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欧洲男爵范西里克阁下的徽章是:“畅游在海面上的金色鹌鹑”。
以候鸟作为贵族徽章的图案,这个习俗最早来自于十字军东征,因为候鸟飞走后,还可以重新飞回来。东征的骑士们,便将候鸟的图案,放入自己的徽章之中,借以表达返乡的祝愿。
但大家都知道,候鸟的种类虽多,却远远没有受封骑士的数量多,于是渐渐的,鸟类、家禽、神话中的灵兽,就都被应用在了徽章图案中。同一个家族出身的骑士,也会用宝剑、羽箭、星星以及不同颜色的图案,来进行区分。
因此,范西礼的鹌鹑徽章,在欧洲绝对不是一种戏谑,相反倒是一种尊荣。因为鸟类在整个徽章图案序列中,是排名在前的。
但在东方,大家都极尽笑话之能事。
范西礼是十五天前刚刚回来的,刚好是肋尼等人拿着合同去遵化的日子。
虽说肋尼没能从小朱这里骗到黄河引水渠桥的承包工程,但并不妨碍他充分开动他那些灰色的小细胞,好从中国这里赚取银两。这是他们民族的特点,小朱也没法子阻挡,除非他杀人?呵呵!
将遵化的重建工程,出包给他,小朱也是做一个试手,就看他有没有真材实料了,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城市规划大师,那么等着他的,绝对是小山堆一般的银子,不晃瞎他不算完。
地下给排水系统,是得到历史检验的,一旦肋尼真的证明了自己,那么这套系统,国家是一定会上的。
隆冬的某一天,小朱正在文华殿,和张彝宪还有内阁一起,商讨明年开春的耕种计划,徐光启殿外求见。
“徐卿家,这大冷天儿的,朕连早朝都罢了,你何事巴巴的赶来啊?”
“回皇上,君事无细小,国事无寒暑,臣有本请奏。”
“呵呵,赐座,赐茶,徐卿家慢说无妨。”
“皇上,那肋尼昨日问臣,是否能将金殿之顶如雷的构造,详细告之。”
“如雷?如雷什么玩意?”
老徐的表情很平静,他的想法跟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从几年来言官文臣的杂文论叙中,可以知道,如今这个皇上,在常识上的白痴,可以比肩任何一位历史上的昏君。
一国之君连如雷、甜点之类的东西都不清楚,可以说是国家的遗憾,群臣的遗憾。但是,当今皇帝的品性行止,却同样可以比肩任何一位圣主明君。因为他的雍容宽容,因为他的体恤民情,因为他的仁义礼信。眼前,皇上又犯病了,‘如雷’何物,竟然不知。
“回皇上,历朝历代,房屋多为木制,是以常有天火焚毁。我朝成祖修建皇城时,曾安放如雷以避天火。如雷者,形龙九子之龙龟也。唯龙口中,其舌金铁所制,外露朝天,蜿蜒连通于地。成祖安置如雷之后,这皇城众多房宇,已早不闻天火了。”
“多谢成先生指教。”天子执弟子礼于师臣,这是传统,也是规矩。
“臣不敢。”臣子执臣礼于君前,这也是传统,也是规矩。
“那这如雷可施用于民间?”
“回皇上,天子用如雷避天火,臣民则以鱼尾铜瓦让之。”
“哦,啊?”小朱忽然醒悟过来,无论是如雷还是铜瓦,不就是古时的避雷针嘛!
“是用铁线将如雷和土地相连吗?”
“吾皇真真敏捷善思,恰如陛下所言,正是如此。”
“哈哈,那里是朕聪明?分明是我华夏子民的伟大!徐光启啊,那个肋尼为何要问如雷的构造方法?”
“回皇上,那日臣与他聊天,他说起雷电之威,神情颇为骇然。臣想,这些番夷过于奇怪,他们精研术数,却不知道避雷的法子。是以,臣把鱼尾铜瓦指给他看,后来又遥指皇城上的如雷说与他听。昨日他便过来问臣来着。”
“那你告诉他不就结了?何苦这大冷天的赶过来?”
“回皇上,臣怕肋尼等人不知我大明礼教之防,一旦告之,恐怕他自己在家中安放如雷,招致杀身之祸。再者,臣尝闻番夷,有不为外人道之习俗。如雷等物,肋尼先知,便归肋尼之有。他人若取,必以银钱购买,肋尼既然相问,臣想他花些钱财。”
“呵呵,行啊,你让他出银钱?他们卖了一年的木头,也不过就是糊口而已,徐卿家还想卖他钱财?哈哈!”
一旁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气氛也轻松了下来,随后小朱又接着说道:
“至于规制,如雷和鱼尾铜瓦都是我朝专利,番夷不可乱仿。就让他们用长矛或者扛长矛的小人来代替吧。”
“如此,臣便替肋尼等番夷谢皇上恩赏了。”
避雷针一事,小朱并没太放心上,因为肋尼等人现在还是穷鬼一族。而且根据老徐的性子,有了皇上的首肯,估计费力的教堂也很快就会加装避雷针的。
加上范西礼这两天就住在费力的教堂之中,而范西礼如果知道避雷之法,就等同于欧洲大陆也知道了。以后也会很快的传遍世界各地,小朱要做的,是让世界和历史都清楚的知道,这避雷针是我中华文明发明的瑰宝就够了。
范西礼现在真的升官了,之前由于小朱用1千两黄金外加三艘镇海小船强换了他的‘圣安妮号’。所以当他刚刚回到欧洲时还挺郁闷。
但法兰西的红衣主教黎留赛却高度赞扬了他的奉献精神。因为在欧洲王室看来,用缴获的战利品,换来一个国家的友好贷款,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值。于是,荷兰、法兰西两国又给了范西礼一个头衔:“法兰西暨荷兰东方联合舰队司令”
至于船队,现在还是空头支票,因为这个联合舰队,只有三艘东方小船和两艘荷兰海军的退役军舰。不过由于范西礼的名气越来越大,现在整个海上航线,各家海军和海盗,都要礼让那只‘金色的小鹌鹑’三分薄面滴。
在小朱忙于选状元、选冠军、筑城大凌河、兵发金州的日子里,范西礼已经来回跑了两趟了。
法兰西和荷兰都同意与中国签订借款协议,唯独荷兰对台湾岛和南洋诸岛的权力让出,感觉有些肉痛,所以,曾提出缓上两年再说,但是不论是小朱还是老钱他们,都强令荷兰鬼子们,即刻离岛。
当然,叫荷兰人滚出台湾岛一事,也不能做的太绝了,虽说小朱并不怕开海战,但海战一开,势必影响整个国策的通盘计划,而且也会在无形之中,进一步做大郑家的实力,这是小朱不能接受的。
好在有现成的例子:
“传旨,既有澳门之旧例,而今,宜于红炉香山(香港)西侧,有一处九龙岛,租荷兰人中转补给,以示天朝恩德。”
“呃!皇上!但这租金数目,租用形式,也要定个规仪才是。”
澳门那边的范例其实很好,无非就是补给淡水、装载货物,每年才200多两白银的租金。日常的国家主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大明手中,因此,九龙的形式,照搬就是。但维持原有租金可就不可能喽。
“呵呵,朕看,钱先生应有腹稿了吧?”
“回皇上,前日臣与温相言及过此事,吾等有一方略:如果那些番夷的商船,愿意缴纳海事银的,每年租金可维持在200两白银不变。但如果那些番夷不想交海事银,每年就要上交10万白银做为租用港口的租金。否则日常之海患,大明也不管了。两项孰轻孰重,让他们自己斟酌就是。”
“哈哈”小朱抚掌大笑,老钱和老温在这类事情上,出手果然是精明与狠辣并举。
“澳门那边的都司是谁?传旨给他,澳门和九龙,一并交给他,就让他按二位先生的方略去办!”
澳门、九龙这么俩块小地方,地方官能有个九品就不错了,有没有都司都是个问题。老钱再精明强干,也不可能知道当地的官员明细。但小朱这金口一开,就等于是提升了澳门、九龙两地的级别了。那里也将配备上都司一级的武官了。
汗!这件事原本是无心插柳,却在后来遭到了孙承宗的不满。老孙的骨子里比钱谦益还要正统,他后来的说法是:
“武将擢升,岂有无功受禄之理,恳请吾皇,今后三思而行。”
小朱面对老孙的诘难,只好讪讪的写了一个条幅,横挂在文华殿侧殿的墙上,搞的老孙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条幅上只有两个字“九思”呵呵,老孙不是让皇上三思吗?好,小朱来了个三三见九,您说,老孙能不高兴嘛!这可是帝王师的荣耀啊!
在台湾一事的最后阶段,为了展示天国上朝的风采,老钱很宽容的发行文给他们:
“地止互换,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迁。”
萝卜加大棒,舍弃台湾岛,迁居九龙岛。又默许他们这些年聚敛所得的财产权,台湾问题也就解决了。说真的,现在大明,根本不怕同荷兰开战,好像明代的人都挺愣的,只要是番夷闹事,只有一个打字。有这么一群手下,当老大的确实挺提气。
解决了最敏感的台湾问题,整个贷款协议就没有任何的阻碍了。
包括银币的兑换比率他们也都同意了。他们还约定,一旦战争获胜,他们将送中国一万人编制的火器装备,用来抵偿贷款。当然,这些火炮、铠甲之类的,仅限于缴获的战利品。
欧洲现在的军队编制中,已经有了非常独立的炮兵序列,加上骑兵、步兵、火枪兵的序列,组成完整的作战阵容。
东西方理念的统合,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交流。因为大海和高山的阻隔,东西双方在火器上的探索,一直处于平行线的两端,一旦有契机进行交流融合,爆发的力量将非常惊人。依据范西礼的信息,小朱得知,法兰西在大明忙于春闱大考的时候,已经同瑞典国王就捐款协议达成了意向,并且签署了一个《巴瓦尔德条约》了。
协议规定,第一年,法兰西、荷兰等国一次付给一万二千“塔伦”(日尔曼银币),以后五年中每年再付给四十万“塔伦”。古斯塔夫也保证给与天主教徒以信仰自由和不霸占马克西米利安的土地。塔伦和金路易的比价是1比1.25,小朱答应借贷的300万银圆就相当于196万塔伦。这样也就是说,法兰西答应瑞典的军费200万塔伦,已经提前解决了。无论路易十三还是黎留赛,都异常振奋。
“看来,我大明银钱的价值有些过高了,他们欧罗巴打仗,150万两白银可以打两年多,咱们大明打一场京师勤王,却要花费500万两白银,这,这,这未免有些过了。”
小朱埋头算了三天,才算搞明白这期间的比价,不是他笨,是因为现在的数字还是汉字书写,计算工具是算盘,所以才费劲的。
三天后,小朱连忙把这些内阁再次找来议事。
各位大臣看到范西礼提交的报告后,也都有些哑然。人家三四个国家在一起打乱战,两年军费折合银两才150万两。这反差的确有些震撼的感觉。大家都有些奇怪,难道番夷就这么便宜吗?
“皇上,番夷之辈怕是未开化的野人吧?”
老钱,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钱谦益,也不可避免的从偏见上找辄子。
“嗯!”小朱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徐光启这些年的新器造作,都是从西番那里学来的技艺,他们绝对不是野人。”
“那,皇上,是否因为法兰西支付的不过是军费的一部分?毕竟,只是出借而已。”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