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九卷第八章:循环往复蒲、紫苏、艾篙、葵花、雄黄,捣碎捣烂成糊糊,然中,浸泡五天后,开坛饮用。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那个的?雄黄这东东,来源恐怖,味道殊烈。蒲、艾篙这些植物,都内含芳香油,很多人闻的时候,就会因为过敏症状,而产生不良反应。
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泡酒里喝?哇!可怕!但大家别忘了,现在是大明崇祯十四年五月五,医疗水准确实比较低一些,五月天热,水乡一带,更是蚊虫蔓延,因此,这样的酒,无论如何你也要喝下去。
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去除湿气,除灭体内有害的细菌和微生物。据说还有寄生虫。
而喝这些东东,每年都是有一个固定的日子滴,这个日子,就是端午节。
是啊,快过端午节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端午节拥有很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一位国士,什么叫国士?
解释很多了,不用一一详述,但有一点希望大家记住。想成为真正的国士,就要以屈原为榜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湘楚大地来说,由于这里是屈原先生,殉国投江的故地,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湖广的庆祝活动,甚至要超过春节的。
热闹的场景,遍及各地,满眼都是小孩子手腕上的五色线,到处都是叫卖粽子的小货郎。
大家头上啊、衣服上啊,包括家门口,都会悬挂艾草、蒲这样的香草。
然后每家每户的门前,都会放上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摆着雄黄酒。浸泡过蒲、紫苏、艾篙、葵花的雄黄酒。
有行脚的客人路过,如果想讨一口酒喝地时候,以豪爽着称的湘楚人士,通常会乐呵呵的让客人自便。
这不,在一家草棚前,有两位儒生打扮的客人,正在喝免费的酒水。喝了两小盅雄黄酒后,其中一位年轻一些的,从怀中拿出了两个粽子,
“大娘。谢谢您的雄黄酒,这是在下按照家乡的方法做的粽子,您老尝尝吧!”粗布衣衫,但干净清爽的老太太,拿眼睛瞄了瞄,一撇嘴:“松江肉馅粽子,俺吃不惯地!”文士连忙起身,躬身施礼,告罪道:“古人云,入乡随俗。不随是为失礼也,小生唐突。还请大娘恕罪!”大娘很滑稽的做了一个鬼脸,露出嘴里稀疏的牙齿。
同时,眼见文士很有些书呆子气,老太太的态度更和善了一些。
“呵呵,年轻人,没关系的,你们是要去看龙舟的吧?”
“是啊!”
“看你们的装束,难不成是今年新过来的义师吗?”
“哦,不是的,大娘。小生是来这里求书的!”
“求书?噢,那你们是找扬大人地吧?”
“哎呀,怪不得人家说,湘楚大地。人杰地灵,大娘果真好见识!”
“呵呵”大娘笑着,从门槛上站起来。回屋端出来一个大海碗,里面满满的,盛着异香扑鼻地雄黄酒。
咕咚咕咚,一口喝干,吓的两个文士,目瞪口呆。
“杨大人行军打仗都带着一帐篷的书箱子哩,老身当然知道!杨大人昨天就到了,今日辰时赛龙舟,要热闹到午时三刻呢,你们快去吧。”两位书生连忙道谢后,起身离开。
一路上,二人很热烈的讨论起来,刚才那位大娘,是每天早起喝一大碗酒呢?
还是三餐都喝?还是只要有客人路过,就喝一碗?他们两人是陈子龙和好友夏允彝。
陈子龙就是刚才送人家粽子的那位书生,本是进士出身,曾任过绍兴推官,并且因才学出众,是复社后起的翘楚。
但因为这两年,围绕着内阁的换届,天下士林,党争再兴。陈子龙失望之余,辞官退社,与好友夏允彝和徐孚远一同编书,立志要编一部采实去华的《皇明经世文编》,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实事儿出来。
本来书稿编纂抄写的,都差不多了,但是三个人一直想再补编四卷书稿,而这四卷书稿,都在杨嗣昌这里。
杨嗣昌这些年,可没少干实事儿,他主持修缮的常德府城,
“三年而完工,撤旧易新,极其壮固”(嘉.+规仪
“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修好的常德城,古城换新颜。并且在犹太人肋尼的帮助下,配套的民生设施非常完备。
所以这样地行为,虽有捞政绩之嫌,但杨嗣昌的官声,在民间还是非常好的。
杨嗣昌最多地时候,总督过四省军政事务,行辕游走不定,所以,陈子龙他们三个人一直没机会入湘求见。
但好在杨嗣昌文人出身,前些年忙于公务,以至于从来没主持过端午节的龙舟大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深深的遗憾。
所以今年,杨嗣昌早早就放话出去,他身为学子一员,今年无论如何都要主持龙舟大会,叫上下官员都帮他通融放行。
一时间,这样摆明有渎职嫌疑的行为,竟然被天下传为佳话。也因此,陈子龙等人,便赶紧风雨兼程,一定要赶在端午节这天,见到杨嗣昌。
…
“诸位乡民贵子,如今吉时已到,祈福灾大礼,即刻举行,有请太常寺少卿杨嗣昌杨大人,为大礼开坛!”鼓掌声,叫好声,响彻一片。
杨嗣昌年少成名,帝王之师,文人风骨,爱民如子,这几年,把湖广打理的政通人和,在民间的声望非常非常高。
而且杨家在皇商中有股份,所以,杨嗣昌不但不收礼金仪封,还经常把老母送来的银两,用于扶危济困。
廉洁奉公,散金济世,这么好的条件下,杨嗣昌已经在民间拥有生牌了。
就是百姓在家里,供有杨嗣昌的牌位。在一片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中。杨嗣昌先拱手冲大家作揖致谢,然后接过从人递上来的三柱高香,恭恭敬敬走上祭台。
他地相貌倒是普通,又黑又瘦,但双目却炯炯有神,穿的也比较普通,身上唯一值钱的,就是配发给官员的玉带了。
但这一切,都难掩他发散出来的锋芒锐气,人嘛。气质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服饰。
湘楚的祭祀很有特点,主持仪式的法师,既不是和尚道士,也不是这两年很火爆的天主教,反倒是奇奇怪怪的一堆巫师,带着牛头马面一般地面具,嘿呀嘿呀的跳着一种古老的舞蹈。
据说是流传自春秋时期的呢!杨嗣昌兴致勃勃的观看这些舞蹈,边看,边兴奋节怕点头。
身子还一晃一晃的。从内心中,他是非古老习俗滴。因为这是流传数千年的祭祀之舞。
正是伴随着这样的舞蹈,才有了项羽的气壮山河,才有了‘亡秦必楚’地千古名谚。
才有了和、屈原这样执着和无畏精神的代名词。一旁地官员,因为每年都看,已经不觉的新鲜了,于是大家都各自坐在临时搭建的亭子中,喝着小酒,摇着小扇,任由杨少卿一个人站在大日头底下晃悠。
待看到杨嗣昌背后的衣襟都渗出汗来,湖广布政使何腾蛟方才笑呵呵的喊道:“哎呀呀。少卿大人,暑天气促,快进来,快进来!”
“多谢何大人周全。多谢,多谢,请!”杨嗣昌真正的官职是总督冀湘楚。
巡抚湖广,所以,正式的官称,应该是杨督抚。但最近这几年,国内平安,加上明年就要换届了,再叫杨嗣昌督抚,就不方便了。
为什么呢?督抚属于外僚,虽说原本的性质是中央临时派驻地方的官员。
而以外僚入朝,通常不应该升的太快,那个洪承畴以外僚入京,直接当上兵部尚书,属于比较个别地特例。
如今天下是个人都知道,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内阁换届选举即将开始,皇上把状元郎的策论公开刊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企盼杨嗣昌的新制呢,尽管‘杨制’的内容大家还不知道,但所有人都相信杨嗣昌是不会叫皇帝失望地。
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公开再叫杨嗣昌为杨督抚,就等于在毁人家。杨嗣昌在几年前,刚刚被皇上送了一个太常寺少卿的官衔,这就有学问了,少卿虽说是兼职,但属于朝官啊!
如果大家给天下官场定下这样一个基调:‘杨嗣昌是杨少卿,不是杨督抚’那么自然的,杨嗣昌就很有可能,直接提拔为六部九卿,甚至平步入阁,都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地。
—
“哦,何大人,嗣昌心仪这湘舞久矣,来湖广多年,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呵呵,杨少卿果真是书生意气,挥洒自如,下官佩服,佩服!”
“见笑了,见笑了!”杨嗣昌也确实觉得热了,端起桌上的柳叶茶,浅浅的喝上一小口,然后接过仆人送上来的蚌粉铃囊,开始吸汗,一旁的何腾蛟,连忙体贴的帮他扇扇子。
这个时候,祭祀舞蹈已经结束,赛龙舟的人,又开始举行一种祭祀活动,不过就是杀鸡喝酒一类,杨嗣昌乐呵呵的把一袋银币,交给手下,作为本次的龙舟花红,高高的悬挂起来,又是一阵雷动的欢声。
“对了,少卿大人,陈子龙这个名字,你可曾听说过?”
“哦?就是那个倡办‘几社’的松江铁符先生?”
“呵呵正是,此人编纂的《皇明经世文编》,已经交付宗业司的刊印坊雕版去了。但据他说,还有四卷需补,因此一直深以为憾呢!诺,这就是书目。”
“哈哈哈,何大人,陈子龙年纪虽轻,而气度宏远,这样的人才,岂能教他遗憾?他那四卷,刚好在嗣昌这里,如今,就成人之美吧!”
“哎呀,如此,多谢少卿大人的成全了,呵呵,不瞒大人,下官与陈子龙乃是当年同榜进士,既有同门之谊,这才答应相求大人,早知大人如此雅量,他们便不用苦思多年了!”
“哈哈哈!”一时间,凉亭之中。鸿声而笑!而这笑声中,只有一人,一直板着脸不做声。
此人戎常服打扮,白面长须,剑眉星目,身上既有武将的英气,亦有文人的书卷气。
身材瘦长,却蕴涵劲力,属于一亿人排队,你也能第一眼就看见他的那种人。
哦。对了,成语‘鹤立鸡群’就是形容他们这类人的。他地名字,叫做左良玉。
左良玉现在已经是湖广都指挥使了,而且几年前,因为国家要四方开战,为了巩固国内防区,特意赐他世镇武昌的荣誉。
因此,左良玉可以说是湖广军中第一人。左良玉同这个时代的名将一样,爱兵如子,但他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行军打仗时,左良玉同普通士兵。同吃同卧,士兵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他都一模一样。
这虽说有表演成分,但左良玉带的兵,不谈战力如何,这份忠心是不用说的,所以整个湖广军中,人人都尊他一声‘玉帅’。
左良玉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不吝叙功,就是说他手下的将领兵丁,只要作战,都会积功。
呵呵。这点稍有些问题…‘只要作战,不论胜负’。但杨嗣昌对叙功又把的比较紧,核实的很严格。
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公私事务,一来二去地,左良玉同杨嗣昌之间,就出现矛盾了,而且矛盾还不小。
想想也是,战士上战场,舍命报国,风里雨里的,当主帅的,帮着争取点功劳,也算不上什么过分的事儿。
但这只能是私下里的说法,在官面上,这就属于冒功重罪啊!但杨嗣昌当然不会给左良玉治罪,只是功劳的统计上,经常进行相应核减。
这样的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左良玉身后还站着一个人,一身劲装打扮,长像虽然普通,但黑黝黝的双眼中,时不时的精光闪动,整个人就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刃,即便在现在这个盛夏酷暑之中,也给人寒冷地感觉。
他,就是丘慧荣。左梦庚是个公子哥,今天这样的节日里,小子早不知道找那个妹妹香香去了,但丘慧荣不同,尽管左良玉待他视若己出,可丘慧荣始终更像是一名死士,长伴在义父左右。
眼见杨嗣昌志得意满地高谈阔论,丘慧荣身边的空气,愈发冷了起来,感受到这点的左良玉,先是轻咳一声,破掉丘慧荣的杀气。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