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修真真难> 第六十六章 史家剑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史家剑法(1 / 1)

() 机缘来得如此之快,这是谢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然而柳湘莲既然答应传授剑法,自然不会反悔。之前谢涛只会些中洲入门的简单格斗技巧,从未学过剑法武功,对此自然求之不得。

两人随即走出酒馆,寻了一个僻静之处,开始传承。

柳湘莲看了一眼谢涛手中的军刺,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将传授你的剑法,来自于史家,源于史官手中的刀笔。你这短剑长短适中,正合使用这门史家剑法!”

顿了顿,他又说道:“此剑法共分十二套,分别为天子剑、名臣剑、良将剑;jiān佞剑、霸主剑、妖人剑;刺客、循吏、货殖、儒林、游侠、滑(gu)稽。这十二套剑法,环环相扣,各有妙处,乃史家千年积累所得。我有幸结识当代史家,得以传授此技,至今已逾十年,尚不能得窥门庭。史家剑法,贵在正心:若心不正,则此剑百无一用;若心正,则随意挥洒,亦有万钧之力。盖千秋功过,惟在史家一言,其中分量,何止万钧?太史公曾说:‘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你若真能正心至于至诚境界,则剑出如泰山压顶,势不可挡!”

这一番话,直说的谢涛喜不自胜,恨不得立刻将这十二套剑法全部学会才行。

谢涛随即问道:“正心,乃是修心的事情,属于jīng神层面。为何竟能使用剑的身体力达万钧?恕在下愚钝,还请柳兄指教。”

柳湘莲笑了笑,说道:“修心之道若真这么简单,世人修道未免太过容易了。须知心统身体,只要正心,力道自然便来。那力量不是身体的力量,而是来源于心。力也分三六九等,心之力高于身体之力,哪怕借得一丝用之于剑法,也足以傲世群雄。古今天下,力士不知多少,但有一条却为关键:凡天生神力者,必然心志单一,无有杂虑。须知心越纯粹,则力越刚猛,此乃心力外溢,流至于身,自然增幅所致。只可惜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太少,力士自身,也不知力安从来。所以只知用力,不知修心,反而落入下乘,为劳心者所治。”

谢涛想了半晌,全无一丝头绪,只得将柳湘莲的话记下。毕竟授艺之前所说的话,可以说是整套剑法的概述,其优点缺点尽在其中。虽然不明白“心力”怎么会转换成身体的力量,但是他起码搞明白了一点:这套剑法是很牛的,但是想要学好是很不容易的。

谢涛当然不知道,这套剑法乃是史家数千年积累下来的jīng华。自古以来的史家传人不知凡几,却没有多少人敢说真正掌握了这套剑法,由此也可见修炼这套史家剑法的艰难程度。

柳湘莲从谢涛的手中拿过军刺,仔细端详了一二,说道:“此剑品质一般,但是铸剑手法极其高超。用史家所传的养剑法门,配合史家剑法,威力不俗。我现传授你养剑之法,你学成之后须在每rì子、午两个时辰用心修习,汲取天地之间的一yīn一阳之气,与自身的真气混为一体,共同纳入剑中,其余时间不可修炼此法。”

待谢涛答应下来,柳湘莲才将养剑的法门及其中关窍之处一一说了,吩咐谢涛用心记下,并叮嘱他不可记于纸上,以免为歹人所得。

谢涛见此,便出声问道:“我若学会了这门剑法,能否将其传授给其他人呢?”

柳湘莲颔首赞许,说道:“你既学去,剑法的传承自然随你。但是有一点需要牢记,人择剑,剑亦择人。你若所传非人,不仅糟蹋了这门剑法,就连所传之人也会受到剑法的影响,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这一点需要千万小心!”

谢涛连忙问道:“那要怎样才算是剑法的传人呢?”

柳湘莲抬头望天,仿佛在缅怀什么人,良久才说到:“史家最重传承,此剑法乃史家jīng华,自然有不可言说的妙处。我说过,剑亦择人,若你果真修炼有成,遇到适合的传人时,自然便知。现在说这些,还言之过早,须知剑法一道,重在体悟与磨练,没有时间的积累,你绝不可能修得上乘剑法的。”

谢涛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一点。就如他使用九五式步枪,即便各种关窍都已清楚,且还有劳宫穴药力作为辅助,仍不敢说完全掌握。遑论难度更大,需要耗费jīng神更甚的剑法了。

柳湘莲满意谢涛的态度,将养剑法门重复了五六遍,直到谢涛牢记在心,方才转身走出巷子。

谢涛追问道:“此养剑法门果然jīng妙,然而史家剑法,尚未得授。”

柳湘莲哈哈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抛给谢涛,说道:“剑法共分十二套,我观你的xìng格,与这一门剑法极为契合。你先习练这一策剑法,若有所成,则其他各法可一蹴而就。史家剑法,一以贯之,一法若成,他法自然贯通。你习练之时,也需牢记这一点,只要用心在几个招式上下功夫即可,有所成时,其他各招皆可得悟。切忌贪多,浪费时间,且难得真髓!”

谢涛连连答应,结果柳湘莲抛出的册子,细细观看起来。

这一册书全用绢帛订成,用时摊开,不用时卷成一卷。书册外表看来很薄,然而细细翻看,竟达百页。每一页上都有绘有人物图形,人物之上还有绿笔描出的线条,代表功法运行线路。对一些重要的穴位,更是朱笔批示。

人物下方,则是招式的解释。寥寥数语,先点明了招式的出处,随后指出此招所蕴含的情绪、心志、动作等要点。谢涛注意到,史家剑法,同样对情绪和心志要求极高,二者若不能到位,则功法威力大减。由此可见,贾宝玉授于他的情修之法、《诗经》之术,实在是无价之宝。

由于此书乃线装古本,当从右往左翻看,谢涛习惯难改,仍是自左至右翻了一遍。竟发现其中有十几页画的不是人形,而是动物,且一样用绿笔标示线条,朱笔点出穴位。这十二个动物各不相同,或飞禽,或走兽,或游鱼,甚至龙、风等传说中的动物,皆在其中。图形绘制的手法与人物相比,竟是更下了一番功夫,那一个个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仿佛一个不慎,就能从画中飞出来一般。

这些图画吸引了谢涛的注意,以至于他忘了看自己适合的是什么剑法,直过了半个时辰,他才意犹未尽地合上书册,看到了书面上的三个篆体大字。

“竟是这门剑法?”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