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花边旧闻> 40、疯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0、疯了(1 / 1)

() 如果有人问你,中国传统文人心底最深处的东西是什么?恐怕大家的回答都会千奇百怪,基本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没错,上面说到的中国文人爱面子,眼高手低,吃老本,不思进取,这些都是其中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往往都是一部分中国文人的特征,很多特征还是只有极少数才有的。伴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文明也在中国文人的世界里开花结果,这些中国文人固有的特征已经被淡化了,就快退出历史舞台了。

在舅舅的时代,主流文化本身就是从西方传来的。整个地球上当时为了两种类型的西方文化斗得死去活来,这种对峙的局面,本身跟中国文化毫不相干。但中国人作为深陷两种西方文化角斗场的主角之一,也同样会暴露出西方文化根本溶蚀不了的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坏脾气。中国文化的坏脾气是自古就有的,从屈原的牢sāo开始,甚至更早,一直就存在。文人渐渐被利益打败,于是只剩下了脾气。脾气给文人带来的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中国人由此养成了自己的骨气,文人因此而塑造了自己的脊梁;坏处则是文人也因此养成了自己的固执,是非不分,狂躁,破坏yù望强烈,是民粹主义最佳的生长土壤。

舅舅的身体里,就隐藏着这样的狂躁。这不仅是文人固有的特质,同时也是一种遗传的密码。因为外公和外婆本身就是近亲结婚,舅舅遗传病的几率非常大。事实上,外公也是非常狂躁的,谁惹着了他,因为非常克制的原因,他不会攻击别人,却会抽自己的耳光。而儿子小时候喜欢挠自己的脸,虽说很多孩子也是这样,但我想也跟外公这边一脉相传的狂躁有关。而儿子这份狂躁中,似乎又有着爷爷的影子。据说有一次二爸惹着了爷爷,爷爷提着秤砣就去追二爸,最后还真的丢了出去。不过爷爷应该是在二爸正面面对的时候扔出去的,这样二爸才有躲的机会。老人虽然狂躁,但也不傻。

说到狂躁,母亲讲了舅舅一件非常好笑的事情。有一次外公不知道打了哪个表哥,舅舅就站在院子里抽自己的嘴巴,一边抽还一边叫:“你打我儿子,我就打你儿子。”

中国文人骨子里的狂躁是所向披靡的。作为文人,一旦狂躁起来,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破坏,而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明朝的时候皇帝和大臣的关系搞得非常紧张,往往就跟文人狂躁起来认死理有关。明明皇帝已经非常让步了,还要跟人家死磕,搞得人家不杀自己的头,就对不起自己似的。所以明朝知识分子向来为清朝知识分子看不起,认为这些人逼迫君父犯罪。相比之下,清朝人稍稍要变通一些,连外族的皇dì dū能够承认,还有什么不能变通的呢?但话并不是这样说,清朝知识分子一旦要认死理,也是照样又臭又硬。要不然,这个基因也就传不下来了。而且大清朝一贯重视汉族文化,文人认死理,也符合大清朝的国家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大清朝还是比较鼓励文人认死理的。这中间最大的例子就是光绪。清朝皇dì dū是好孩子,从小就认真读书。80%的德行可以打80分,90%的智育可以打90分,100%体育可以打100分。而光绪就是其中的三好学生之一,也是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狂躁的特质吸收最为彻底的皇帝。光绪是一个惹毛了连慈禧都敢拉下马的人,就算被关起来也没有放弃过努力,搞得慈禧临时之前不得不把光绪杀掉。光绪和慈禧的例子,算得上最为极端的。但一般时候,文人这种认死理的狂躁xìng格,却很为其他文人所认同。就算双方坚持的观点不同,过后也能成为好朋友。

舅舅的狂躁如果仅仅局限于此,那么他后半辈子也就不会过得那么憋闷了。但是没有如果。车是如果的,不是舅舅的。舅舅的狂躁很快就让他横下一条心,决定首先要向舅母报复。有一天,舅舅全身只穿着一件裤衩,冲到门前的小桥上,对着苍天,以高分贝开始了他的报复之旅。舅母的祖宗八辈全部被舅舅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请了出来,然后挥动jīng神的长鞭,一鞭一鞭打了下去。舅母的祖宗八辈,别说绝大多数都在地下,就连活着的,也都在舅母的娘家,根本听不到舅舅的咒骂。但舅母却在身边,粗鲁的咒骂一句不落全部钻进了舅母的耳朵里。无论舅母是不是那时候对舅舅产生了怨恨,但怨恨的种子在那时候已经种下了。

但无论舅母是不是已经对舅舅产生了怨恨,很快发生的事情,却让舅母暂时恨不起舅舅了。因为在一件抢劫案发生之后,舅舅疯了。

舅舅28岁学医,然后进了公社的卫生院。因为表现优异,很快就受到了医院的重用。而受到重用的表现,就是舅舅很快就被派出去出公差了。这次公差是带着现金出去的,大概属于公款输送之类,所以现金的数额非常大。也许是第一次带这么多公款在身上,舅舅又没有带大量钱的经验,总是患得患失,行动之间很快用他的小动作告诉地球人,他身上是有巨款的,于是很快就被人惦记上了。接下来,抢劫案发生了,舅舅身上的巨款被席卷一空。而可怜的舅舅本身就压力山大,加上公款被抢的刺激,就这样疯了。

舅舅疯了的那段rì子,每天晚上必备的功课,就是让家里人把所有的锄头、镰刀等可以用作攻击xìng武器的工具都集中到自己的卧室里。每当睡到半夜,舅舅就会惊醒,说贼已经到了后门上了。于是让全家人都起来点灯,跟他一起到后门去打贼。

也不知道舅舅是如何度过这段疯疯傻傻的rì子的,后来逐渐疯病就好了。但在疯傻过程中逐渐增加的脾气却一点也没有减轻,时不时就会突然爆发,把家人中的某一员臭骂一顿。后来母亲和几个小一点的姨妈都有了人家,父亲和几个姨父都会时不时受到舅舅的突然袭击。这让父亲和几个姨父都对舅舅家谈虎sè变,每次要看望外公和外婆都是胆战心惊的。

但父亲和姨父甚至母亲和姨妈们终究离开了那个谈虎sè变的地方,一年也没有几次可以回去。而外公外婆和舅母表哥们却一直跟他生活,这些事情就更是家常便饭了。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怨恨终于产生了反作用力,舅舅的rì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外公外婆还好,毕竟父母疼儿子的心到老也不会变的。而在舅舅自己家里,很快却发生了地震。

大表哥逐渐长大,慢慢地结婚了有了侄儿,而大表哥的地位在舅舅家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舅舅脾气太坏,在家庭里已经失去了做父亲应有的威信,大表哥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了舅舅家的当家人。四兄弟常常在一起开会,讨论着家庭的时局,想着改变一切的办法。

经过若干年的交流之后,战争在三表哥上大学回家的某一年爆发。事情起因已经不可考,反正就是舅舅的脾气又爆发了,开始骂人。但这一次骂人家里人不再承受,而是跟舅舅讲起道理来。舅舅讲着讲着道理就发现自己讲不过了,于是舅舅非常生气,惹毛了就说几个表哥都是来历不明。这句话说得非常重。实际上舅舅也在写打油诗,知道骂人家五十几还在找野男是要吃打的,但舅舅明白这些,还要这样骂家人,这就注定了舅舅的家庭悲剧。

几个表哥彻底被激怒了。上大学的三表哥说出了一个在当今社会非常尴尬的真理:“除了妈,啥都可能是假的。”小表哥说得更加悲壮,既然舅舅说他来历不明,他现在就要去找他的亲爹到底是谁。舅舅在家里彻底陷入了孤立,成了被批斗的对象。不过,这次家庭巨变曾经是一次舅舅改善家庭关系的契机,要不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舅舅也就没有那么悲催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