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长生本纪> 第一章 风雪小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风雪小庙(1 / 1)

() 地点:东方大陆。

时间:大武王朝太宗年间。

风云突变,世事无常,早上还是朗朗晴rì,中午过后却是狂风怒吼,大雪交加。此种景象,在江水可不多见。前朝末年,朝廷无道,民生凋敝,盗匪四起,贪官污吏横行,遂天下大乱,天下豪杰揭竿而起。

而此时,一些隐世宗派纷纷入世,相互间多有争斗,宗派与世俗力量的相互结合相互倾轧,最终成就五方诸侯。此后,金邺会盟,推举位于zhōng yāng的赵氏为帝,建都中州,国号武。大武太祖赵景立国之初,分封其余四方诸侯为异姓王,便是北方的汉王、南方的楚王、西边的秦王以及东边的齐王,同时他们亦分别代表着四个超然门派,妃碧湖、魔门、佛家、道家,皇家的支持者则是位于中州小圣贤庄的儒家。江水便是齐王李明渊的王府驻地,同时也是道家圣地――大道山所在。

天上云卷云舒,地上的人只怕很难笑而坐看,至少被困在江水城十七、八里之外、一座废弃寺庙里的人就很难宠辱不惊。寺庙应是废弃很久,断壁残垣,野草丛生,破败不堪,只剩下一座大殿孤零零的在北风怒号中瑟瑟发抖,让人嗟叹。大殿里面也是凄凉之极,空空旷旷,所有的东西都被搬走一空。正面一座大佛身上落满灰尘,蛛网纵横,蓬头垢面。这让本该慈悲庄严的佛像此时看起来,嗯,慈悲是有的,至于庄严嘛,那是半点也无,倒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就是不知佛祖佛界有知,会不会犯嗔?

和外面的风雪交加相比,大殿里面虽然算不上温暖如chūn,却也算不上多寒冷,只因偏左方点着一个大大的火堆,熊熊的火苗欢快的跳跃着。火堆周围围坐着八人,其中一位五旬老者,白面无须,清瘦儒雅,身着紫sè长袍,外面披着一件狐皮大裘,显然非富即贵,左手拿着一本书卷看的津津有味,手指白皙修长。其余七人都是三十岁上下的魁梧大汉,腰胯弯刀,清一sè的黑sè劲装,身着黑sè披风,身上散发着彪悍、杀伐之气,应是护卫一流,隐隐的将老者护在中间,如众星拱月。众人窃窃私语,低声交谈,生怕声音过大,打扰老者的兴致。其中一人时不时地将身边的木柴添加到火堆中,木柴上面犹有残留未化的积雪,应是从外面捡来不久。众人后方很近处有一根chéng rén粗细的柱子,上面拴着八匹骏马,看来是众人的坐骑。

大殿右方一根圆柱处一位十六、七岁的小道士,身上穿着一件青sè道袍,隐隐有些褪sè,道袍宽大陈旧,使得他原本就瘦削的身材显得更加单薄。小道士头上简简单单的挽了个道髻,用一根陈旧的簪子别住,脸容清秀,一双眼睛犹如点墨,漆黑明亮,让人一见难忘。此时的他就那么抱膝席地而坐,下颚放在双膝之间,身体缩成一团,眼神空洞涣散,怔怔出神,整个人就像一尊沉默的石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与外界的寒冷相抗。在其身侧,一个竹篓安安静静的放在那里。里面放着一些米面、盐巴之类的东西,都是一些极其常见之物。

除此之外,大殿内再无他人,小道士明显和其余八人不是一路,相互间倒也泾渭分明。外面依然风雪连天,如此少见的天气,这个大武太宗四年的冬天似乎有些不太寻常。

片刻之后,透过大殿有些破败的木窗,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远处风雪中渐渐的行来一大一小两个人影。不一会,殿中众人已可看清,来者乃是一老一少,老的是一位发须灰白的老者,白sè布衣,头戴相士巾,左手拿着一根竹竿,上面挑着一面旗子,上书“麻衣神算”,右手领着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小姑娘也是一身的布衣棉袍,眉清目秀,两条小辫扎成两个圆环,煞是可爱,很是讨人喜欢。鼻尖冻的红红的,一张小脸有些苍白,让人心疼不已。

在看清来人后,大殿内的气氛陡然舒缓了下来,护卫们原本已经按在刀柄上的手悄然松开,身体也放松了下来,又恢复了之前的低声交谈,这之间的变化实在微妙之极。

转眼间,两人已经来到门口处。老相士抖了抖身上的积雪,狠狠地跺了跺脚,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大雪纷飞,恶狠狠的骂了起来,

“贼老天,什么鬼天气!”

“哼!”

这话似乎惹的身边小姑娘极其恼火,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

“爷爷,临出门的时候,是谁说看过天相,今rì青天白rì,万里无云易出行的?看来你的相术实在差劲、糟糕到了极点!”

面对孙女的无情指责,老相士面sè一窘,尴尬的说道:“小青啊,你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这天有不测风云嘛。”

怎奈这话不但没有起到解释的作用,反而惹来孙女小青更加不屑的目光,老相士一咬牙,说道:

“四个扎鸡翅!”

“成交!”

见孙女答应的如此痛快,老相士一脸肉痛,后悔的差点给自己一个耳光,真是嘴贱啊,刚才为什么不说两个呢。

木门被轻轻的推开,好在是背风向,没有多少的风雪涌入,众人由于早知道对方的到来,再加上听到祖孙俩在门口的对话,对之也仅仅是轻轻的瞥上一眼。倒是木门转动时发出的“吱呀”声响似乎把小道士给唤回了神,漆黑的眼珠转动起来,一双眼睛顿时充满了光彩。

老相士带着孙女跨进了殿门,只是随意的扫上一眼,殿中的情形便了然如心,随手不带烟火的关上殿门,便向小道士的方向走来。那叫小青的小姑娘进门第一眼看的乃是那火势旺盛的火堆,眼神一亮,然而当她看到火堆周围之人时,眉头轻皱,生生的止住即将迈出的脚步,跟着老相士向右边走来。

火堆边一位护卫看到小姑娘的第一眼便有些好感,或许是想到了家中的儿女,脸上露出一丝温柔之sè,再看到其冻得发白的脸颊,便要出声相邀,随即就看到了小丫头的一番动作。他脸上露出一丝诧异,随即有怒气一闪而过,轻轻低头,伸手拿过一根木柴缓缓的加入火堆,火堆的火势似乎更加旺盛起来。

“出门在外,谨慎不为过。何况世人多是以貌取人,韩统领何必和一小丫头计较,耿怀于心。”

耳边突然传来轻柔的话语,韩统领闻言向发声处抬头看来,只见那正在看书的老者正微笑的看着自己。他心中大吃一惊,老者刚才明明在聚jīng会神的看书,目不斜视,竟然还能注意到那小丫头的神情举止,更可怕的是他竟然连自己转瞬即逝的表情变化都能明察秋毫,甚至看穿自己的心思,无论是这份实力还是这等心机,自己都是难以望其项背。看来之前自己孟浪了,虽然不知此人的具体身份,但是儒家小圣贤庄出来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

他乃是中州禁军统领,风光无限,此次领受皇命护送老者前来齐地江水,随行之人都是他jīng挑细选出来的禁军jīng锐,身经百战,以他的身份给人充当护卫,鞍前马后,自是有几分不情愿,但皇命难为。好在事情一切顺利以及路上的住行都是由他决定,只要再护送此人安全返回,便功得圆满。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偏偏被困在了此处。

他心中虽是翻江倒海,面上却是不动声sè,拱手为礼,极是恭敬的说道:

“末将受教,谢先生教诲。”

那老者见他真心受教,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专心看书去了。

对于火堆边发生的事,祖孙俩自是毫不知情,老相士在右边找了一个相对干燥干净的地方,将旗子往旁边一放,然后一屁股坐了下来。倒是那小姑娘小青看了看旁边不远处的小道士,眨了眨眼睛,突然来到其身前,蹲下身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小道士猛瞧。

小道士名叫李长生,住在离此七、八里外的小青山长生观中。原本乃是师徒二人,谁知三年前,老道士突然驾鹤西归,留下李长生独自生活。靠山吃山,年幼的长生观主李长生道长只得从山上挖些野菜、采点药草偶尔打点野味,然后步行二十多里到江水城中换些米面等物,方才艰难度rì,过得极为清苦,才没有成为第一位饿死的长生观主。此时他身边竹篓内的东西,就是他此次江水之行的收获了,也是今后一段时rì的生活保障。

李长生被眼前这个俊俏可爱的小丫头看的莫名其妙,就在他被盯得有些感到不自在的时候,小丫头突然移开目光,把手伸进其衣袖内,握住了他的手。李长生道长当时就傻了,睁大眼睛吃惊的看着小丫头。

等他回过神来后,小丫头却松开手,嫣然一笑如一朵盛开的小白花,说道:

“手不冷了,谢谢道长。”

说完,转身走到老相士身边坐下,不再理睬于他。

李长生到此总算明白了怎么回事,感情被这丫头当成暖手炉了,不由得哭笑不得,再加上老相士和其他人似笑非笑的目光,更是让他尴尬不已。坐在火堆边的禁军统领看着不远处那个面容清秀的小道士哭笑不得的表情不由得大乐,之前残留的一点怨气也烟消云散。

返回首页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