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洪荒记事者> 第七十一章 天庭大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天庭大典(2 / 2)

最后,出现一段偈语:

“鸿?育道有三千,钧轮哺灵过万万。偷生报恩不得闲,天命归处置心安。合离聚散本无常,道途相左最不堪。超忽无我溯因果,脱偏方能到彼岸。”

这段偈语,在意思上只是在教修道者认识什么是道,具体解释开来就是说:

“混沌灵气(鸿?之意就是混沌灵气)孕育了大道三千之多,轮回(钧轮,轮回的意思)也哺育了无数的生灵。修道者就需要时刻记着,长生后要常思这个世界给的恩德,只有这样,才真正的符合天道,从而求得心灵超脱。分开也罢,在一起也罢,本是随缘,天下本没有不散的宴席,但因为要走的道路不同而分开最是伤害情谊,让旁人觉得最为不堪。那是迷失自己的前兆(超忽:意思是迷惘,怅然自失),不要连自己本性根底都忘了,一定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这是求道过程中最容易走入的歧途。只有放下偏执才能求得真正的道,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自在。”

其实,三清之间此时已经开始产生分歧和争议了,只不过,仍可互相忍耐而已。此偈子一出,太清首先想到的是胡徒在劝他们。但马上他又否认了,难道真的有天意存在,在纠正他们兄弟之间的偏差不成?

他想不通,但又觉得此偈子可能没那么简单,说不得要记胡徒一个人情了。修道者对直觉向来重视,太清如此想也是自然。

收起玉简,太清从自己的乾坤袖中取出一个空白玉简,然后放开三花,刻录了两仪微尘阵在其中给了胡徒。

胡徒笑了笑,收了起来,然后就起身告辞了。

他给的偈子可没那么简单,就看三清有没有智慧看穿了。(诸位读者,你们看明白没?)

就在三日后的凌晨,妖族的天庭成立大典正式开始。

就在凌霄宝殿的对面,巫妖两族新建了一个祭天坛。此天坛是一个开放式的台式建筑,有一条大道直铺到了凌霄宝殿之驰道。

台阶道路两旁站立了巫兵一排、妖兵一排。两侧分别是巫族和妖族排成的方队。

在祭天台和凌霄宝殿形成的直线的另一端,有一个观礼台。观礼台从上到下有众多座位,其座位的安置也极其讲究,完全按照鸿钧讲课时的座位安置的。最前方有六座,分别是三清和西方二兄弟及女娲之座。后面是红云、镇元子、冥河等准圣之座。在后面是众多不知名准圣或者大罗之座。

胡徒不是观礼者,而是贵宾宣礼者。反正他站在哪里都多余,只好接下了这个活计。要知道,他站在观礼台,不知道怎么给他摆座位。他站在巫妖行列又不合适。最后,巫妖协商让他来做宣礼者,也算安排恰当。

按照他面前巫妖协商制定的流程,他宣布道:

“第一项,巫妖入场演武。以壮天地声威!”

他就不明白了,这是祭天,怎么搞的像是向天道示威一般。幸好天道没有意识。他想来,这些仪式,恐怕是为了让参与者和观礼者在心态上郑而重之,以表巫妖之决心罢了。当然,朝其他生灵示威的意思估计也有。

只见左右锦旗飘扬,阵列旋转,元气震荡。左侧片刻后,竟形成了一个盘古虚像,仿佛盘古复生一般,引得观礼台呼声一片。在右侧,好似众星降临一般,三百六十五颗周天星辰竟然在阵列之上具现。

一旁是盘古,一旁是众星,具现巫妖之强大实力,对比诡异异常。

看了看渐渐隐去的盘古和众星,胡徒接着宣布:

“第二项,上祭品!”

“第三项,巫妖拜谢!”“第一拜,拜谢天地养育众生之大恩。”“第二拜,拜谢道祖传道之大恩。”“第三拜,拜谢众多道友观礼之恩。”“礼毕!”

“第三项,巫妖誓约”然后,巫族之帝江和妖族之帝俊上祭台之祭品前,分别用妖文和巫文读诵祭文。

“天道至上,巫妖汝子,协同共商,俯首顿拜,誓约担当。恭献三牲,声震洪荒,唯愿守护,披荆破障。妖主纵天,同行共管;巫领爬地,有危先趟。妖驱日月,晨宿列张;巫换四季,秋收冬藏。妖创天文,推行不放;巫调地理,万物康壮。再献果蔬,声传入冥,若违此誓,巫妖共殇。尚飨!”

读完以后,放入火盆,将其燃烧,只闻天空连降三声雷音,算是天道已经应允了。之后,大量的功德洒下,即使观礼的都有,众多妖族参与者妖气被一洗而空,成就了仙体。众多巫族参与者纷纷进阶,大巫丛生。此时洪荒众生灵知道,巫妖主天地是天意,谁若违抗就是对抗天道,不得不慎。

“第四项,众准圣入场祭天。”按照先前众人商议好的内容,同样祭天,请求天道开辟战斗空间,以护洪荒。天道同样应允,并降下了功德。

其后,垃圾程序走完,天庭大典也就此结束。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