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宋师成全。”
诸葛羽的目的只是宋仲子的一个承诺,宴会他还是准备参加的。
既然是权贵名士云集,参加的话,不仅能够得到瞻仰历史名人的机会,而且刘备等人也有很大的机会会出现。
虽然他心里有着出仕刘备集团的想法,但是他所了解的刘备,都是史书上的记载,不能全信,提前观察刘备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与此同时,襄阳城的一处馆舍中。
一名男子正用绢布擦拭着佩剑,这名男子四十来岁,相貌俊朗,气度威严,浑身散发着刚勇的杀伐气息,但眉目间却是蕴含着温和慈善。
“主公!我有急事禀报。”帘幕外,响起了叫唤声。
男子停下动作,将佩剑随意摆到身边,道:“子仲吗?请进。”
一名雍容和善的中年男子拉开帘幕,疾步走了进来,坐到一旁,喘了口气。
眼前这人一向是稳重淡然,男子微微诧异,笑道:“子仲这番景象,倒是难得一见,何事如此惶急?”
子仲自行倒了杯水喝下去,才缓过气来,从怀中拿出一卷书籍递了过去,道:“主公完此卷书,定当会明了。”
男子接过书,笑道:“子仲素知我向来不喜读书,想来此书定是藏有玄机了。”
说完,男子便翻开细细,一开始还不以为然,渐渐地神色变得惊讶起来,看到最后却是显出一丝凝重,看完合上书,他吐了口气,问道:“世间竟有如此玄妙的书籍,倒是我孤陋寡闻了。子仲,此是何书?”
子仲道:“此书昨日方才编纂完成,尚无名。”
男子惊奇道:“既是昨日方有此书,子仲如何能得到?”
子仲一脸凝重,道:“主公有所不知,今日镇南将军大宴宾客便是为此书之故。昨日他便见此书拓本广为传发,所有宾客人手一卷。”
男子顿时明白过来,道:“兄长最是重视教育,此番定是欲以此奇书向天下传达荆州教育之鼎盛了。”
子仲不经意笑了笑,问道:“主公难道不好奇著成此书之人?”
男子不以为意道:“想必是七老八十的老学究,知道又能如何?”
子仲笑道:“主公此番却是错了,此书虽是有老学究参与编纂,但构思却是出自于一名十六岁的少年。”
男子顿时愕然,一脸不可置信,道:“子仲莫非欺我不识字?我自问虽无法参透此书,但尚能感觉出其中的玄妙,岂是十六岁少年所能构思?”
子仲摇摇头,道:“岂敢与主公妄言?此事为伯机先生亲口所言,晚间的宴会传闻乃是镇南将军特意为此十六岁少年扬名而设。”
男子沉默下来,拿起佩剑再度擦拭,只是心中却渐渐焦躁,当下闷哼一声,手一甩,竟是将佩剑插入桌子正中央。
“伯机先生可有言明哪位少年的身份?”
子仲点点头,道:“此少年为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人,名羽。年少有才名,师从荆襄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有‘玉麟’之美称。”
男子闻言沉吟片刻,道:“如此说来,若此书当真出自此少年,可见其人定是千载难逢的俊才。子仲,若我于席间向兄长推荐此少年为新野主簿,你认为如何?”
子仲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莽撞,镇南将军虽礼遇主公,然其既是如此看重此少年,倘若主公此言一出,岂不多生间隙?”
男子哈哈一笑,道:“子仲放心,兄长为人,我自是了然于胸。只是有此良才亦不可轻易错过,席间我便细细观察一番,倘若此少年有志匡扶天下,日后自要多加交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