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洪荒记事者> 第七十一章 天庭大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天庭大典(1 / 2)

胡徒摇头不赞成,说道:

“太清道友,可否冒昧问一句,道友之道是什么?长生吗?”

三清面色大变,心中不由想到,不是长生吗?或者说不是超脱吗?

胡徒知道这句话对修道者的杀伤力,轻则动摇其道心,重则直接灭掉修道者。

“贫道所言孟浪,还需三位道友勿怪。贫道所求之道就不是长生,更不是超脱。在贫道看来,天道之下,修道者和爬地者均为蝼蚁,只不过一个强壮些,一个脆弱些而已。真正的长生是不存在的。真正的超脱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吾所求守护耳。”

“何为守护?守护何物?”太清问道。

“贫道游历洪荒,心中非常感谢天地,让贫道可以生而知之、知而感之、感而求之、求而得之、得而惑之、惑而思之、思而悟之。是故,贫道自得真仙道果始,就发誓守护这方世界。能否长生在贫道看来不重要。”胡徒觉得说的力度还不够,就举了一个例子:

“贫道在洪荒之中游历,发现一种生灵曰:龟。此灵不用修炼,可得长寿万载。然其吃了睡、睡了长、长了饿、饿了吃,如此循环,直到终老。贫道悟曰:若如此龟,不求长生。贫道还发现一种生灵,曰:蝶虫。出生初始仅为一条丑陋的虫子,然其到后期,会作茧自缚,再破茧重生,化虫为蝶。蝶者,美丽之灵物耳。贫道悟曰:若为此虫,亦不求长生。”

“修道者,夺天地之造化,以求长生,然在此过程中,视万物为蝼蚁,却不知已为天道之蝼蚁;视岁寿增长为长生,却不知天道尚且要亡,况乎生灵?视生己育己之天地为仇寇,随意破坏,却不知无此天地,何以立足?视众灵为棋子,却不知已亦为他灵之棋子乎?故,贫道以为,道者,心也。心有道,长生得否不重要,如蝶虫也。心无道,长生得来何用?如龟乎?长生非道,乃是贫道求道之副果。如此而已!”

“是故,道友所言,到洪荒游历,贫道不以为然。若心中无道,游历有何用?众多蝼蚁挣扎之所耳。然,尝如道祖所言‘道法自然’。即使是天道也要师法这些蝼蚁,而修道者却视而不见,殊为可笑乎?”

“三位道友以为如何?”

胡徒一通有所影射般的长篇大论,只是为了引起三清对自己的重视而已。他可没有天真的以为,自己的一番话就能改天换地。

果然,玉清接着这个话题说道:

“道友有抱负,贫道等佩服。贫道之道应在于布道。尝如道友所言,众生不闻道,故碌碌无为。如若布道,则可引导众生求道。阐述天道,闻于众生,贫道之涯可有意义乎?”

上清点头称赞曰:

“兄长言之有理。贫道兄弟为盘古所化,与此天地一体。盘古愿身殒化万物,以求心灵之自在。贫道亦愿布道给众生一线生机。截一生机,惠及众生,贫道之涯可有意义乎?”

太清看着两位兄弟,欣慰的说道:

“尝如道友所言,贫道兄弟更要往洪荒一行了。众生不得闻道,就不得脱离心的困束,是故,布道给众生,让其找到自己的道以求之,一如道友般,无为而为,此为贫道之道。”

胡徒抚掌赞道:

“三位果然乃大德之士,贫道知错矣。闻三清乃此次祭天之发起者,果然知行合一,贫道受教了。”胡徒先认错并附和了三位的见解,然后继续说道:“贫道除了修得符?道果之外,还喜好研究阵法,故与妖族达成协议,帮其创立文字,换来周天星辰大阵之奥妙。素闻三清有大阵,不知贫道可否一闻?”胡徒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解释他和妖族的关系,要知道巫妖大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三清故意纵容所致,他可不能给这三兄弟一个错误的印象。另一层意思就是后面他要说的了。

不等三清回答,从乾坤袖中掏出一个玉简,递给了太清,说道:

“贫道在洪荒之中游历,偶获此简,内容虽已流传,贫道以为或可有助诸位道友早日成道,以换两仪微尘阵奥秘,不知诸位道友以为如何呀?”

然后,胡徒不再言语,静静的喝起了茶。

太清用神识往玉简内一探,看到内容,当时呆住。

只见玉简内并不是用神识刻下的玄奥信息,而是一组文字:

“教者,非独传承尔。天地有大道,……得者可据自身特点和实力成立相应之教,以替天道教其骄子,获取大功德,可得大逍遥。”这是他写的《教经》。三清听完鸿钧讲道,然后闭关至今,尚没有到洪荒大陆去,因此不知道此经已经泛滥。当然这不是胡徒的意图,用垃圾换大阵。这句话只是引子。之后还有一段话,曰:

“道者,盗也。……授天地之密,盗尽天下,得者须密密密密。”这是他写的《盗经》,只隐于各个洞府,没有洪荒流传,给了三清,只为了引出最后的一个偈语。

“道者,变之体也。……此变经,掌天道之密,可因变而获天道眷顾,使实力提升无任何障碍。得者不可轻授。”此《变经》,虽在洪荒之中流传,但他给和别人给显然分量不同。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