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花边旧闻> 18、玩具的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玩具的故事(1 / 1)

() 有关买玩具的问题,也是我回家隐居之后,刚开始曾经向父母提到的问题。用我那时的说法,是他们在我的童年时代,很少给我买玩具,所以我的童年时代是留有很大遗憾的。当时提到这个问题,父母似乎都很沉默,因为这也许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而这中间最大的证据,就是父母有一次进城,招待所正在搞一个大型的交易会,父母就两次拒绝了我购买玩具的要求。第一次是一辆小孩子骑的自行车。我相信跟我同龄的很多孩子,应该骑过这种自行车。当时这辆自行车的价格是21元。今天看来,这辆自行车很便宜。但在当时,父母的工资大约只有50元,不仅要养活两个孩子,还有双方的父母都在农村,他们都要给钱。所以21元实在是一个大数目。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要求自然就被拒绝了。

父母既然拒绝,我也没有办法。跟其他孩子相比,我似乎还比较有克制力,总之是死缠硬磨三分钟之后,自己就放弃了。但这时候我又有了下一个目标,一个磁罗汉,弥勒造型。售价是18元。18元跟21元的区别并不大,所以理所当然还是受到父母的拒绝。于是又走了一圈,终于我不买玩具了,瞄上了衣服。看见一件带条杠的裤子,竖纹条杠到底,我最喜欢那种红颜sè的。这一次裤子应该只有几元钱,所以父母在连续拒绝我两次之后,终于给我买了这条裤子。

但在当时,当地的着装习惯,是不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的。不过风气也渐渐开了一个口子,当我穿着裤子招摇过市的时候,也并没有引起人家特别的厌恶,只有一些羡慕在内。不过当这件裤子穿到外婆家的时候,却遭遇到了麻烦。一个男孩子,穿着在当时大家看来女孩子才该穿的裤子,可想而知那个震撼力。而舅舅首先就表达了看不顺眼,说我像个“二杆子”,也就是流氓的意思。

本书接下来的篇幅中,大家将要看到舅舅在当时我心中的权威xìng。所以在舅舅表达了他的意见之后,我就不再穿那件裤子了,后来也不知道裤子到底流落到了哪里。

这件事情,在父母忘记了不知道多少往事的情况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而当我说他们没有给我买玩具的时候,这也就成了铁证,让父母哑口无言。事实上这番对话不仅刺激了父母,也刺激了我自己。当时这些话都是在平和的交流中出现的,我事先没有想到这件事,只是中间忽然觉得委屈,顺便就说了。父母也知道我不是刻意要说,但也正因为如此,心中总是放不下。所以在儿子出生之后,不仅是我,也包括父母,在给儿子买玩具上面,都是非常慷慨的。这在我曾经有微薄的收入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当然,随着她妈也有了收入之后,大家买起玩具就更加慷慨了。至今儿子已经积攒了不知道多少玩具,全部用德克士的那种大纸桶装着,足足装了好几桶。而这中间玩坏了而扔掉的玩具,还不在其中。

其实从买玩具这件事,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进步发展了,大家都开始慷慨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浪费。而第二个问题则更为重要。因为所有这些玩具,前前后后都花了好几年才买来,但花的钱加起来也不到一千。按照可比价格,实际上这些玩具加起来的花费,也只有那时候一辆自行车,或者一个弥勒像所花费的钱那么多。这意味着这么多年下来,玩具的价格涨幅并不大,远远落后于收入的涨幅。而在这背后,则意味着玩具产业的发达,正因为大量玩具厂的存在,玩具的价格不但没有伴随着收入而增加,反而受到了市场的抑制。现在那些新奇的玩具,基本上也就是几十块钱的价格,甚至十几块几块的都有。自行车要贵一些,但自行车所以贵,正因为自行车不是普通玩具,而自行车产业又因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而受到了重创。

所以我对这件事的认识,是玩具的价格在未来终将再次提升。因为玩具产业已经到了产能过剩的边缘,总有一天,玩具产业也会像自行车产业一样,变得比较艰难。那时候生产玩具的工厂少了,价格也就上去了。但这种市场的调节,不可能让玩具业完全萧条。玩具价格再涨,也不会像我小时候那么离谱。由此也就可以证明,父母那时候并不是不想给我买玩具,而是玩具的价格实在太高,他们实在买不起。

而对这件事最为有力的佐证,就是母亲终究还是给我买了那个很快就被我摔坏的铃铛。而且母亲也是给我买了弥勒的。只不过当初那个弥勒,不是瓷器,而是橡皮的。也就是现在通常那种能够捏出声音的橡皮玩具,在那时候就有了。母亲什么时候给我买的那个玩具,因为属于前世的事情,我不可能记得。只是后来有一天,外公给我找出了一个玩具筐子,在里面发现了那个玩具。弥勒胸前的**部分,都被我咬掉了。而这个记忆,也让我发现,那时候我的玩具并不少,因为我的玩具也同样装了一个筐子。筐子不大,大约就是做针线放的那种小箩。也没有装满,大约小半篓子的样子。虽然不能跟儿子今天拥有的玩具规模相比,但那小半篓子在当时也足以惊天地动鬼神了。

母亲在那时,应该是尽到了自己的力量来给我买玩具。实在买不了的,母亲用了另外的方法来进行弥补。这种方法就是自己动手。而在母亲对于前世的叙述和今世记忆的开端,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虽然当时母亲给我做的玩具不多,但只一个例子就够了。

这个记忆深刻的例子,就是母亲用石头磨成轮子,又在轮子上钻孔,穿上木棍为轴,然后将竹竿的前端一部分剖开,用火烤定型,然后又在剖开的两片竹片上钻孔,在轮子穿上轴之后,将木棍轴固定在两片竹片上。将竹竿弄成合适的长度,然后将手握的一边磨平之后,一个手工的玩具就完成了。这个玩具我不知道用了多久,总之在那条路上,每当回家的时候,母亲后来似乎都要带着这个玩具,我手握竹竿的另外一端,石头磨成的轮子在我的cāo作下,像独轮车一样在地上滚动,伴随着我一路向前。

用母亲的说法,她的这个制作减轻了她自己的负担。因为我有了玩具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就可以边玩边走了,不需要她抱着或者背上。而且在那条路上,我在母亲的指挥下,似乎也非常遵守由母亲颁布的交通规则,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当然,在车来的时候,我估计母亲还是会把我抱在一边的。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从乡场到老家,就已经是一条公路了。不过在到达老家山背后之后,虽然从公路可以一直过去,但路程太远,母亲往往都是带着我直接翻山。这也是所有人都走的老路。在没有公路之前,这就是大路。有了公路之后,如果走路的话,这还是大路。但因为独轮车的关系,当时最深刻的记忆,还是在公路那一段。

不过伴随着那个悲惨的事件之后,这一切都停留在最初的回忆,接下来,这条路对于我来说,就越来越遥远了。三十多年过去,那条路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现在是一点也不知道。

那次悲惨的事件跟火有关,虽然也发生了灾难,却终究没有酿成通常意义上的火灾。而灾难就是,有人在这件事情中去世了。那是一个寒冬之夜,应该是没有风的,否则那天晚上的火灾就不可收拾了。后边的小院里,一个老太爷独自一人在烤火。这个老太爷似乎是小院里唯一的老太爷。我甚至想,这个老太爷也许在从前是一个读书人。因为他的步子经常都那么从容。而在冬天的夜晚,能够独自一人在小院里烤火,这也说明了他拥有读书人才拥有的孤独。而现在想来,那个小院也似乎只有从前的有钱人才住得起。而也只有从前的有钱人才读得起书。更加重要的证据,则是那个老太爷长年累月穿着长衫。读过鲁迅的《孔乙己》之后,就知道长衫意味着什么了。

不管那个老太爷的从前是什么样子,有没有什么故事,遥远的岁月中又发生了什么,总之在那一晚,我今生所面对的第一次变局正在开始,已经不可逆转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