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王洽和周延儒不合,经常被折腾,现如今已经心力交瘁,只好允许他退下,担当了一个寺卿的闲职。由原来侍郎梁廷栋接替他。
户部毕自严中规中矩,但对温体仁不是很感冒,两个财政大臣不合,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在保温体仁的前提下,小朱只好安排他到南京户部去休息了。而毕自严的弟弟毕自肃,却偏偏和温体仁对脾气,便顺利上来了。够绝的。
但是,更绝的,是现在的户部南京清吏司司务正好是史可法。嘿嘿,老史是从西安府推官的位置上来滴,老哥的官运属于比较顺的。所以小朱顺势又特意小提了一下,现在他是郎中了。再下一步就是侍郎,不过,出于再锻炼一下、培养一下的角度出发,也不敢太快了提他。
吏部王永光年龄、才干都不适合继续待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了。内阁大学士又不得兼任吏部天官。只好仿照毕自严的模式,来个南北互换,把南京吏部尚书郑三俊给调了过来。
小朱这边通过各种人士调动,来达到整合资源,备战备荒的时候,后金那边也一直没闲着。
根据王承恩耗时6年的经营,后金那边逐渐建立了一个浅表层信息网。所谓浅表层,就是指大明的情报人员,多是奴隶或者民户,接触不到上层的内幕,但因为后金的奴隶制度是包衣制度,这就造成,很多情报人员的招募,都集中在包衣之中,招募时的一个要求是:要命的信息我们不要,您就把小来小去的告诉俺们就成啊。事无巨细,只要是信息,咱们就给钱。
于是,这样的信息就越来越多,而经过富有高超政治斗争经验的中国人的综合汇总,就可以得出国家想要的答案了。
王承恩的情报网,加上袁崇焕在朵颜三十六家中的好人缘,大明在辽东的情报网络,基本算达标了。
如今,科尔沁和后金的媾和程度,已经非常高了。这个迹象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联姻和马匹数量。
多家的包衣们,都上报了这方面的数据:
1.“几月几日,我又被安排饲养了多少匹马。”
后金这种社会等级,根据包衣的主人的地位,往上倒推算,可以得到想要的数据。例如:一个牛录获得了两匹好马,那么,各旗的额真、统领、旗主的比例,就会依次增加,进而可以推算出科尔沁等朵颜东北十七家,又提供了多少匹战马给后金:
崇祯五年,科尔沁进献的战马数量,是两万匹。
2.“几月几日,我和某某我们两个,一起被划到了和硕三格格家当包衣了,在那里,我们遇见了某某,某某。...”
这种包衣的互相划分,取决于主人地位的变迁,用熟不用生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所以一般都是上位者从下位者的府邸中,抽调包衣。这样就可以推算出,后金八旗中,各色旗下人员将领的地位变化。
现在两黄旗和正蓝旗的人,抽调其他旗人员家中包衣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这就证明了皇太极的施政特点:
以上三旗来辖制其他五旗。
3.“几月几日,我奉命宰杀了多少头牛羊,准备了多少碟吃涮肉的调料,因为某某贝勒,又娶了蒙古那边的某某格格。”
联姻更好探刺,如果有婚嫁行为的发生,必然要置办酒席,而蒙古女子嫁到后金,根据所嫁人的地位,宗人府那边会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几姓包衣过去,注意:这样的举动,与抽调包衣类似,但性质绝对不一样。
部分从市面上抓,更多的是各个府衙之间进行调换,毕竟不受信任的新奴隶,宗人府是不敢轻易派过去的。后金女子嫁给科尔沁的台吉,情况同样如此。
一般来说,各级别格格的陪嫁包衣在四姓到八姓之间不等。嫁过来的蒙古公主,一般是配三姓到六姓之间。
那么,崇祯五年,后金与科尔沁的联姻数量是两名亲王,其中最尊贵的就有多尔衮和哲哲的嫡出堂侄女(科尔沁部莽古思之妹,似乎就是小玉儿);多铎和哲哲的庶出堂侄孙女(莽古思之女)。
这两门亲事,现在基本定了,就待明后年办事儿了。还有,多铎开始曾想娶阿布泰的女儿,结果被皇太极给制止了,为此还革了阿布泰游击一职,降为备御,罚银二百两。
“阿布泰是谁啊?”
现在整个大明,军事情报的基本分析工作只有三个人。辽东那边是袁崇焕,北京这边就是小朱和王承恩两个人,一来是祖训造成情报工作多是内廷人参与的现状。
二来,也是此时代文人的局限性,认为战事当仁义以本,瞧不上情报这样有失阴险的工种。
加上厂卫的名声太臭,文臣是不屑与其配合。
“回皇上,阿布泰应该是多铎的亲舅舅。”
“嘿嘿,他们人可够猛的!亲堂哥,竟然想娶亲堂妹。”
“呵呵,回皇上,不是堂妹,是堂姐。”
王承恩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这种表中姻亲,汉家也不鲜见。只是见皇上情绪不错,又对这事儿感兴趣,于是他特意提醒小朱说:
“多铎和多尔衮是同母同父的亲兄弟,他们哥俩娶的夫人,一个是嫂子的妹妹,一个是嫂子的堂侄女,并且因为蒙古那边的宗亲关系,这两兄弟现在已经是互为翁婿的情况哩!”
“听着可真够乱的,有确凿的证据吗?”
“这...待老臣去查问。”
“嗯...”小朱沉吟了一番,心中再次琢磨了一下其中利害,还是决定了下来。
“去查吧,一定要查实了才是。”
“老臣遵命。”
“对了,王师傅,你说,科尔沁与后金那边,是否真的联盟了?”
“回皇上,战马调剂,互联姻亲,想不联盟都难啊!”
“好,你这个消息很好,明天朕就知会内阁去。你这里的银子可还够用?”
“够用,够用,万岁有所不知,这些消息,老臣每人才赏了他们1两银子。”
“他们,对了,这些人是什么人?竟然有胆量传消息入关?”
“回皇上,是白莲教于辽东后金一带的分支,善友教众。”
“白莲教?白莲教不就是明教吗?”
“回皇上,正是!”
“咦?不对啊!历朝先帝于白莲教多有弹压,用这些人,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万岁切勿担心!那白莲教于国内,已成消弭之态,只是此等教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国内不留他们,他们自然向化外传播,现在善友教众,在后金那边还是很红火的,这些人为了传教,急需用钱,是以才被小臣所用的。”
“哦,这样啊!那他们的价格倒也不高嘛!”
“回皇上,原本他们要10两银子的,但老臣以资银入教,是为不赦重罪,因此将价格死死压在了1两银子的。”
“哈哈,好啊,王师傅为朕省钱,朕也不能亏待你,准按每10两银可提一钱的份例,就当给你家里人发的贴补吧。”
“老臣多谢皇上。”
王承恩非常高兴的就答应下来。他究竟是太监的身份,男人净身入宫的目的,就是改善家里人的生活水平,所以该给的钱一定不能小气了。
“对了,银子不用太省,提高到1两半吧,记住,这就如同养雀鸟,先是撒米任其食用,等到它们都习惯来你这吃食儿的时候,便任你捉放了。这个比喻,你可明白?”
“老臣多谢圣上指点。”
“好,下去吧。”
※※※
五天后。
“列位卿家,朕有个问题问你们。”
和王承恩夜谈之后第五天的早朝上,小朱兴致勃勃的问道。
“皇太极的原配妃子名唤‘哲哲’,乃是科尔沁老可汗‘莽古思’之女,科尔沁现在的可汗‘宰桑’,是那‘哲哲’的亲哥哥。而皇太极的两个弟弟,‘多铎’和‘多尔衮’,和当年死于京城前的‘阿济格’,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现在,多铎要娶‘哲哲’的妹妹为妻,多尔衮要娶‘宰桑’的女儿为妻。”
说了这么多,小朱连忙喝口水润润嗓子,也利用这个时间给下面的大臣们,一个心理上适应的时间。现在小朱是在皇极门正殿的早朝中公开说这件事情的。
等大家稍稍绕清醒之后,小朱才继续开口:
“那宰桑前日娶了一名女子为侧妃,正好是皇太极和他第四个侧妃娜木钟生的女儿,名叫什么固伦吉瑞公主。因此......”
话说到此,地下群臣早嗡嗡上了。害得小朱又喝了一口茶,然后再清清嗓子,才把嗡嗡声给压了下去。
“因此,这个,朕想问问诸位卿家,这皇太极与宰桑之间,多铎与宰桑之间,多尔衮和宰桑之间,究竟该如何称呼呢?”
轰......底下群臣全炸了,嘈杂的声音中,有人开始高声指责起皇上来,他们认为,公开讨论不伦之事,实非君主所为。娘的,什么跟什么?不过小朱的目的却达到了。小朱连忙大声的喊着:
“成基命,你来说说吧。”
“皇上,”成基命气的胡须都在颤巍巍的抖着。“老臣,老臣宁死也绝不回答。”
小朱一笑:‘行,你不愿意回答,也不难为你。’
“那,陈子壮呢?你出来,出来,你来回答。”
“皇上,这个实在为难微臣了,臣亦不愿回答。”
嘿嘿,小朱继续恶作剧般的踅摸,各位大臣平日里一遇到类似的事情,好嘛,各个抢着回答。现在可好,除了躲避皇上的目光,就是干脆指责皇上不应该在朝堂之上讨论这样的事情。
看看功课做的比较足了,小朱笑哈哈的放过他们。
“诸位卿家,指责朕失仪的卿家们,你们说的很好,这的确是不伦之事。朕为天朝君主,的确不应该这么谈论。但是,朕想跟卿家们说的是,那皇太极一共立了5个妃子,其第二侧妃海兰珠、第三侧妃布木布泰(大玉儿),皆是其正妃哲哲的亲侄女。其所谓的天聪五妃,皆是来自科尔沁部和札赉特部的蒙古女子。后金与蒙古联合,实非我大明之福,列位卿家都下去想想,一旦中原赤县被异族侵占的话,互为翁婿的不伦之行,将遍及华夏。是故,如不想我中华子民沦落异族,你我君臣可以一力同心啊!”
“臣等遵旨。”
“再有,早朝之后,所有的卿家,都给朕好好琢磨琢磨,后金与科尔沁部联盟已成,我大明该如何应对?这才是朕今日说这番话的本意。三日之后,每人写一份表上来。可否啊?”
“臣等定当鼎立完成。”
“那好吧,退朝吧,内阁九卿文华殿论国事。”
“遵旨。”【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