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歌> 第八章:循环往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循环往复(2 / 2)

随后冷眼看了看高兴的杨嗣昌,忽然阴阳怪气的开口说道:“杨督抚,我听人说,您抄书的速度很是迅捷,一卷论语,三月即成,但不知,此言虚实啊!”呵呵,杨少卿,杨督抚,这其中的关节,实在太微妙了。

果然,杨嗣昌听到这话之后,面色立刻一黯,但随即,长身站起,朗声笑道:“那都是少年时,家父的严令,家父说,读书破万卷,纸破眼破,心破当破。是以,经史子集,嗣昌少年时,都曾抄写过几遍,但这些年,书法退步,抄书的速度,也落下很多了,不想,今日被左将军取笑了!取笑啦!哈哈…”

“啊呀,破,果真是杨阁老啊,此言当真至理!”

“是啊,是啊,下官赴京述职时,曾有幸到鸿儒社聆听宣讲,杨阁老地国学功底,实在令小子佩服的紧哩!”旁边的文官,都连忙出面圆场。

左良玉看着态度潇洒,转身与众官员一起观看龙舟争渡的杨嗣昌,心中略有些后悔:‘我怎么如此挡人仕途?

这与他小杨不给我叙功,又有何区别?’想到此,左良玉便不再做声,连忙将注意力转移到龙舟竞赛上了。

“何大人,嗣昌今日回去后,想写一篇《武陵竞渡略》,呈与圣上呢!”

“哦?那可太好了,久闻少卿大人文笔绝佳,下官等,自当要拜读呢!”说道这里,何大人忽然冲下面地人一使眼色,凉亭众人立刻各自寻机,都让开一些空间出来,左良玉在几位相熟的官员邀请后,略略犹豫一下,索性领着丘慧荣出去看龙舟去了。

“杨少卿,下官前日,寻到一幅吴道子的吹萧引凤图,想托与大人,转献圣上,不知此事,是否可行?”

“喔。何大人居然有如此重宝?”这事儿,杨嗣昌其实早知道,只是不知道何腾蛟什么时候说罢了。

见他这个时候提起,杨嗣昌先打个哈哈之后,才拱手正色说道:“有劳何大人费心了,但嗣昌为人,大人理当知晓。况且,当今圣上,虽说也喜绘画,但圣上喜欢地。是工笔花卉,吴道子的佳作,何大人还是自己留下传家吧。”

“呃,工笔花卉?唉呀苦也,前两天还有人向我推荐过一幅徽宗的神品呢,可惜被我给回绝了,苦也,苦也!”杨嗣昌很好笑地看了何大人一眼,但随即,心中明了。

东林、复社虽说势彰。但因为最近两年,玩党争玩的有些过火。士林中,已经出现非议了。

这何腾蛟与陈子龙交好,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等人,又创建‘几社’,新生的势态很迅猛。

因此,像何腾蛟这样的实职干部,其实都想借着这次政府换届,多方联络感情,好为自己留住现有的位子。

想到此,杨嗣昌整理了一下思路。轻轻的对着何大人说道:“大人啊,皇上素来节俭,想当年那么一大段沉香木,都要卖来换马;中衣的袖子脱线。也不舍的更换。因此,这礼金仪封一事,你可要谨慎才是啊!”

“啊!”何腾蛟吓的一哆嗦。连忙醒悟过来,于是赶紧起身,躬身说道:“少卿大人,下官这几年,想必您也清楚,不敢说兢兢业业,也算得上尽职守了,但这七年换届,如今几成定局,下官无党无势,一旦被换下去,家中大小几十口人,可就全没有着落了,今日,还请大人帮衬啊!”杨嗣昌想了想,何大人确实算的上清廉,能力虽说不高,但道德水准还是很值得称道地。

只是今日这般操作,未免失之下品,杨嗣昌决定问清楚再说。

“吴道子的画,价值千金,何大人能买的了画,难道就养不起家吗?”

“好叫大人知晓,这画,乃是我们几位,共同将家产当与宗业司换来的银子,下官虽不敢说两袖清风,但也没敢贪渎失位啊!”杨嗣昌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些个湖广官员,倒真实诚,居然能想到这么个法子出来,而且居然是在向皇上行贿!

看来,这些官员确实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劲头。不过这倒是能看出来,这些人的本质还算不错。

小杨搞清楚买画钱的来源之后,方才笑呵呵一摆手。

“好了,好了,何大人的官品,嗣昌知道的。你们也是糊涂,竟然想到给皇上送礼,真是不知说什么好!这样吧,何大人,我这里有个详细的参略,你我一同商量如何?”

“如此,下官多谢大人成全!”

“此时非宜,今夜茱阁,请何大人,携左良玉同来!”

“下官谨记!”是夜,.:.们的行辕,都不在这里,所以,最好地酒楼茱阁,就成了杨嗣昌下榻的酒店了。

阁外面的敝厅中,围坐着湖广的大小官员,三十二名。杨嗣昌他们的密谈,实际上,决定着所有人的仕途前程。

所以,大家都互相庆贺,多亏了身边有一个杨少卿啊!…

“好叫少卿大人知晓,下官已将那副画,送还宗业司了,各位大人的当票,也都勾销了!”

“好,这就好。何大人,还有左将军,嗣昌也不瞒你们,身为大明学子,最高的理想,自然是能够有朝一日,入阁为相。退而求其次,自当是六部九卿。再次,便是一方牧守。嗣昌虽不才,贸然充当三省督抚,这牧守已经是做过了,自然希望能更上一层楼。

“如若明年换届,嗣昌有幸入京供职,这湖广,怕是再回不来了,正因此,嗣昌今年,才宁肯被言官弹劾,也要来看这龙舟竞渡,以了却少年时的心愿啊!”

“行事随心,自然是名家风范。”何腾蛟随口而答,他心思没在这上面。

“昌帅,今日,良玉方知昌帅之心,以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左良玉的改变,算不上突兀地,因为道理很简单。

从今日言行就可以知道,杨嗣昌确实很想来看看龙舟竞渡,以及之前的巫师祭舞。

要知道,杨嗣昌来湖广都小十年了,竟然一直没能还愿!为什么?他真的是太忙了啊!

想到此,左良玉武人地豪爽,自然就原谅了杨嗣昌一下下。

“哪里,哪里,如没有左将军带兵辅助,嗣昌哪有今日?”

“呵呵”左良玉只是嗬嗬一笑。没答话。倒是何腾蛟有点绷不住劲了。

“呃,杨大人,换届之事,阁臣九卿之中,起码有十个人地位置将要变动,而您贵为六督三少卿之一,自可以入京理政,在此,还要预祝大人啊!”

“呵呵,只是不知何大人。左将军,可愿帮嗣昌这一次?”

“啊呀。少卿大人言重了,下官但凭吩咐便是。”何腾蛟心中急迫,因为杨嗣昌、卢象升、熊文灿这三个少卿都督,是地方牧守中,最有机会的人选。

关键是他们走后,地方上如何安排,这才是何大人心中,最迫切的心思。

并且他也很清楚杨嗣昌寻求帮助地原因。首先,杨嗣昌需要有拿的出手的方略,好名动天下。

正言顺的入朝为官。当年的四正六隅十面网之法,省督抚。现在要换届了,杨嗣昌当然要再出一套方略。

而这套方略,如果没有人联名支持。声势上,就显得弱了。所以何腾蛟立刻作答,他当然愿意了。

没有方略。杨嗣昌的机会也是最大地。更何况,联名上奏,一旦国家采纳,他何腾蛟与左良玉,就都成名臣名将了。

而且这是在给国家写建议,即便不采纳,也不会有什么恶果。何乐不为?

左良玉的反映,则有点高深莫测,不说反对,也不说同意。但他能有这个反映,杨嗣昌已经很满意了,连忙很严肃的说了开来。

“哪如此,二位且听嗣昌一一道来。日前承天府传来消息,吉庆伯的夫人,刚刚诞下一名千金,而圣上与礼妃,情甚笃,欣喜之余,特意开办了女学,由此可见,吾等可先从学政入手。”

“呃,但不知这学政,可是要细化文武?”

“…”杨嗣昌暗自点点头,何腾蛟的人才本事,确实是中上之质,简直就是一点就明啊!

他的‘学政新制’,根本目的就是针对江南诸党的。名义上是彻底改革文化、军事教育系统,其实是在替国家消弭党争:文化教育系统,以1分2,2448方法,于各省修建学院,这样一来,就可以将‘东林’‘复社’这些大党,分化成小党。

因为‘东林’‘复社’都是依托学院而来,只要国家将学院遍植华夏,不单可以开启士林盛世,还可以将党争规模缩减下来,派系越多,力量越分散,对国家来说,管理起来就越方便。

军事教育系统,也同样如此。国家现在的天津武学,规模越来越大,这可是枪杆子,要是在可见地讲来,全国的军官都出自一个学院,那反倒是一种累赘了,所以必须按照兵种来进行拆分。

湖广多山多水,骑兵学院是不可能地。步兵学院在将来,也一定会各地都是,湖广也不占高分。

水军也是一样,人家东海南洋的,基础和技术都摆在那里。湖广只有大湖和大江,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炮兵根基,本在天津,湖广强立炮兵学院,也是不合适的。因此,杨嗣昌为湖广预留了一个门类出来,成立一家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军事学院:长沙国防科技大学!

“家父近些年,对于皇家科学院的态度,改变实多。因此上,有个叫宋应星的皇家科学院院务,年龄五十有四,官位只有九品,但多造化奇能。所以嗣昌寻思,可拜表圣上,安排宋应星为首任学监,何大人、左将军同兼祭酒。呃,但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呵呵,少卿大人也知道,下官对这些杂学,马马虎虎,莫说这首任学监,首任祭酒,也全听大人便是。”何

“呃,在下也听闻过宋应星的名字,当为学监的最佳人选。”左。左良玉一开口,杨嗣昌立刻领情站起,对二人作了一揖,在座三人都是聪明人,此时最紧要的,是帮助皇上解决党争心病,广植学院,行的是‘釜底抽薪’之计,因此就连左良玉都开口赞同了。

至于所谓地学监,只不过是一个管学术的副职,正职祭酒才是要命的职务。

何、左两人也有自知之明,只要能在新政中署上自己的名字,其他根本无所谓。

就是再来十个学监,又能怎样?

“那好,这‘学政新制’便这么定了。第二条嘛,呵呵,嗣昌想将湖广一分为二,以大湖为界,分湖南湖北。

“湖北简称便为一个‘楚’字,首府在武汉,武汉设立‘武汉国学院’。

“湖南简称便为一个‘湘’字,首府在长沙,长沙设立‘长沙武学院’,

“而武汉国学院地第一任山长,聘请徐孚远担任。长沙武学院的第一任山长,便请良玉兄出任吧!”

“多谢大人抬爱!”这条是刚才大家心照不宣的安排,有一个细节需要交待,那就是在杨嗣昌地安排下,湖广将出现三所高等学府:武汉国学院、长沙武学院、湖广国防科技大学。

三个学校是不一样的。对于这样的新制,左良玉、何腾蛟是积极响应的。

因为左良玉世镇武昌,家在汉中,兵亦在此。时间长了,国家不起防范之心才怪。

但现在一分为二之后,左良玉家在湖北,而身在湖南,可以说,没什么比这更完美的安排了。

那么,湖广拆分为二的计议,为什么得到了何腾蛟的认可呢?道理很简单,湖南湖北,再分,他也是省级干部,底下的一帮哥们,也都可以从容安排。

虽说级别相等,但还是那句话,新政的署名上只有三个人,其余那些人虽说是地方大员,但以何腾蛟马首是瞻的格局,却已经确立下来。

换句话说,一个新兴的小党,在杨嗣昌的通盘操作下,正式成立——楚党,党魁何腾蛟。

同时还有个附加条款,杨嗣昌保荐左梦庚去北京国子监学习。科考功名,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有杨嗣昌这样背景的人当荐师,绝对是好事儿。

这其实也是一项交易,杨嗣昌已经领悟到,自己当初某些行事做的太绝,今番左良玉对他恨意绵绵,再不做补救,自己入阁为相的理想,很可能会破灭。

所以,杨嗣昌便通过左良玉的宝贝儿子入手,来拉近左良玉同他的关系。

但左良玉却并没有接这个话茬,只是微微一笑,以示领情。左良玉有左良玉的骄傲,况且他跟洪承畴、孙传庭、陈奇瑜等人的关系好,也不在乎杨嗣昌的这份保荐。

可终究舔犊情深,人家好心好意的为自己儿子做安排,他就算不答应,也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左良玉的这个反映,也在何腾蛟与杨嗣昌的预料之内,所以何腾蛟连忙出面打个哈哈。

“好,好啊!少卿大人,如此等方略成行,下官代表湖广一系的同仁,都要感念您的大恩大德啊!”

“呵呵,那里,臣子不得妄测君上,但‘为主分忧’亦是本份。今科状元郎,乃北榜通州魏藻德,吾等便理应看出,万岁的治国理念,实乃平衡为要。我们做臣子的,以后要切记一点,进退有距!”

“下官受教了!”就此‘杨制’正式成型:湖广拆分、遍植学政。跳至!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