪名发回昌邑国安置起来,然后自己还是要和霍光搞好关系。现在看来只有和他合作自己才可以顺顺利利的当上皇帝,本来以为自己已经大权在握,最后却发现自己还是得看别人的眼sè,想到这里,刘询的眼光不由得黯淡下来,但是确实没有法子和眼前的这些人说,况且自己也不愿意让手下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就笑道:“今天,就议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好好休息,张建留下,我还有事情要说。”

待到众人出去之后,刘询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你是从绿柳庄那里过来的?”

张建道:“是的。”

刘询道:“夫人和奭儿还好吗?”

张建只好说道:“夫人他们很好,还让我转告公子,什么时候回去?”

刘询没有理会,忽然眼睛闪出yīn狠的光芒,冷冷的道:“你现在有一项新的任务。”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