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横戈> 第4回 兴衰从来不由人(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回 兴衰从来不由人(1)(1 / 1)

() “冬天不利用兵,但契丹人世居朔漠,比咱们耐寒禁冻得多。凭马邑的城塞,以五百人抵挡三千兵马并非不能,然而今天已经腊月十八,如果一味坐守,等到明年开chūn,就算马邑粮草不尽,到时候契丹人缓过劲来,再有援军赶来,咱们也未必是对手。马邑若失,鄯县东面的门户洞开,敌人便可以长驱直入了。”柳琮靠坐在一堆绵被上,面sè仍有些苍白,说话声音也有气无力,但头脑思路却极清楚,一条条地把眼前的局势摆了出来。

“契丹人出兵打仗向来不带辎重,全靠随处抢掠。现在冰雪连天,耶律达必定是想速战速决,尽快夺取马邑休兵养息数rì,以后再缓图朔州。马邑城池方圆不过二里半,契丹人真卯起来打,刘钦不一定能守得住。”柳琮一面思忖,一面说道:“既然他想决战,我们就投其所好,给他决战!”

“耶律达人马虽然不少,可是鱼龙混杂,除了借来的一千应州兵是胡骑jīng锐,余下的还有不少旧豪门拼凑起来的‘义兵’,各部中间绝不会天衣无缝、毫无可乘之机。既然如此,便好各个击破,只要那些乌合之众的阵脚先乱,应州兵军心也必动摇。我军人数虽多,不过当真能出其不意与敌人一战的,也就是狼牙都的六百人而已……”

目光一一从众人脸上扫过,似乎若有所思,跟着不容置疑地道:“我亲自率军去救马邑。雷都头去点齐狼牙都随我作前锋,曹猛领本部保民军五百人分左右两翼为后援,余部谨守鄯县城池,一应军务都由方录事和陈都头两位主理。咱们与驻守马邑的刘钦刘都头里外夹攻,在马邑城下把契丹人给吃掉。”

马锐站在距离床榻最远的地方,听到柳琮这种安排,一个字也没有说。要是放在以往,柳琮会毫不犹豫地把守城的重任放在他的身上,可现在他明显已经对自己有了芥蒂,表现得十分不信任了。柳琮醒来之后与方卓单独交谈了片刻,这段时间里他肯定已经知道了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马锐并不觉得后悔,因为至今他仍然认为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保民军来说那是都最好的办法,要是再来一次的话,他大概还是会那么做的。眼下他只是有点心里空落落的,没想到他死心塌地跟随柳琮这五六年的功劳,就被他这么一笔抹消了。

正在那里感慨,忽觉身边有人捅了他一下,低声道:“马都头,柳帅叫你呢。”马锐急忙抬起头来答应了一声,只见柳琮看穿了他心思似的微微一笑,道:“马锐,我另有一件要紧事交代给你办。”马锐一愣,机械地走到榻前,低头看着柳琮在沙盘上插下一只只小小的红sè木钉。

“朔州三面环山,西南北三面都是易守难攻,但也有个大大的弊端:敌人进不来,咱们自己也出不去。如果东面这条出路被堵死了,那我们就成了瓮中之鳖,给人关在老窝里打了。”柳琮说完这句话,抬头环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点头表示附和,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咱们现在虽据朔州,可说不上成功,还得为以后谋一条路才行。军中多数将士原本就是晋人,当初起兵也是以反抗契丹人的暴政为旗号,所以南略大晋是不成的;往西去是东胜州,彼处与云内州都是归顺契丹已久,人心未必向我,暂且也不可贸然进兵。至于北面……”喘了口气,接过下人递上来的茶盏一饮而尽,续道:

“北去了过云中就是大同,自古以来得大同者得北疆,天下形势有取于山西,而山西形势却尽在大同。谁取了大同,东可以沿着桑乾河谷直入河北,南可以循飞狐关、越太行山,迂回到幽蓟西南。当初晋皇帝割十六州与契丹,大同沦于敌手,以致后来胡骑南下再不费力。以兵法而论,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现在我军后防未稳,财路不继,贸然去攻大同不一定攻得下,再说就算当真取了大同,也必定疲于防备敌人来袭,同样不是上策。”

话说到这里,几个头脑灵光些的将领已经猜到了他的用意。既然西南北都给否决,剩下来的只有东入应州一条路了。 马锐仔细辨认着柳琮所插红钉的位置。凭他对这一带地形的了若指掌,很快就分辨出那是应州与马邑之间的河yīn城。

柳琮指着河**:“我们此次用兵,不仅要解马邑之危,而且要顺势攻取河yīn,以为明年开chūn进取应州的跳板!”

“子纯,如今天寒地冻,不宜用兵,驰援马邑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从我军攻取马邑以后,应州守将已经在河yīn增兵防范,我军多出则辎重繁多、行军缓慢,少出则力量难与抗衡,照老夫看,河yīn并非不该取,但还是等来年雪融之后再说为好。”说话的是方卓。

“方叔叔这话差矣。明年雪融,我们进军自然是方便许多,可是应州的援军岂不也是同样?马邑城下我军若不能迅速击退耶律达,一切自不必说;若是能够速战速决,攻取马邑之后便可将主力藏匿于河yīn西北的白草谷,同时命数百人佯攻应州州治金城,调河yīn守军出援,却趁机袭取城池。”

“难!且不说河yīn的守将究竟是否上当,这应州驻军将及三千,区区几百人前去攻打,又何至于要调动河yīn的兵马?”

“哈哈!”柳琮轻轻笑了起来:“方叔叔可知道汉时董卓入东京的故事?”众人多是没怎么读过书的粗人,听了这话有些大惑不解,全都望定了方卓。

方卓点点头,道:“董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觉兵少不足以震慑远近,于是每夜遣兵从四门悄悄溜出,第二天一早复又大张旗鼓地堂皇而入,散布传言说‘西兵复入至洛中’,如是者四五rì,洛阳人都只道他人多势众,全没想到只有寥寥的三千人。”

“正是!”柳琮击掌道:“马都头,到时你领一军潜行至应州城外远远扎下营寨,每夜便令数百人举火把千余循环而行,前部入得营去,便熄了火把自小道绕回营后,复举火把而入,如此必能骗过守将。”

陈昌聿接口道:“柳帅此计甚妙,但天sè一亮,不免要给识破,末将还有一策:以十倍之数扎营立灶,示以长围久攻之意,凡取水伐柴,也照十倍之量,逐rì不断增灶,再令细作在四乡散布谣言,料想那守将必会上当。”

“可要是契丹人出城来袭营,又怎么办好?”方卓xìng子小心,想得也周到许多。

“契丹人喜拜白衣观音,那耶律尧骨自从登基以来,凡出征必要先杀灰牛白马来祭拜观音,你们说若是观音在我军营中显灵,那契丹人还敢不敢出来打?”柳琮神秘地笑了起来。

众将面面相觑,好像听到了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一副摸不着头脑的表情,谁也不明白柳琮到底在胡说八道些什么,方卓更是暗想莫非这孩子生死路上走了一遭,把脑子给烧坏了不成?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