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望日,这一天是汉武帝登基十年大典的正日子。方交丑末,武帝就起身了。连着三天他一直住在斋室。除了每天上午一个时辰,下午半个时辰,由侍御史和中书令向他报告一天的国事,请旨定夺外,他一直在斋室里默默沉思,焚香祝祷。
迷蒙中,他不觉睡去。他仿佛来到了一处仙境,只见云遮雾照,桂殿琼楼,玉环珠翠,琳琅满目,琪花瑶草,碧树摇曳,说不尽的人间奇景,描不出的阆苑仙宫。武帝觉得这里比自己的未央宫可要气派多了。他一路上贪看风景,竟不知走过多少路程。翻过了一座险峻的高山后,他感到有点累了,这才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忽然,前方山坳里转出一个老者,老者胯上骑着一只九色鹿,手里拄着一只鹤头拐,拐上悬着一个紫金酒壶。老人神态冲和,气度不凡,银须飘舞,鹤发童颜,很有些仙风道骨。武帝看到老者向自己走来,不觉肃然起敬,忙迎上去问到:“老仙翁,请留步!”
那老者看到武帝,忙从鹿上下来,拱手作答:“小老儿失敬,不知大汉天子在此,真是有眼无珠,请陛下宽佑!”
“哦,老仙翁知道朕。请问老仙翁怎么称呼?此处是何所在?”
“陛下,此处是化外瀛洲,前面的山叫做方丈山。老汉唤着安期生,在此居住二千年了,这里是我的道场。”
“是吗,您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安期生,这里就是仙境喽!”武帝有些动容。他本来不信有什么仙境的说法,对于父亲景帝曾迷信过一阵儿的炼丹术也不相信。但今天却看到寿过彭祖的安期生,不觉有些心动。
“那么,老仙翁是如何这般长寿的?可以交朕个法吗?”
“陛下龙驭天下,寿数自有天定,且将胜过列祖列宗,建立旷古伟业,功成之后,青史留芳,万世景仰,岂不胜过虚活百岁的神仙!”
“是吗,我真的可以做到!”
“陛下,世间法则,虽然后胜于今,但以陛下天纵之才,当此纷攘之世,自然会成就前无古人之伟业,而且后人也只是踵武前贤,继续富足大汉罢了。老汉相信,陛下一定会做到的,而且陛下的寿数也会比先帝长的。好了,我该走了,望陛下珍重。”
安期生说完,就要驾鹿离去。忽然他又象想起什么似的,驻足对武帝说:“陛下,在此瀛洲将崛起一个大和族,他们尚武好斗,侵略成性,恐怕会成为大汉的一个潜在敌人。只是现在还在初创阶段,望陛下能命一将跨洋至此,将其族征服,分而化之,以免后患。”
说完他打了一个稽首,便扬长而去。
“真仙人也!”武帝不禁赞道。平常人们见了皇帝,无不觳秫,而安期生谈笑自若。
武帝还要往前走,却见前面黑雾惨惨,看不见路径,他只好回转。忽然从林中撞出一彪军马,马上的人个子不高,却彪悍异常,头上梳着抓髻,头皮剃得锃亮。他们狂喊着向武帝冲来,口里叽里嘟噜地叫着。武帝忙向旁让开,那知这帮人似乎瞧出了他的身份,竟然大声说起汉话:“抓住大汉皇帝为!抓住大汉皇帝!”
武帝知道无法躲避,忙大声喊道“羽林军,快来救朕!!”说着手里掣出佩剑,欲往前冲,哪知脚下一绊,竟至摔倒……
此时,只听宫人大声唤道:“陛下醒来,陛下醒来!”
“啊,怎么回事,我怎么会做了这个梦,我在哪里?”好不容易醒过来的武帝一边回味梦境,一边自言自语。
可是近侍和宫人都一团雾水,不知皇帝在说什么,相互注视,却不得要领。
有此一梦,皇帝对登基大典反到不那么上心了,只依例完成了朝仪,便起驾回宫了。
不久,宫里出了一个皇榜,云:“皇帝做了一梦,无法禳解。有能解梦者,必有重赏。”
皇榜一出,整个长安城里都轰动了。
没多久,一个自称叫东方朔的山东人揭了皇榜。进宫在宣室为武帝说梦。他告诉武帝:“安期生乃是化外之人,其论陛下功业之事,必然灵验。近海方士,有一些人也曾见过安老神仙。小臣也曾和他见过一面,也小臣读过一些书,有点见识,和老仙翁谈了许久,深受教化。老神仙给臣提起过陛下梦中的那伙强人,他说这些人将搅乱他的仙岛,而且还会成为汉朝的敌人,希望汉朝能派兵讨灭,恢复仙岛宁静。这伙强人自称大和,很难对付。”
武帝听了,觉得与自己的梦境不期而合,不觉喜忧参半。喜得是自己将建立一番大事业,忧得是何人能率军征灭瀛洲。
第二天,他下令宣何同进陛见,商议征瀛洲事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