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歌> 第一章:这个冬天雪还没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这个冬天雪还没下(1 / 2)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第十一卷第一章:这个冬天雪还没下光播撒大地,道路向远方延伸,飘在夜幕中的几朵云的耀眼!

无尽的苍穹下,是巍峨的北京城。冬夜中的城市,宁静安详又带着淡淡的傲慢。

现在是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十五,.在干冷干冷的空气中,远远就可以闻到一股香煎肉饼的味道,让夜归的旅人,在看见城墙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一种温暖和亲切。

北京的肉饼圆圆的,厚厚的,所以又被称为门丁肉饼,馅料是猪肉大葱,烫面做皮儿,葵花籽油生煎,铸铁饼铛焖熟,吃的时候,再配上一碗用剩余面粉熬制的糊涂汤,真是人间美味!

接近年关了,北京城的居民为了保暖,通常会减少活动,一家人守在红红的炉火前,由女主人烙几个门丁肉饼,一人一个,从开始准备到最后伴着面糊糊吃进肚子里,刚好是一个晚上的时间,等带着饱腹的暖意钻进被窝时,幸福的一天结束了,再睁开眼,明媚的阳光已经是明天的了。

满京城都在烙肉饼的习俗,是洪承畴搞出来的。洪承畴是苦出身,小时候最向往的就是春节,因为只有这时候才可以吃到肉馅的饺子,一年中唯一的一次可以吃到肉的机会。

如今洪承畴是内阁大员了,整个国策的决定与实施,老洪起码拥有15%的影响力。

更何况洪承畴分管的还是刑部。因此洪承畴很变态的出台了一条政策:只有在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日子里,国民才有吃饺子的权力。

超越这个时间段的,都属于非法,罚银,呃。世界上很多经典化、文本化地世俗法都非常可笑,而洪承畴这条法令的可笑程度,可以说是位列前三的。

吃饺子您老都管,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但政治的美妙也正在于此,因为这是国家法制化的前奏。

古有商鞅变法,只要把一根木头从东门扛到西门,就赏500金,可笑吗?

还成,一般可笑!但却非常值得人敬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过一种民间游戏的方式。

竖立起法典的崇高地位,两千年前的创意,扩散到世界各地。约克郡有一条法律:午夜十二点后,格林迪洛(水中妖怪)才可以浮出水面!

表面上看,这条法令无聊透顶,但如果知道背后的善意,人们理当脱帽致敬!

午夜游野泳,很容易溺水。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政府只好大肆宣扬封建迷信:午夜是妖怪地世界,大半夜的。

可千万别去水边溜达。同时西方有万圣节的习俗,大半夜的。如果有人装神弄鬼,很容易吓死人。

因此这条法律也限制了恶作剧的发生,胆敢在深夜扮鬼吓人,杀之无罪。

不过据说,还有另外一层歧视性深意,吉普赛小偷很多,英伦三岛的吉普赛人,又都是行船流浪,因此,当午夜盗窃案发生后。

人们就可以将吉普赛人同妖怪联系在一起了!但不管怎么说吧,饺子禁令从提出来,到行文施行,只经过了短短五天的时间。

从饺子禁令到门丁肉饼的流行,也只经过了短短的五天时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地,皇帝的执政是儿戏地。

我们儿戏的皇帝。大明崇祯皇帝小朱阁下,此时此刻,正在午门的城楼上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要变天啦!”

“呃,万岁爷此话怎么讲?”年轻的皇帝,并没有急于回答杨春的问题。

他注目于夜幕下的北京城,半晌无语!这个时代的夜晚,即便是北京城,也并非***通明。

除了星星点点的红灯笼外,几乎没有什么人工光源,这倒有一个好处,非常利于天文观察。

眼见皇上有些发呆,杨春赶紧轻声提醒。

“万岁爷,寒夜风冷,龙体还要保重啊!”

“呵呵,杨春啊!你也来看看,西北方向,是不是有团雨云?”

“遵旨!”杨春半鞠躬之后,连忙凑到跟前,伸着脖子瞎看。因为望远镜可以转向,眼见皇上和太监总管都望着西北方向,四周的锦衣卫士,也都忍不住跟着扭头观瞧。

美丽的夜空,奇绝瑰丽。

“皇上,小地看到了。”

“呣,依朕的计算,明天卯时左右,北京城将迎来一场小雪!”

“啊呦,瑞雪兆丰年,万岁爷为了天下苍生,深夜祈祷,终换来瑞雪甘霖,小的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呵呵,你这说的不是挺好地嘛!”小朱领情的接受了这个马屁,随后背着手来到碟垛处,

“杨春,饺子禁令发下去之后,民议如何?”

“…”对于正常的国民来说,任何一条国策地出台,都应该有人出面质疑,哪怕是没事儿找事儿,也要保证不同的声音存在于同一个房间内。

更何况如此无厘头的饺子禁令。但这次的反对声音,其实并不大!这倒是跟洪承畴和小朱的初衷有些背离,他们原本是希望借用这样搞笑的世俗法,来唤起百姓参政议政的热情,然而事实上,忍耐力超强并富有奉献精神的中华百姓,又一次放弃了他们应有的权力。

不过也好,如果这样的法令都可以坚决贯彻,那么其他的法律一旦出台,被遵守执行的程度,也将是令人满意的,前提是…宽善之法!

但嘴上不说,不代表心中的鄙夷,国家目前的很多法律,都是这种情况,只是其中有一条国策,却获得了百分百的支持…过节费制度!

逢年过节,国家出钱买一些米面肉蛋,分发下去,不论是小科员还是小市民,都可以乐呵呵的用竹篓把年货抱回家,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难以想象的。

累。并快乐着。而且花销也不是很多!一年一次,这个成本国家还负担的起!

正因为有了过节费制度,京城市民又发明了门丁肉饼,因此大家都比较好地执行了禁令。

“…百姓们还说,只有过年的饺子,吃起来才有节庆的味道,况且门丁肉饼的美味,也足够朵颐!只不过,北方多煎,南方喜蒸罢了!”

“嗯。”小朱沉吟一下,他很愿意听杨春的汇报,杨春这个人很聪明,口才好,而且人际关系也好,可以说在礼妃系统内,唯有杨春跟外界的关系最好,因此,曹化淳退休之后,内廷的二号人物。

就换成了杨春。东厂提督、司礼监提督王承恩仍然在职。但司礼监掌印、尚宝监提督、锦衣卫都指挥使杨春的实权更多一些!

并且杨春还是孙诚的干舅舅,孙诚又是皇帝的连襟。这么一论,杨春跟皇帝还有亲戚关系。

“杨春啊!明天下朝后,你先去找洪承畴,就说朕说地,饺子禁令,已经骇人听闻,鞭炮禁令,万万不可提出。”

“”

“好,唉!虽然此等法令,可以令行禁止。然则朕的其余国策呢?”

“万岁,您是天子,天子行旨,难道也不行吗?”

“当然不行。细民没有论法的权限,国策又怎么能施惠于天下?”—

“小的不明白!”

“算啦,这个道理朕也说不清的。来,咱们再看看,今天要把月晕画完整喽!”

“…”大半夜不睡觉,站在城楼上看天文,这位皇帝看来是很闲暇啊!但其实不然!

首先,他和洪承畴刻意出台奇怪的法令,其实是在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任何法令即便再不合理,如果是法律了,任何人都要忠实执行,这是法制的第一步。

显然他们是达到了,但这种达到,却是建立在皇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不是老百姓接受了这个法,而是老百姓不敢反对这个法。

那么百官呢?百官其实在做着妥协,这次百官让步,无非是希望在其他的地方获得回报。

回报地代价,就是继续保留皇商制度。因此,现在的情况与其说是法制,不如说是表面上地强权。

其次,小朱最近也不愿意回后宫歇息,因为选妃陈圆圆的事件,他跟老婆们的关系降到了历史最冰点。

皇后、礼贵妃、淑慧贵妃、德、贤、和、安四嫔,都与他保持了距离。

孤枕难眠的滋味,是很难熬的,小朱只好从科学探索上排解寂寞了。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小朱一直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些名声,除了皇帝主业之外,他很想在副业上冒个尖。

但很可惜的是,生活在明代,是所有不学无术的人的悲哀,因为各方面的科学技术,此时都已经出现了苗头,很多方面地知识,小朱甚至还没有宋应星、周胤他们清楚。

万般无奈之下,他选择了绘画星云图,又是他专项,又确实少有人做。

于是小朱开始了绘制星相的工作。

“差不多了,杨春啊,收拾收拾吧。今晚到这了!”

“遵旨!”杨春并没有动,只是背后的左手一捏剑指,不用回头看,就准确的点在了俩个小太监地头上,那俩小太监连忙上前收拾。

“皇上,听邮政司的快马传讯,梅道嘉的公子梅信喻,将于三天后到京!”

“奇怪,他们梅家地名字为何都这么古怪?”

“回禀万岁,他们梅家历来的长子长孙,都要这么起名字,为的是要讥讽李梦阳及其后人!”

“呵呵,也罢,对了,怎么听说,梅道嘉很不愿意当皇商啊!”

“啊呦!”杨春一愣,他心中起了几分怒意,跟皇上汇报民间警讯的,素来应该是锦衣卫的职责,怎么会有人敢跟锦衣卫作对?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