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民国之北洋崛起> 第三十章 改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改变(1 / 2)

“大人,岑大人派人叫您过府一叙”。

当马弁进来通报时,马元亮正在看着父亲的来信,这是第四封叫他回去选亲的书信了。

“哦!叫来人稍后,待我更衣后便随他过去”

马元亮放下书信,眼中流过一丝精芒。

1903年1月,就在岑春煊编制新军时,马元亮就建议他向朝廷奏报自建立铁路的意向。开始时,岑春煊并不理会。认为没有必要,而且费用颇高。

但是当马元亮,诉说其中利害关系时,隐晦的提到:办理铁路不能一蹴而就,这其中资金周转等事项,都大有可为。

而岑春煊办理新政需要大量的金钱,这种能以正当理由搜刮地方的机会怎能放过。岑春煊自诩新派人物,修铁路,本就打算借洋债。在马元亮极力保证能控制地方治安,经过霍夫曼牵线搭桥,德国公使穆默表示极力支持。

2月下旬岑春煊上凑朝廷,由于蜀路艰险,准请四川自募商股修建成都到宜昌铁路。同为岑春煊好友的张之洞也同时向朝廷启奏,申请修建汉阳至宜昌铁路。

而与此同时,英国驻华署理公使汤雷也多次向庆亲王奕劻提出要修建川汉铁路。既然地方能自己募集股修建,正好可以搪塞英国人,叫英国人和地方去谈。

这个奏折经外务部复议,原则上同意自办,但当时商部尚未成立,须等商部成立后,由商部大臣妥订章程,招商办理。而这时马元亮也发电恳请袁世凯帮忙,通过庆亲王奕劻极力促成此事。

当四川总督岑春煊奏请兴办川汉铁路的消息传出后,法国华利公司出面,向清政府外务部要求议订招股勘路代办合同。法国驻成都领事于3月20日照会川督,提出法人办理勘路工程的要求。岑春煊没有应允,法领事就出面吵闹,声势汹汹,而岑春煊根本不惧怕洋人和其大吵了一顿。

1903年3月,清政府成立商务部载振任尚书、乌廷芳任左侍郎、陈壁任右侍郎(比历史提前半年)

岑春煊为总办,沈秉坤为会办,各川、县数员为襄理。岑春煊名马元亮为督办。

“伏波,来来快坐下。今日有一事找你商议”

岑春煊今天格外热情,在厅堂门口与马元亮相见,这对马元亮来说可是第一次

“大人但有所命,伏波定当效死”。

衷心的话人人都爱听,马元亮当然不吝惜的说了出来。

“朝廷已经下旨,我马上就离任。署理两广总督,这新军我想带走,你来帮我参详一下”

马元亮就是心中一凉,新军不是他得禁脔但是却是他得钱袋子。早在确立马元亮编练新军的时候。他就授意他得二哥,召集成都、重庆两地的乡绅和手工业主成立了四川实业联合会,新军中许多物资储备也都委派给这些人,条件就是采购价格和质量必须低于马家所办的各种实业,这也促进了这些人办新式工厂的热情。

“哦!大人既然要离开了,对于新军我并不无意义,待我回去,就将我派去的团练教官全部召回。至于顾大人那里(四川武备学堂),晋军官佐可能能力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大人到达广州之后还要对这些人接着提点一二”。

马元亮发现自己目前什么也改变不了,这也是穿越来最大悲哀,因为很多事情他前世就不知道。

“呵呵!好,伏波我是真想也带你过去。但是看你在这川中也做的有声有色,我就不强人所难了”。岑春煊唏嘘道

“这川汉铁路也是刚刚办起来,各种章程还没有定下,伏波你看是不是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向我提出来”。

岑春煊也会做人,对于马元亮放弃兵权立刻做出了回报。

“大人这川汉铁路公司,现在为官办产业。大人离川后也不知道接替者为何人。所以恳请大人,将铁路改为商办”。

马元亮看岑春煊开口给自己好处,也就狮子大开口。

“哦!这,不太方便吧。这官商合办还可考虑,要是直接商办,我怕朝廷那里通不过去呀”。

岑春煊表现的有些迟疑。

“大人,这商办也是有好处的。首先哪一百五十万两铜元局的开办费就可以省去了”。

马元亮所说的铜元局开办费,是以川汉铁路公司的名义借贷的盐务局和当铺中借了一百万两银子,从其它商业票号中借了五十万两银子,用来开办铜元局的可以说这就是铜元局借的钱,如果岑春煊同意,那么这笔钱就可以挪做他用而铁路公司只是作保而已。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