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颠覆蒙元帝国> 第五章:拜兄认妹(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拜兄认妹(上)(1 / 1)

雷永便把这西川枢密院当做临时办公地和住所,在前院选了一间宽敞的屋子住了进去。他几乎一夜没睡,连同先坤朋、李继等人,连夜提审了赵匣刺、赵金、童氏、梅应春等人。赵匣刺是躺在门板上被抬着进来的,他骨头甚硬,只喊了一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便住口不言。雷永命他伪书一封,准备送往牛头寨,许诺他可凭此活命,赵匣刺冷笑以对。雷永无奈,暂时将他拘押起来。其余赵金、梅应春、童氏都乖巧听命,有问必答。

唐韵手脚勤快的在一旁端茶送水,雷永几次让她去歇息,她都不肯。

当提审敌将熊耳之妻王氏时,她突然拒不承认自己就是王氏。雷永便把宗莲叫来对质,两人的神色都大为紧张。迟疑了片刻,宗莲才指着面前的这个三十余岁的妇人道:

“此人正是鞑子将领熊耳的娘子,请大人不要听信她的狡辩。”

那个三十余岁的妇人年纪本已不小,容貌也不过是中人之姿,而且举手投足之间也不像是个官宦人家的太太。雷永本来有些疑心,却见那个妇人战兢兢的瞄了宗莲一眼,低头跪下,认了自己便是王氏。

雷永于是不再罗嗦,挥手命人将她带出,对李继道:

“如今初步计点,鞑子在城内至少安扎了两万户军眷,总的人数大概接近五万之多。我们不过是区区几百人,想要掌控全城,定需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再生出乱子了。”

李继点点头,骂道:“都是一些不长进的玩意儿,看见了娘们儿就走不了道儿。”

“我知道弟兄们一向清苦,等些时日,待城中安定,我一定给大伙儿安排娶妻成家。”

雷永又把姜潼、王辟叫来,嘱咐道:“蜀地目前多战事,散兵与流民甚多。我们眼下人马很少,你们两个辛苦一下,各自带上十来个弟兄,一支向南,一支向东,去抚辑流亡。告诉他们,泸州已被我大宋收复,愿意前来投奔的,吃喝管饱,士兵一律给予军职。此事要紧,你们速去速回,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

姜潼、王辟两人领命出去歇息,待五更后,天稍亮就动身出发。雷永转过身来,对先坤朋道:

“先兄,咱们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如今正式国难当头,大丈夫舍身报效之际,不必讲究什么礼节仪式,从此你我兄弟相称如何?”

先坤朋喜道:“正合我意。”两人叙了叙年龄,果然是先坤朋大出几岁。雷永问道:

“哥哥家就在泸州一带,可以说是老门老户,倘若我不在城中,就请哥哥暂时代为打理城中事务。”

“愚兄家在城外,还有一些家兵,虽不堪大用,暂且聊胜于无。明日我叫人让他们全数进城,以供兄弟差遣。”

“哥哥在城内还有亲戚么,可曾成家?”

先坤朋神色黯然,道:“有一位红颜知己,前些日子私自去行刺梅应春,结果失手被擒,被赵金下在牢里。”

“哥哥可前去营救?”

“兄弟带人夺城之时,我趁着乱劲儿带着几个人杀入牢中,将她救出。不过......”

雷永见他说到此处,面色苍白,吞吞吐吐,问道:“后来如何?”

“她见了我一语不发,趁着我不注意的时候,突然拔出我的刀子,竟然自尽了。”

“这...这是为何?”

先坤朋叹了口气,道:“初时我也不明白,不知她因何迷了心窍,会举刀自尽。后来想,多半是梅应春和赵金这两个狗贼,侮辱了她的名节,才令她想不开,竟然寻了短见。”

雷永“嗨”了一声,想到宋代程朱理学盛行,女子把名节往往看得比命还重要,出现这种事情并不奇怪。两人不再言语,分头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早,雷永接过唐昀打来的洗脸水,简单的洗漱了一番,望着她道:

“你是唐大人之女,乃忠良之后,出身于大户人家,怎好让你做个粗使的丫头才伺候我?”

唐昀垂睑道:“如今我已是家破人亡,还说什么大户人家。小女子别无他求,只要将军不嫌弃小女子粗手笨脚,小女子愿为将军鞍前马后,做奴为婢,侍奉将军。小女子多少还读过些书,粗通文墨,或许还能在军中帮将军抄写一些文牍书信。”

雷永让她写几个字来看看,果然字体娟秀,不禁称赞道:“你也写得诗词歌赋,好一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好字,好字。”雷永前世写字并不好看,转到今世,还是一样,看见书法好的人,常常有些羡慕。

“我最喜欢辛稼轩的词,有匹夫的志气,有武人的霸气。”

唐昀看到雷永不但喜欢她的字,也同她一样喜欢辛弃疾的词,喜道:“原来将军也是读书人。”她见雷永指挥的兵马都是些民间练勇,他自己也并非朝廷委派,说到底不过是个忠义报国的“草寇”而已,唐昀出自书香门第,内心深处对一般的武将还多少有几分轻视。

雷永笑道:“我读书也不算多,马马虎虎罢了。”

唐昀犹疑片刻,鼓起勇气,道:

“小女子还有一项技艺,可以临摹他人字迹。昨夜我看那赵匣刺不肯就范,不愿为将军写书信。但是若将军获得他的笔迹,小女子看上几眼,就可仿照着写出来。”

雷永眼前一亮,心道童氏虽是四川枢密院主事刘思敬的老婆,毕竟是个妇人。而梅应春和赵安不得元人的重用与信任,没有多少权力。只有赵匣刺的亲笔书信,方才能让牛头寨的守军深信不疑。

当下雷永从缴获的元军文书中找出一封赵匣刺没来得及送出的“谢恩疏”,交给唐昀。唐昀看了片刻,提笔抄写了几个字,雷永拿起一对照,果真是一模一样,不禁拍案叫绝。

“将军。”唐昀提醒道:“北人的武将多不识字,即便认字,也不喜亲自书写,多半都是靠下面的幕僚参务去抄写的。”

雷永点头同意,觉得很有道理,口中道:“赵匣刺即使书信皆由部下所书,你临摹好他部下的字迹,一样有效。”

他仔细看了下赵匣刺的“谢恩疏”。发现奏折的最下面有一大一小两个并排的墨点儿,心中起疑:“倘若是不小心滴墨所致,为何两次都滴在最下面,而且并排整齐?若是幕僚所写,完全可以另外再书一封,何必用污了的书信上奏?难道元人如此不拘礼?此‘谢恩疏’毕竟是写给元皇帝忽必烈的,更何况要经过姚枢等汉官之手。”

其中必有机关!

——————————————————————————————

12点后还有一更!本书一定写完,放心收藏吧,字数绝对不会少于三百万字,有人问:为啥作品相关里上传欧洲各骑士团的资料。我得对大家说,传的自然就是有用滴。主角将打到欧洲,甚至解救教皇克莱门特五世“阿维尼翁之困”,完成比蒙元帝国更大的征服规模,够YY吧?喜欢YY就投票吧,谢谢!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