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三个小时左右,中巴车停了下来,驾驶员说到了。
游客们下车后,沿着长长的斜坡向山走去,萍发现斜坡两边一条线全是低矮的小饭店。
少林寺大门外有很多摄影点,还有一次成相的快照,这东西萍第一次见到,挺好奇的,就准备在大门外照一样。
萍爬大门口石狮还没有站好,就听到“咔嚓”一声,然后摄影的说:“好了,下来!”
萍下来一看,不单自己的姿势没摆好,连少林寺和石狮都是歪的,内心非常不爽,有心让他重拍一张,又怕他还是拍不好,想想还是算了。
老实说,萍对少林寺第一印象并不好。
近年来,少林寺这个令人产生敬畏感和神秘感的地方,因其当家方丈释永信的种种高调行为,一次次被推风口浪尖。释永信也成为话题的核心人物。
据媒体报道,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65年出生,和萍一样大。
个头矮小,体形圆胖的释永信,16岁成为少林弟子,22岁师承衣钵,任少林寺住持,这一年应该是7年。
萍是6年11月22日到少林寺去旅游的,这一年释永信应该才21岁,还没有担任住持。
1999年,34岁的释永信升任少林寺最年轻的方丈。他接任方丈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清剿”少林寺周边“旅游陷阱”。此后,频繁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他极富商业色彩的经营之道,积极发展并保护少林寺的品牌,颠覆世人对出家人的印象。他也被戴多项帽子:中国首位取得企管硕士学位的僧人,少林寺主题电影制片人,少林寺“首席执行官”。
但与此同时,围绕着少林寺的一些事情也令人吃惊。近年来,少林寺开发了少林养生饮料,还代管了昆明妙湛寺、法定寺、观音寺和土主庙等;此外,少林寺下属的品牌公司公然在网叫卖少林寺武功秘笈。
2005年,为了更好地收集、整理与研究博大精深的少林文化,释永信提议建立“少林学”,希望能像已存在的红学、徽学、敦煌学等一样,能够借助社会的力量,共同挖掘与发展少林文化。此外,释永信还试图改善少林寺的设施:修建豪华游客休息室,配备电视机和身着统一制服的服务人员,这些做法招致更多的批评。在人们眼里,少林寺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少林寺堕落了!
如今,少林寺正以“少林实业公司”和“少林影视公司”双重身分急速地聚敛钱财,扩大名声。几年来,少年寺的“媒体秀”一个接一个:少林武僧全球巡演,海选中国“功夫之星”,普京来访,方丈获赠豪华车等等。2009年夏天,一场国际旅游小姐的比基尼时装更是让少林寺饱受批评。自此,释永信正式成为一个公众人物,而少林寺也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地方,旋涡中的释永信仍不遗余力地经营着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并且为少林寺的商业化行为公开辩护,拒绝承认其商业化性质,而愿将其说成是提升少林寺地位的方式。
有人问少林寺还能走多远?有人质疑少林还有没有真功夫?一些过激的言论甚至升到对宗教和释永信个人信仰的道德质疑。“看家之宝――正宗少林功夫早已失传”的少林寺和“一脸肥肉”的释永信面临道德危机。
2009年11月11日,网各大论坛流传少林寺官网贴出的释永信“悔过”,该文以释永信口吻,自称对少林寺现状感到羞愧和痛恨,并表示不要在商业化这条不归路越走起远,成为少林寺和佛教的罪人。这显然是网页被篡改所致。而且,这也太错怪释永信了。其实,少林寺的商业化活动,二十多年前,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初现端倪,少林寺就开始变得唯利是图了。
伴随着少林寺的“复兴”,间接地把少林寺推商业化大潮。目前,每年前往少林寺参观的游客达100万人次,门票年收入将近1.5亿元。一些商人敏感地意识到,凭借少林寺近1500年的历史沉淀,“少林寺”在市场是个金字招牌,想方设法与“少林寺”攀亲带故,以求借鸡下蛋,借船过海。
国外一家媒体曾直言,少林寺是中国最有号召力的品牌之一。正因为如此,少林寺成了商人心中的唐僧肉,人人都想吃一口,实现自己的“得仙升道”。
天下从此无少林。
天下早已无少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