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的无锡比伦敦还要酷热,近段时间的气温节节攀升,温度最高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35℃以上,苏惠晴怀孕后在公婆的细心照顾下,本来已经算是丰满的身材愈加显得营养过剩,体重已经有120多斤了,比怀孕前的不足百斤增加了近30斤。
苏惠卿本来就有些怕热的身体,现在愈加的怕热,幸而她住的房间都安装了方明去伦敦前从美国订购的空调,夏天一到她就不怎么出门,方明在的时候还强拉着她经常在花园里散散步,现在方明不在了,她几乎连房门都不怎么出了,待在房里一心待产。
这天中午,苏惠卿吃过丫鬟送来的午餐,又喝了一碗婆婆亲自煲的汤,她的胃口一直不错,特别喜欢喝婆婆煲的汤,一点也不像有些孕妇在怀孕期间会经常反胃,变得特别挑剔。
放下手中的汤碗,苏惠卿轻轻的抚mo着自己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的小生命,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站在一旁的丫鬟笑着问道:“大少nǎinǎi,小少爷快出生了吧?”
这个年纪十七的小丫鬟名叫小玉,自小在方家长大,聪明伶俐,长得又讨人喜爱,很得老太太的喜爱,在苏惠卿嫁到方家后就一直待在苏惠卿的身边,把苏惠卿服侍得甚为妥当,很快便深得苏惠卿的欢心。
苏惠卿笑着回答道:“算算rì子,应该用不了一个月了。不过可不一定是小少爷,说不定还是位小丫头呢。”
小玉甜笑一声,道:“我猜一定是位少爷,人家都说‘酸男辣女’,我注意了,大少nǎinǎi您怀孕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喜欢吃酸的东西,所以我想您一定会生个小少爷的。”
受过高等教育的苏惠卿自然不会相信这样的说法,但小玉的话却让她大为高兴,方明现在已经有了四个老婆了,深深明白公婆心思的苏惠卿知道,如果自己首先为方家生个长子的话,自己在方家的地位就必然会高出一等,至少在公婆的心中,自己的地位会更高一些。
苏惠卿笑道:“呵呵,那就承你吉言了,要是真的生了个小少爷,我一定给你包个大大的红包。”
小玉听了苏惠卿的话,高兴的道:“大少nǎinǎi,那小玉就先谢谢您了,我看您要准备红包了,嘻嘻。老夫人这几天一直在为小少爷准备衣服,花花绿绿的,可好看了。老太爷也是一天三遍的问我您身体有没有不适,有没有吃完为您准备的饭菜,可紧张您了。我从小在方家长大,可从来没有见过老太爷对一件事情这么着紧过。”
主仆两人说笑了一会,苏惠卿觉得有些乏了,不经意间打起了哈欠,小玉瞧见,连忙道:“大少nǎinǎi,午睡的时间到了,我扶您去床上休息一会吧。”
苏惠卿点了点头,接着便进了里间的卧室,躺在柔软的弹簧加海绵垫的大床上,苏惠卿恰意的呼了口气。方明在家的时候对自己的居所重新装修了一次,那个上百年的雕花木床被换成了西式的大床,在卧室的一角弄出了一个不大的卫生间,里面都是现代的洗浴设备,然后又装上了空调。旧家具方明并没有扔掉,而是在拆掉后被jīng心的包装起来,按方明的说法,这些都是珍贵的艺术品,一定要好好的保存,老太爷虽有些不以为然,但也并没有干涉他。
小玉服侍苏惠卿盖着薄被睡下,才悄悄的退出了卧室,在外间的椅子上坐下,给自己倒了杯热茶,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
小玉很满意自己的生活,自己虽然只不过是方家的一个小小丫鬟,但方家却从来没有亏待过她,前些年方家虽然渐渐衰败,但自负诗书传家、极爱面子的老太爷却从不愿减少或克扣佣人的工钱,后来方明在国外有了发展后,方家上下佣人们的待遇比之以前已经不低的水平又有了个提高,作为大少nǎinǎi贴身丫鬟的小玉平时更是没少得苏惠卿的赏,算下来每个月都能赞下近一百块钱了,寻常人家一年也不见得能攒这么多啊。
小玉算算这些年下来,自己已经挣了差不多有2000多块钱了,以前自己的工钱全都交给了父母,自己不留一分,现在已经长大有了自己打算的小玉则悄悄留下了一半,托另一位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大少nǎinǎi帮自己存在了她父亲的银行,现在已经有差不多500块了,刚才大少nǎinǎi说生了少爷定会给自己包一个大大的红包,小玉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大少nǎinǎi说的大红包肯定是少不了,至少也得有个几十块吧。
想起来自己还真是幸运,被老夫人派来服侍这位苏大少nǎinǎi,小玉私下里也曾和服侍二房、三房的姐妹们聊过,虽然她们的例钱都一样,但算下来服侍二房、三房的姐妹每个月的收入却不足她的一半。
二房就不用说了,二少爷莫名其妙离家出走,留下了近乎守活寡的二少nǎinǎi,但老太爷、老夫人并没有因此薄待二少nǎinǎi,二少nǎinǎi为人也好,可惜就是太可怜了。
以前不务正业的三少爷被大少爷送到了南京去读书了,三少nǎinǎi为人刻薄,整rì里只知道怎么想法子接济她的娘家,看样子是恨不得把方家的万贯家财都送了她娘家才甘心,幸亏方家有钱,不在乎那么点。
小玉想起方家有钱,不由得想起了佣人里流传的一件事情,据说大少爷为了同时娶何小姐和苏小姐过门,送了1000万给何小姐,还是什么美圆,要换成银圆据说得有两、三千万呢。小玉不敢直接向主人询问此事的真伪,不过有一次故做不经意间向苏大少nǎinǎi问起:“大少nǎinǎi,我听别人说报纸上说大少爷捐了50万美圆给别人,是不是真的啊?”
大少nǎinǎi当时微微一笑,道:“当然是真的,怎么,你不相信?”
小玉吐了吐舌头,一副惊讶的表情,道:“大少nǎinǎi,大少爷还真是大方,一下子就给了别人这么多钱,您可得好好的劝劝他啊。”
苏惠卿被她夸张的表情逗得一笑,道:“你们大少爷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国外的产业多着呢,赚钱的本事也大,这点钱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再说,你们少爷可不是白白送出这笔钱的,他有着自己的计划呢。”
小玉没敢再问大少爷有多少钱,只不过从此后她服侍起苏惠卿变得愈加尽心尽力了。
小玉正在那里神游万里,门口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小玉紧张的看了屋里一眼,确定大少nǎinǎi没有被惊醒后,才悄悄打开了门,一开门便低声埋怨道:“真是的,不知道现在是大少nǎinǎi休息的时间啊,怎么在这时候来敲门!”
来人呵呵轻笑道:“小玉脾气见长了,别生气,我有正事找大少nǎinǎi呢。”
小玉这才看清楚来人是方家的管家陈伯,连忙道歉道:“陈伯,刚才小玉不知道是您,真是不好意思啊。”
陈伯手里捏着张纸,对小玉道:“这是在上海的林先生转来的大少爷从伦敦发给大少nǎinǎi的电报,你待会等大少nǎinǎi起来后,给她看。”
小玉惊喜的接过电报,笑着说:“大少爷已经平安到了伦敦了?真是太好了,大少nǎinǎi可是一直在担心呢,现在大少nǎinǎi应该安心了。”
正在此时,里屋传来了苏惠卿的声音:“小玉,是大少爷来信了吗?快拿过来!”刚才小玉开门的时候,迷迷糊糊的苏惠卿已经醒了,隐约听到似乎是方明发来了电报,便忍不住高声喊了起来。
小玉对陈伯歉意的笑了一下,然后转身道:“大少nǎinǎi,是大少爷的给您的电报,您别动,我马上给您拿进去。”说完,连门都没关就进了去。
陈伯摇头笑了一下,心想这个冒失的丫头,这样大开着门,屋里的冷气还不全都跑了,真是不知道节省。陈伯帮她把门小心的带上,然后才回去向老太爷复命。
苏惠卿躺坐在床上读着方明的电报,这电报是方明刚到伦敦时发回来的,内容不是很长,但字里行间却透着对自己的关心和思念,电报里方明特地嘱咐她要经常散步,家里的大小事情都不要去cāo心,要保证心情快乐,后面特地说明等孩子一出生,一定要立刻发电报告诉他。苏惠卿看在眼里,甜在心上,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小玉在一旁看了,笑嘻嘻的问道:“大少nǎinǎi,这下您可放心了吧,总算是等到大少爷的电报了。”
苏惠卿把电报小心的折好,对小玉道:“小玉,今天外头热不热啊?”
小玉回道:“现在应该很热吧,我刚才看管家陈伯满头大汗的,怎么少nǎinǎi您要出门吗?”
苏惠卿笑着说:“你们大少爷发电报来特地命令我要经常散步呢,我怎么敢不听,等下午凉快些,你就陪我到花园里走走吧。”
小玉疑惑的问道:“大少nǎinǎi,这散步有什么好的,我看人家孕妇都巴不得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大少爷不远万里发个电报来不会就是让您出去散步吧?”
苏惠卿笑笑,道:“呵呵,孕妇要多运动一下才好。”
这散步的好处苏惠卿自然是知道的,但她怀孕后行动不便,自然不想多动,方明在家的时候有他陪着,现在他去英国了,自己便没有坚持下去,现在既然他特地发电报来,苏惠卿心想就顺他的意思吧。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七rì,yīn历七月十九rì,立秋刚过去不久,苏惠卿当天下午正在小玉的搀扶下在花园里走着,突然一阵突如其来的腹痛让她险些跌倒,小玉察觉到了她的异常,赶忙喊人,苏惠卿意识到自己快要生了。
众人在闻讯赶来的方老太爷的指挥下,把苏惠卿小心的抬上汽车,送到了附近的一家医院,当天晚上苏惠卿便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八斤重的小胖小子,虽然是头胎,但小家伙没有让他的母亲受罪,很顺利的来到了人世,从羊水破裂到生产完毕才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在苏惠卿进医院的时间里,方老太爷和老太太一直等候着,当听到婴儿的啼声和医生恭贺母子平安的消息后,方老先生和老太太激动不已,险些昏了过去,老太爷心下感慨,真是祖宗有灵,让方家有了长孙,算是后继有人了。老太太在旁边唠唠叨叨的感谢着满天神佛,什么玉帝、观音全谢了个遍。
老太爷在接过已经被清洗干净,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孙子时,激动得几乎热泪盈眶,连连吩咐道:“给老大发电报,通知亲家,还有今天晚上我要在家里摆宴席,给所有的家人发红包!”
苏惠卿当天并没有回家,而是带着儿子在婆婆和小玉的陪同下留在了医院,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听说昨天晚上全家张灯节彩,宛若过年,光陈年老酒就被喝掉了三百多斤。接下来几天,闻讯赶来道喜的亲戚朋友更是络绎不绝,让老太爷着实又风光了一回。
苏惠卿也很开心,看着怀中正在吃nǎi的小毛头,心中升起了初为人母的喜悦。毛头这个名字是他的爷爷为他取得小名,学名还没有取,正等着方明的回电呢。小毛头长得很可爱,眼睛很像方明,黑白分明,像两颗宝石一般闪着光彩。
苏惠卿看着怀里的儿子,想着远方的丈夫,在生产前几天接到方明的电报,电报中方明说他又新成立了一家名叫“新东方”的公司,在新的公司里,她拥有了5%的股份,方明作为最大的股东拥有了70%的股份,苏晴和雅子分别占了15%和5%的股份,玉莹也以名下新世纪电子的股票占据了5%,这是一家彻头彻尾的家族企业。这家“新东方”公司正是方明整和资源,意图大干一场的工具。方明用自己在“新世纪”电子的部分股份做抵押,由丘吉尔牵线,顺利的从英格兰银行贷款到了100万英镑,随后用这些钱委托美国的西蒙先生在为自己注册了这家公司,苏晴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和第二大股东现在已经离开伦敦前往美国筹备公司,估计现在已经快要到美国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