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空系列丛书> 《平凡的世界》第一篇 《浪漫生活一百年》 第三章 少年2 第十三节 神秘的宝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平凡的世界》第一篇 《浪漫生活一百年》 第三章 少年2 第十三节 神秘的宝鉴(2 / 2)

胡适根据庚辰本第二十二回的“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这一批语认为,由于凤姐不识字,点戏时自须别人执笔,而宝玉是最具这个资格的,故此脂砚斋即是宝玉。

不过言羽相信,脂砚斋即是曹雪芹之叔曹頫。

甲戌本第一回有脂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说明“芹”、“脂”是两个人,因而胡适之说经不住推理,逻辑上难以成立,除非曹雪芹不是作者。

在脂批中,多次出现“余二人”,“作书人”,“批书人”语式,作者与批者界限分明,其为两人似无可疑。

富察明义有一篇文章里提到“其叔脂砚”,所以曹雪芹叔叔是脂砚斋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种说法至少有实在的史料作为证据。

曹雪芹好友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也有记载,曹雪芹告诉敦敏:“借家叔所寓寺宇……”说明曹雪芹的这个叔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曹寅只有早逝的亲子曹颙和嗣子曹頫,而曹雪芹作为曹寅的孙子,逻辑上讲,其叔只能是曹頫。

裕瑞也在他的《枣窗闲笔》里面说:“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乃以近时之人情谚语,夹写而润色之,借以抒其寄托”。

裕瑞这段话与脂砚斋说法一致,因为甲戌本第一回脂砚斋说: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裕瑞和脂砚斋的说法相似,裕瑞说他“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研斋之批语”,所以裕瑞很可能是看到脂砚斋的这条批语,才知道《红楼梦》是改自《风月宝鉴》的。

书中写到,贾瑞因为调戏凤姐不成,倒添了一身病,吃了几十斤药也不见效。此时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取出一面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即风月宝鉴给贾瑞,并告诉贾瑞,这镜子专给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的,并且告诫他,“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但贾瑞不听劝告,照了正面,结果一命呜乎。贾代儒夫妇却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代儒正命人打算把这镜子烧了时,镜内哭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结果跛足道人到来,抢了宝镜,飘然离去。

后来再看这一回,才渐渐体会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说此镜“两面皆可照人”,即指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宝镜的两面即指此书的表里。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说“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其时是告诉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风月甚至是*,而要看这本书的另一面——也就是它所隐藏的血泪斑斑、白骨粼粼的历史。否则,就会像贾瑞一样陷入风月故事而无法自拔,那样将是十分危险的。

在中贾瑞会因此而送命,那么对于此书的读者,如果只看了这本书的表面,沉迷于书中的儿女情长,那么,将永远也看不到这本书所隐藏的历史了——这当然是曹雪芹所不希望的。

至于贾代儒对于风月宝鉴的态度,说它是“妖镜”,并要“烧毁”它,作者则认为这是对本书的诽谤,并且借跛足道人之口反驳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是那种“以假为真”的人。但当想起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句子来,看来作者时时在提醒我们要如何看这本书,可是我们却一直执迷不悟,沉湎于中表面的风月情浓,无法自拔。虽然书中的贾瑞是个可怜人,但作为读者的后世之人,因时光荏苒而被面纱所迷,又何尝不是可怜人呢?

虽然《风月宝鉴》这本书后人是看不见了,但是因为《红楼梦》是由《风月宝鉴》改成的,所以《风月宝鉴》写了什么内容,还是大体可以通过《红楼梦》窥视得到。

《红楼梦》十一回和十二回写的凤姐与贾瑞故事里面提到了风月宝鉴,这个故事是《风月宝鉴》里面的故事应该不会错。

那么究竟哪些故事是《风月宝鉴》的故事呢?

为了讨论问题方便,可以把《红楼梦》大体分为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第一回到第八回,主要介绍书中人物及其命运,我们可以称之为“序幕故事段”。

第二阶段:从第九回到第十六回,主要写秦可卿和秦钟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二秦故事段”。

第三阶段:从第十七回到第六十三回,主要写大观园里面贾宝玉和十二钗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大观园故事段”。

第四阶段从第六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主要写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二尤故事段”。

由于《红楼梦》的原稿止于八十回,七十回到后面的故事不连贯,我们暂不讨论。

二秦故事段完整地讲述了秦钟秦可卿的故事,并且以她们的死结束,相对独立。二尤故事段完整地讲述了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并且以她们的死结束,相对独立。而且这两段故事与大观园故事段有着明显的差别:二秦与二尤故事段多写风月之事,故事多发生在宁国府,很少有诗词曲赋,主角是贾琏,贾珍,贾蓉,王熙凤;大观园故事多写闲情逸致,故事多发生在荣国府,很多诗词歌赋,主角是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真正区别于以往其他明清就是大观园故事段,这段故事带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感觉,文笔飞扬,才华横溢,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言羽觉得,以前自己不怎么喜欢《红楼梦》,还有很多读者不太喜欢《红楼梦》,都是因为二秦故事段或二尤故事段,如果把这两段故事单拿出来,其成就恐怕都会远远不及《三言二拍》、《聊斋》、《西厢记》甚至《金瓶梅》等。

而保存最完整的庚辰本十七十八回未分,正好在二秦故事段与大观园故事段的划分点,庚辰本缺第六十四回,正好在大观园故事段与二尤故事段的划分点,这也是两类故事衔接的痕迹。所以可以认为二秦故事和二尤故事就是《风月宝鉴》里的内容,在《风月宝鉴》里并没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甄宝玉,贾宝玉这样的纯情男女,有的只是秦可卿,尤三姐,尤二姐,秦钟,贾瑞这样的风月人物,而且她们都是因淫而亡,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读者妄动风情,契合《风月宝鉴》书名。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