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民国之北洋崛起> 第三十章 改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改变(2 / 2)

“哦!好,就按你说得办,伏波上回你联系的那个什么洋行,叫他们快速筹集货物,我打算在用一百万两采购一批军械,告诉他们要快,价格贵点也可以”。

马元亮为了自己以后掌握四川后不至于被限制在这个天府之国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将自己库存的所有曼利夏步枪和弹药以高价卖给了岑春煊。实际四十多万两的步枪和弹药,马元亮也没客气直接作价80万辆卖给了岑春煊,而岑春煊也打算把这批步枪运到广州以后使用。岑春煊倒是没把事情做绝,将近三十万两官股和剩下的七十万两白银留在了四川都拨付给了铜元局。

为了封住马元亮的口岑春煊与张之洞经过协商,把宜渝航运的勘测使用权也委托到川汉公司名下,航运公司每年要向湖北地方缴纳30%的利润。

6月朝廷下旨,同意川汉铁路改为商办,既营运开始每年向朝廷缴纳40%利润,四十五年后收归国有。

“芝浊兄,铁路公司目前账目上也就100万两,你说怎么能尽快的募集到400万两”。

马元亮现在是没有办法了,修铁路实在是太贵了。记得前世这个川汉铁路是没有修成的,主要就是办成了衙门而且资金根本不够。但是记得自己去成都出差时层去遗址浏览过,记得成都到宜昌段当时规划了一千多公里,具体数字自己已经不记得了。为了保险起见必须要凑够1500公里的修建数目。大概5000万两的白银,马元亮是无论如何都凑不出的。没有办法最后决定修一条窄轨单向铁路。

可以说修窄轨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但是没有办法,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野心必须修建。

“大人,我看了您的规划,按照您估算的账目,咱们需要的是1500万两,就算能弄到400万两还需1000万两呀”。

张志翔现在是非常踌躇了,马元亮揽下的是一件好事,但是花费太巨大了。能不能办成还是两说哪。

“根据商部章程,咱们必须有三分之一的资金到位否则无法借款。你还替我想想办法吧!”

“这个,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咱们募股我估计也就50万两左右。眼下看只有联姻一条路可选了,如果您与王家的小姐联姻,就可以从四川盐商中募集到所急需的400万两”。

张志翔拿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马元亮没有说话,对于找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还是很有意见的,一小脚女人的形象出现在他得脑海中。

但是没有办法,为了促成铁路商办。马元亮已经把公司5%的股份许给了袁世凯。而且又拿出10%给了庆亲王奕劻,如果这个事情办不成,自己也就不用在大清混了。

“这王家怎么会有这么多钱”?马元亮有些不解

“这王家是咱们四川盐商的四大家族之一,自从朝廷整治盐法,这陕西商人贩盐就日渐萧条,这是咱们川中的盐商就趁势而起。形成了四大家族和渝帮等产盐销盐的盐商,可以说都是日进逗金不为过,每年朝廷收取得盐税银子就不下600万两,这比咱们四川田赋都多出200万两”。

这张志翔不愧入过将军幕府,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好吧!这招募商股和联姻之事由你负责,我先回去面禀父亲”。

马元亮挣扎一下无奈的答应了。

1903年7月锡良来到成都,马元亮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毕竟岑春煊弄的太狠连带着马元亮也没好脸色。

更主要的原因是锡良手下有能人陈宦。

1903年12月马元亮与四川盐商王家联姻,娶其家主独女王兰。而总督锡良连一个贺贴都没有送来。

“大人!二少爷那边有消息了,德国银行贷款已经敲定。借款5000万马克,以你名下的实业、土地和铁路收益为担保。年息5厘,20年付清,九八折扣。不得提前归还,归还方式为德国马克以当年马克对白银利率为标准,而且德国方面要派人监理使用情况”。

张志翔拿着一份电报进来忙递给正在看书的马元亮。

在川汉铁路方面给各国列强争夺激烈,已经纷纷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而朝中庆亲王为马元亮当了不少灾。

“给我二哥发电,叫他把借款日期提前,就写1903年3月,多出来的利息好处尽量打点德国公使等人,还有等资金到账给王文亮那里汇去20万两,叫他送给庆亲王”。

马元亮现在总算把心放下了,锡良被法国领事纠缠的竟然逃出了总督府。为了避灾锡良竟然已经上了折子要将川汉铁路仍然改为官办。庆亲王为这件事情也颇为头痛。

现在尽然贷款已经拿下,就可以开始测绘勘探了。而英法美三国,对于这件事情是不会罢休的。但是得到了德国人支持的庆亲王明显底气也足了一些,而锡良完全可以把事情推到岑春煊的头上。这也是马元亮谋划的结果。更关键的他记得前世20世纪20年代德国马克剧烈贬值。

“哪!袁大人那里,您看是不是也表示一下”张志翔建议道

“哦!还是原样每逢年节都送些土特产吧,现在恩师那里是绝对不缺钱的”马元亮笑着道。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