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晦星> 第五回:树下献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回:树下献策(1 / 1)

() “父亲,今天我和小健见到城里有很多人连饭也吃不饱。你是这个城里管事的人,为什么不出手解决这些人的温饱问题?”夏毕程闻言心中大为诧异,放下手中的饭碗,惊讶地看了看突然对自己发问的女儿一眼,便又低下头继续吃饭。

见自己的父亲不作回答,小夏健追问道:“父亲,我们山阳也不是个穷地方,为什么不开设粥棚接济穷人?”

两个孩子提出的问题虽然中肯,但却没把其他的问题考虑进去,夏毕程也不禁暗笑道:“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其实,夏毕程也知道城里有不少为逃避战火而来到山阳的难民,还有不少因为战争失去家里主要劳动力的老弱妇孺,这些人大多没有生活来源,依靠行乞渡rì。这个群体的存在不仅使山阳的治安变得混乱,也让他深感不安!

可他也有他的难处,秦国在南方南面同吴、越、岭南、百越以及楚国残部交战,秦军主力长期被牵制在南方,进退不得。而北面关外诸侯不仅与秦国同分秦淮大河这一天险,还可陆路进攻霞关,直入三晋之地,威胁函谷关!

因此夏毕程在山阳的任务不是治理山阳,而是在备战,准备随时策应关中,并组织物资中转,把粮草和兵源送上前线!同时还要组织山阳段的淮河岸防,防备北兵偷渡――因此,对夏毕程来说让山阳不出乱子已实在是不易,维持现状对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见父亲面露难sè,在哪儿久久不语,姐弟俩便又想开口:“父亲……”

“这事虽小,但干系甚大!要是别的地方的难民听说我们这儿施粥,一窝蜂跑来的话,该怎么办?这事我自有主张,你们也不要再说了”。不等姐弟两开口,夏毕程便将话题打住。

不知是小夏健刚刚接受过夏毕程那失败的“试胆训练”的缘故,还是夏毕程回绝了姐弟俩提议的缘故,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起来……

晚饭后,小夏健就要回房,夏馨佑见状,便跟着他来到了后院。

“小晦郎!”馨佑笑嘻嘻的叫住小夏健,待到他转过身子时,不忘往他脸上瘀紫处戳去。昨晚有过被姐姐戳在瘀伤处痛得直咧嘴的经历,小夏健立马闪了开来。

见弟弟学聪明了,夏馨佑也不同他开玩笑,直奔主题问道:“小健,你要就这么放弃吗?”

看着一脸期待的夏馨佑,小夏健陷入了久久地沉默,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夜风轻轻地翻弄着院内那槐树的密叶,也轻撩着天上那厚厚的云幕,不时有星星从云幕的缝隙中探出头,好奇的张望着下面的世界……

沉默许久后,小夏健有些失落地讲道:“我们只顾着自己,却从未去想过父亲的难处,施粥这事我们……”

“先是何伯这样说,然后是父亲这样说,现在你也跟他们一个调调!”夏馨佑使劲地揪着小夏健瘀紫的左脸,愤愤不平的说道:“小健呐,没想到你会是半途而废的人”说罢,小馨佑嘟着嘴,气呼呼地跑开了。

夏馨佑轻轻地来,又气呼呼地走,她动一动手,便留下一个腮帮越发肿胀的小夏健。

看着姐姐跑远的身影,小夏健一手捂着腮帮,一手抹去眼角的泪水,无辜道:“我只是想说:‘我们该想些妥当的办法’而已,为什么都不等我讲完就动手!”。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站在槐树下抹眼泪的孩子,却立下了兼济世人的诺言,而身子略显单薄的他,有着非凡的政治智慧――虽然现在的他只是个内向的爱哭鬼……

小夏健费劲地坐上了槐树下的石凳,小脑袋耷在石桌上,眼角还带着没干却的泪痕。听着身后夜风拨弄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小夏健心中却是想起了从未见过的妈妈:“何伯他们说过的,娘亲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在坐在槐树下,是真的吗……”

一想到这,小夏健跟晃拨浪鼓似得摇了摇头:“不对,现在不是想娘亲的时候!”

脑海中回想起白rì间在城里所见的种种,和平rì里自己在父亲身边的所见所闻,小夏健心中慢慢浮现出了一个想法:“既然有人为避难抛弃家业来到山阳,山阳也一定有因战事而荒废的田地。而且城里多是老弱妇孺,城外也一定好不到哪去,所以……”

一想到如果按这个方法来,不单单是城中那些生活无依的人温饱有了着落,连城外那些失去青壮年劳动力的家庭也能帮上一把,小夏健心头一喜,不由得笑了出来。

“小健,这么晚不去休息,还在这里傻笑什么。”处理完军政杂务,正要回房歇息的夏毕程走进了后院。

“父亲,父亲,我有事想同你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见自己刚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父亲就正好走来,小夏健一脸兴奋,迫不及待的想说出心中的想法。

因为这几天的忙碌,有些疲惫的夏毕程摆了摆手,不耐烦道:“不都说了吗,施粥的事关系太大,我不能同意!”

“我想说的事情不是施粥的事情,而是为父亲你解决流民与山阳城壮劳力不足的妙策。”说罢,小晦郎捉住了夏毕程衣襟。本来是要转身回房休息夏毕程见着小夏健身上的瘀伤,有件着小晦郎那期待的眼神,他的心中不免有些动容。

“好吧!好吧!我就来听听你这爱哭的小鬼怎么解决流民的难题?”强忍着身体的疲惫,夏毕程以手加额,一屁股坐在树下的石凳上。

轻吁一口气,稍稍整理了思路的小夏健将他的构思娓娓道来:“流民进城导致城里鱼龙混杂,难于管理。父亲何不派人到城门口限制进城的流民数量,同时为城里的流民登记户籍,该交税的交税,该服役的服役,这样子就便于管理和安置流民”。

“你就说这些吗?那些方法我也做过,只是这些流民每天吃的粮食就不是个小数目。”夏毕程摆了摆手,便要否决小晦郎的提议:“兵役、徭役征走山阳城绝大多数的青壮年劳力,剩下的也大多逃往他乡,只留下满城的老弱妇孺。”

一提起劳力问题,夏毕程不由得轻哼了一声,他这辈子没怕过什么,也没吃过败仗,可偏偏那被这劳动力不足给难住:“山阳的粮食收成也因此连年下降,现在光是为了凑够上缴给国家的份额,就让山阳城的百姓勒紧了裤腰带,要是再分那些流民一碗饭吃,那全城的人都得饿肚子。”

小夏健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是一脸自信的应道:“把城里荒田收归国有,再以国家的名义租给流民不就行了。”

“呵!”夏毕程哂笑一声,说道:“流民之中青壮年男子少,也多是妇孺,你这方法也济不了什么事。”

小夏健知道只靠这种程度的建议是管不了事的,也不和父亲兜圈子,单刀直入地反问道:“父亲麾下不是有七千壮丁吗?”

“你是说军民同垦!”夏毕程一下子明白了小夏健想说什么,不由得直起身子,眼中放出一丝jīng光。

见父亲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一直绷着一张脸的小夏健终于是露出了笑容:“一方面限制流民进城,对流民进行登记,并组织他们去垦荒。同时在农忙时组织军民同垦,这样不就解决了流民和劳力的问题!另一方面,父亲也应该有余粮接济城里的失去生计的老弱妇孺!”

“哈哈哈!妙啊!”一想到自己将小夏健的建议上书朝廷,然后再受封赏的场景,夏毕程竟站起了身子,拍着桌子连声叫好。

见父亲对自己的主意连声叫好,小夏健面露喜sè,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抑制……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